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由廣西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員王益奎領銜的研究團隊,于生物學論文預印本服務器BioRxiv在線發布了染色體級別的高質量茄子基因組序列。該團隊采用PacBio測序技術,結合Dovetail Hi-C建庫技術與HiRise組裝算法,獲得了目前連續性最好的茄科作物基因組,標志著茄子基因組研究邁入了高清時代。 茄子是茄科最重要的作物之一,在茄屬植物中產量和經濟價值居第三位。本次公布的茄子參考基因組,Contig N50達到了5.3Mb,Scaffold N50 更是達到了93.9 Mb,序列總長度1155.8 Mb。 “之前,日本和意大利的團隊分別發表了以二代測序技術為主獲得的茄子參考基因組。這次我們采用最新的三代測序技術和Hi-C技術,在組裝質量和連續性上遠遠高于國外研究團隊的基因組版本。”論文通訊作者、項目負責人王益奎說,“以最近意大利團隊發表的茄子基因組為例,其Contig N50 為16.7Kb,而我們......閱讀全文
10月31日,由廣西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員王益奎領銜的研究團隊,于生物學論文預印本服務器BioRxiv在線發布了染色體級別的高質量茄子基因組序列。該團隊采用PacBio測序技術,結合Dovetail Hi-C建庫技術與HiRise組裝算法,獲得了目前連續性最好的茄科作物基因組,標志著茄子基因
由“番茄基因組研究國際協作組”(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李傳友、薛勇彪、程祝寬、左建儒、凌宏清組成的團隊負責第3號染色體測序工作)完成的番茄基因組研究成果被美國《科學家》雜志評為2012年最受科學家關注的基因組。 《科學家》雜志對該成果評述如下:“經過14個國家的科學家們9年的不
由來自中國、美國、荷蘭、以色列等14個國家的300多位科學家組成的“番茄基因組研究國際協作組”,歷時8年多的艱苦努力,于近日完成了對栽培番茄全基因組的精細序列分析。今天,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以封面文章發表了這項重大科學成果。 番茄是研究果實發育的經典模式植物,我國科學家在這項國際番茄基
西紅柿是廣受大家喜愛的食物,但有誰知道它是怎么來的?是什么讓它如此美味而又營養豐富呢?22日,記者從青島農業大學了解到,經過長達8年的辛苦研究,青島農業大學教授姜國勇參與的國際番茄基因組研究于近日最終完成。 今年5月31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以封面文章的形式首次公布了科學家對栽培番茄
我們都知道膳食纖維對健康有益。但膳食纖維到底是什么,我們又是如何代謝它的呢? 膳食纖維指的是非淀粉類的多糖,它們廣泛存在于多種蔬菜水果的細胞壁中,人類需要攝取大量膳食纖維才能保證營養均衡。由于人類基因組中缺乏編碼相應酶的基因,我們主要依賴腸道中的微生物群將這些復雜的糖類進行糖化發酵。
最近,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對煙草天蛾的基因組序列進行了測序,這種毛蟲在許多實驗室被用于昆蟲生物學研究。 康奈爾大學Boyce Thompson研究所的Gary Blissard教授,和堪薩斯州立大學的Michael Kanost教授,啟動了這項研究,并且是這個大的國際項目的共同資深作者,該項目包括
基因組研究是一門新興的、發展迅速的生命科學,其普遍應用及向其他學科、領域的不斷滲透日趨明顯,這些學科涵蓋了現代農業、生物能源、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等各個方面。隨著測序成本的下降,基因組研究成果也呈現井噴之勢。近日The Scientist對2012年最突出的基因組研究進行了盤點…… 1.
近日,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與華南農業大學開展合作研究,揭示了番茄紫色果實形成的分子遺傳基礎以及果實表皮中花青素生物合成的分子調控網絡,為番茄高品質分子設計育種奠定了基礎。 花青素是目前所發現的清除人體內自由基最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劑,具有抗衰老、抗輻射、抗過敏、增進視力、改善睡眠、預防癌癥、預
你說轉基因安全性沒問題,為什么還有這么多爭論?” “當年滴滴涕(有機氯類殺蟲劑)也被認為是安全的,現在呢?” “即使現在安全,如何保證未來也安全?” 9月下旬,面對著數百名來自濟南市農業專業的學生,科普作家、基因農業網主編方玄昌以一場名為《轉基因:爭論中的是與非》的報告回答了上述疑問。他認
“去年,我的確是發了一句牢騷,在國內轉基因技術的推廣上,我覺得是Delay。”10月17日,在談到目前國內轉基因技術的推廣現狀時,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啟發顯得很無奈。 當日,在華中農業大學舉行的全球轉基因農作物發展現狀和未來展望國際研討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曉亞展示了這樣一張圖片:畫面正中是一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