地球磁層主要受到來自太陽的粒子及磁場的影響,太陽風驅動的磁重聯過程使得地球磁層內的物質與能量不斷循環并釋放進入行星際空間。類似的過程也存在于土星磁層,但與地球顯著不同的是,土星的天然衛星土衛二會向土星磁層內源源不斷地釋放水冰等物質,并最終電離形成O+及HO+等重離子,重離子隨土星磁層快速旋轉,被離心力限制在赤道面附近并向外延展,同時拉伸磁力線形成磁盤。土星磁盤動力學過程是土星磁層活動的重要參與者,這也是區別于地球的重要過程。土衛二作為內源能夠在不同時空尺度上引發土星磁層活動。因此,研究磁盤內粒子及能量循環過程對于理解土星的磁層環境至關重要。 在土星上,磁重聯也是驅動磁層中等離子體和能量傳輸的關鍵過程之一,同時是加速加熱帶電粒子的重要的物理過程。早期觀點認為土星磁盤上的磁重聯區域是大尺度的,能夠橫跨整個磁尾;源自土衛二的重離子基本上因為這一大尺度磁重聯過程從夜側逃逸出土星磁層。但是單獨的夜側大尺度磁重聯模型主導的逃逸率要小于......閱讀全文
這張照片由美國宇航局哈勃空間望遠鏡拍攝,顯示的是土星幾乎水平“站立”的情景,此時它的光環幾乎消失不見。不過這也提供了一種難得的觀賞角度,照片中可以看到南北兩極,以及南北兩個極地出現的極光。圖片拍攝于2009年年初。 藝術想象圖:卡西尼探測器在土星軌道運行。 北京時間3月2
證實土星北極閃耀著綠色極光 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26日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將“卡西尼”號飛船上的光譜儀所攝取的65張單一照片拼合,組成了不可思議的行星圖片,看來就像科幻經典《星際迷航》系列中所描繪的神秘星球發光一樣。圖片中在土星南極閃光的綠色部分,與地球的南
沉默調節蛋白生物學研究方面的最新進展 用酵母所作研究發現,要通過限制熱量來延長壽命必須有Sir2。這是一種蛋白質,最初是在一項篩選基因沉默因子的工作中被分離出來的,其全稱為“沉默信息調節因子-2”。自從這一發現以來,人們對被通稱為“沉默調節蛋白”的一組蛋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本期《自然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近地空間環境重點實驗室張鐵龍教授等與奧地利及美國科學家合作,利用歐洲金星快車的磁場探測數據,首次在金星的誘發磁層中發現了磁場重聯現象,研究成果發表在4月5日出版的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上。這一發現對金星大氣演化和氣候變化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太陽
英國《自然》雜志上近日發表的一篇物理學論文稱,日本東京大學科學家通過觀察分析,提出了被稱為脈動極光的強烈閃爍光源的起源最新見解。這一理論將揭示與等離子物理相關的更多細節,也將用于理解木星和土星上的極光現象。 當來自太陽的高速粒子流(太陽風)進入地球的磁氣圈時,靠近南北兩極的地區,就會出現絢爛的
為確保土星特別是土衛二地下海洋和水熱活動等原始環境,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接受地球總部的指令——“美國東部時間9月15日上午,在土星大氣層焚毀!”經預測,地面指揮站與其最終失去聯系的時間為當日7時55分,即北京時間15日19時55分。 據NASA官網最新報道,“
“冰巨星”探測任務正開展預研工作天王星(左)和海王星(右)合成圖 《新科學家》17日報道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冰巨星”預研組正在積極探討,如何在未來10—20年內,開展太陽系外層行星系統(天王星和海王星)探測任務。 預研組主任艾米·西蒙說:“首選任務是發射對天王星或海王星進行大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土星第二大衛星土衛五上存在稀薄大氣,其中氧氣含量占大約70%,二氧化碳占30%。這是研究人員首次在土星的衛星上發現富含氧氣的大氣。上述研究結果11月25日由美國《科學》雜志網站發布。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卡西尼”號軌道探測器在飛越土衛五北極的一次探測中發現,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