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的形態與結構實驗
[目的要求] 掌握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根的結構特點。了解種子植物的根尖分區、根系類型及根瘤與菌根的形態結構。 [材料用品] 材料:蠶豆、棉花、小麥、玉米、蓖麻等根系標本,洋蔥根尖的縱切片,水稻或小麥根橫切片,胡蘿卜根,蠶豆或棉幼根橫切片,蠶豆側根發生縱橫切片。蠶豆老根橫切片,豆科植物(如蠶豆)的根標本,。 用品: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刀片、鑷子、放大鏡、擦鏡紙。 [方法與步驟] 一、根的外形觀察 1.取蠶豆或棉花的幼苗,觀察根的外形,注意根毛著生的部位及其下方伸長區和生長點的情況。 2.根系:直根系:主根發達、較粗長、向下生長,其旁分生側根。 須根系:主根不發達,自莖的基部發生許多粗細相似的不定根, 二、根尖的解剖構造 取洋蔥根尖的縱切片,在低倍顯微鏡下觀察下列各部分: 1.根冠:被覆根尖端,由數層排列疏松......閱讀全文
根的形態與結構實驗
[目的要求] 掌握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根的結構特點。了解種子植物的根尖分區、根系類型及根瘤與菌根的形態結構。 [材料用品] 材料:蠶豆、棉花、小麥、玉米、蓖麻等根系標本,洋蔥根尖的縱切片,水稻或小麥根橫切片,胡蘿卜根,蠶豆或棉幼根橫切片,蠶豆側根發生縱橫切片。蠶豆老根
油柑根的形態
余甘子 落葉小喬木或灌木,高3-8m。樹皮灰白色,薄而易脫落,露出大塊赤紅色內皮。葉互生于細弱的小枝上,2列,密生,極似羽狀復葉;近無柄;落葉時整個小枝脫落;托葉線狀披針形;葉片長方線形或線狀長圓形,長1-2cm,寬3-5mm。花簇生于葉腋,花小,黃色;單性,雌雄同株,具短柄;每花簇有1朵雌花,
曼陀羅根的形態特征
一年草本,高30-100cm。全株近無毛。莖直立,圓柱形,基部木質化,上部呈叉狀分枝,綠色,表面有不規則皺紋,幼枝四棱形,略帶紫色,被短柔毛。葉互生,上部葉近對生;葉柄長2-5cm;葉片寬卵形、長卵形或心臟形,長5-20cm,寬4-15cm,先端漸尖或銳尖,基部不對稱,邊緣具不規則短齒、或全緣而
單刀根的形態介紹
儀花,又名:麻札木。小喬木或灌木,高7~8米。雙數羽狀復葉,長20~30厘米; 小葉4~6對,長橢圓形,長4~12厘米。寬2.5~5厘米,先端漸尖或斜突尖,基部渾圓或鈍;托葉小,鉆狀,早落。圓錐花序頂生,長20厘米;苞片橢圓形,長1厘米,緋紅色,被毛;花紫紅色;萼管狀,管部長8~12毫米,4裂,
扶桑根的形態特征
朱槿 常綠灌木,高約1-3m。小枝圓柱形,疏被星狀柔毛。葉互生;葉柄長5-20mm,上面被長柔毛;托葉線形,長5-12mm,被毛;葉片闊卵形或狹卵形,長4-9cm,寬2-5cm,先端漸尖,基都圓形或楔形,邊緣具粗齒或缺刻,兩面除背面沿脈上有少許疏毛外均無毛。花單生于上部葉腋間,常下垂,花梗長3-
黃櫨根的形態介紹
毛葉黃櫨,又名:巖棕樹、卷子樹。 落葉灌木,高2~5米。樹皮暗灰色,鱗片狀;小枝灰色,生有短柔毛。葉互生,近卵圓形,全緣,長3~8厘米,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灰綠色,葉脈帶紅色,下面中肋基部及脈腋均生有灰白色絹狀簇毛;葉柄有短柔毛。花小,雜性,黃色;圓錐花序頂生。小堅果扁腎形,不育花梗宿存,
油棕根的形態特征
油棕,又名油子。直立喬木狀,高達10米或更高,直徑達50厘米,葉多,羽狀全裂,簇生于莖頂,長3-4.5米,羽片外向折疊,線狀披針形,長70-80厘米,寬2-4厘米,下部的退化成針刺狀;葉柄寬。花雌雄同株異序,雄花序由多個指狀的穗狀花序組成,穗狀花序長7-12厘米,直徑1厘米,上面著生密集的花朵,
苜蓿根的形態特征
1.紫苜蓿,長2-2.5cm,僅上部尖端有鋸齒;小葉頂端有中肋突出;葉柄長而平滑;托葉大。花梗由葉腋抽出,花有短柄;8-25朵形成簇狀的總狀花序;萼鐘狀,有5齒;花冠紫色。莢果螺旋形,2-3繞不等,稍有毛,黑褐色,不開裂。種子1-8粒,腎形,黃褐色,很小。花期5-6月。 2.南苜蓿,一年或二年
崖棕根的形態
多年生草本。根莖叢生,橫走;莖側生,高達30厘米,扁而平滑,具偽節,幾乎由基部偽節上生1~2個穗狀枝,有時分生側枝,偽節間具托葉鞘狀葉的鞘。葉扁平,披針形,寬可達3厘米,先端急漸尖,邊緣粗糙,具3脈。花單性,雌雄同穗,小穗多數,排列成復穗狀花序,花稀疏,較少;下部的穎有時呈鱗片樣葉狀;雄蕊3枚;
薜荔根的形態特征
常綠攀援或匍匐灌木。葉二型;營養枝上生不定根,攀援于墻壁或樹上,葉小而薄,葉片卵狀心形,長約2.5cm,膜質,基部稍不對稱,先端漸尖,葉柄很短;繁殖枝上無不定根,葉較大,互生,葉柄長5-10mm;托葉2,披針形,被黃色絲狀毛;葉片厚紙質,卵狀橢圓形,長5-10cm,寬2-3.5cm,先端急尖至鈍
火頭根的形態特征
盾葉薯蕷,纏繞草質藤本。根莖橫生,近圓柱形,指狀或不規則分枝,新鮮時外皮棕褐色,斷面黃色,干后除去須根常留有白色點狀痕跡。莖左旋,有時在分枝或葉柄基部兩側微突起或有刺。單葉互生;葉柄盾狀著生;葉片厚紙質,三角狀卵形、心形或箭形,通常3淺裂至3深裂,中間裂片三角狀卵形或披針形,兩側裂片圓耳狀或長圓
雷公根的形態特征
莖干 多年生草本,具匍匐莖,上升,逐節生根。莖高10-20(30)厘米,圓形,基部通常呈淡紫紅色,幾無毛,幼嫩部分被疏長柔毛。 葉子 葉草質,下部者較小,葉片心形或近腎形,葉柄長為葉片的1-2倍;上部者較大,葉片心形,長1.8-2.6厘米,寬2-3厘米,先端急尖或鈍三角形,基部心形,邊緣具
牛蒡根的形態特征
牛蒡又名鼠黏草、夜叉頭、蝙蝠刺、蒡翁菜、便牽牛、餓死囊中草、疙瘩菜、象耳朵、老母豬耳朵、鼠見愁、老鼠愁。二年生草本,高1-2m。根粗壯,肉質,圓錐形。莖直立,上部多分枝,帶紫褐色,有縱條棱。基生葉大形,叢生,有長柄;莖生葉互生;葉片長卵形或廣卵形,長20-50cm,寬15-40cm,先端鈍,具刺
芙蓉根的形態介紹
木芙蓉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2-5m。小枝、葉柄、花梗和花萼均密被星狀毛與直毛相混的細綿毛。葉互生;葉柄長5-20cm;托葉披針形,長6-8mm,常早落;葉寬卵形至卵圓形或心形,直徑10-15cm,常5-7裂,裂片三角形,先端漸尖,具鈍圓鋸齒,上面疏被星狀細毛和點,下面密披星狀細絨毛;主脈7-11
紫根草的形態介紹
紫根草,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莖直立,通常不分枝,有4角棱,通常無毛,在節上有短柔毛。葉較薄,紙質或薄紙質,4片輪生,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至卵形,長3-10厘米,寬0.5-3厘米,頂端漸尖或長漸尖,稀稍鈍,基部鈍圓至短尖,邊緣不反卷,兩面被極疏的糙伏毛或無毛,在葉脈和邊緣有向上的糙硬毛或疏
黑根紫菀的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基部木質,有根出條及不定根。莖直立,高50-80厘米,挺直,有細溝,被開展或稍曲的短粗毛,中部以上有帚狀分枝,下部有枯萎的葉柄殘片。下部葉匙狀長圓形,長2.5-7厘米,寬0.5-2厘米,下部漸狹成長柄,頂端鈍,有小尖頭,邊緣有具小尖頭的疏鋸齒;中部葉橢圓形,長3-4厘米,寬0.5-1
蒲兒根的形態特征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莖直立,單一或稍有分枝,具白色軟毛或近乎光滑。基生葉叢生,花后脫落,柄長3-6厘米,基部具鞘;葉片腎圓形,長約2.5厘米,寬約3厘米,邊緣具不整齊的三角形齒,上面稍有細毛,下面有白色蛛絲毛密生;中部葉有短柄,葉片腎圓形至廣卵狀心形,長3.5-4厘米,寬4-4
癩皮根的形態介紹
直立或攀援灌木,高2-3m。小枝有粗毛。單葉互生;葉柄長1-7cm;托葉 條狀披針形,長約1cm,葉片倒卵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5-15cm,寬2-9cm,先端突尖或漸尖,基部圓形、淺心形或寬楔形,邊緣在中、下部以上有牙齒或粗牙齒,上面疏生伏毛,脫落后毛枕呈乳狀突起,極粗糙,有時有泡狀隆起,下面被
山稔根的形態介紹
灌木,高1-2m。嫩枝有灰白色柔毛。葉對生;葉柄長4-7mm; 葉片革質,橢圓形或倒卵形,長3-8cm,寬1-4cm,先端圓或鈍,常微凹入,有時稍尖,基部闊楔形,上面初時有毛,以后變無毛,發亮,下面有灰色茸毛, 全緣;離基3出脈,直達先端且相結合。花單生,紫紅色,直徑2-4cm,有長梗;萼管倒卵
小扁豆根的原形態
小扁豆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5-14cm。莖多分枝,具棱線,無毛。單葉互生;葉柄長0.5-1cm,稍具翅;葉紙質,卵形至橢圓形或闊橢圓形,長0.8-2.5cm,寬0.6-1.5c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下延,全緣,兩面均綠色,疏被短柔毛;羽狀脈。花兩性,總狀花序頂生,花密集,花后延長達6cm;花長1
棘豆根的形態介紹
薄葉棘豆多年生草本。 主根極粗壯,圓柱形。 莖極短。 單數羽狀復葉,長6~10厘米,葉軸細弱,密生長柔毛;小葉7~13,對生,線形,長1.3~2.5厘米,寬1~2毫米,被長柔毛;托葉小,披針形,與葉柄連合。 花2~5朵排列成近頭狀的總狀花序;花萼筒狀,萼齒條形;花冠紫紅色、紫色或紅色。
苦豆根的形態特征
藤狀灌木,幾不分枝,莖上常生不定根。葉僅具小葉3枚;葉柄長4-5.5厘米,被短柔毛,近軸面有一明顯的溝槽;小葉厚紙質,橢圓形,長8-9.5厘米,寬3-5厘米,先端短漸尖至鈍圓,基部寬楔形,上面暗綠色,無毛,干后呈現皺紋,下面蒼綠色,被短柔毛;側脈極不明顯;頂生小葉柄長0.5-1.3厘米,側生小葉
白竻根的形態特征
攀援狀灌木,高1-7m。枝細弱鋪散,老枝灰白色,新枝棕黃色、疏生向下的針刺,刺先端鉤曲,基部扁平。葉互生,有3小葉,稀4-5;葉柄長2-6cm,有刺或無刺;小葉柄長2-8mm;葉片橢圓狀卵形至橢圓狀長圓形,稀倒卵形,中央一片最大,長4-10cm,寬36.5cm,先端尖或短漸尖,基部楔形,上面脈上
白茅根的形態特征
本品呈長圓柱形,長30~60cm,直徑0.2~0.4cm。表面黃白色或淡黃色,微有光澤,具縱皺紋,節明顯,稍突起,節間長短不等,通常長1.5~3cm。體輕,質略脆,斷面皮部白色,多有裂隙,放射狀排列,中柱淡黃色,易與皮部剝離。氣微,味微甜。
朱砂根的形態特征
朱砂根出自《 本草綱目》:朱砂根,生深山中,今惟 太和山人采之。苗高尺許,葉似冬青葉,背甚赤,夏月長茂,根大如箸,赤色,此與 百兩金仿佛。 朱砂根為紫金牛科朱砂根屬常綠矮小灌木,核果圓球形,如豌豆大小,開始淡綠色,成熟時鮮紅色,經久不落,甚美觀。另有白色或黃色種,一般均能作藥用。李時珍曾描述道
白茅根的形態特征
本品呈長圓柱形,長30~60cm,直徑0.2~0.4cm。表面黃白色或淡黃色,微有光澤,具縱皺紋,節明顯,稍突起,節間長短不等,通常長1.5~3cm。體輕,質略脆,斷面皮部白色,多有裂隙,放射狀排列,中柱淡黃色,易與皮部剝離。氣微,味微甜。
麥穗茅根的形態特征
一年生草本。須根細而柔韌。稈叢生,高25-75厘米,基部通常傾斜。葉鞘無毛,通常短于節間;葉舌膜質,長不及0.5毫米;葉片卵狀或長卵狀披針形,長2-4厘米,寬4-7毫米,兩面無毛,邊緣上部稍粗糙,下部常疏生纖毛,基部略呈心形而抱莖。穗形總狀花序細柱形,直立或稍彎曲,長10-20厘米,寬1-1.5
山梅根的形態特征
梅葉冬青。落葉灌木,高3m。小枝無毛,綠色,干后褐色,長枝纖細,均是明顯的白色皮孔。葉互生;葉柄長3-8mm;葉片膜質,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3-7cm,寬1.5-3cm,先端漸尖成尾狀,基部寬楔形,邊緣具鈍鋸齒,中脈上面稍凹下,側脈6-8對,網脈不明顯,上面或僅脈上有微毛,下面無毛。花白色,雌雄
朱砂根的形態特征
別名:富貴果,大羅傘,平地木,石青子,涼散遮金珠。 【葉】:紙質至革質,橢圓狀披針形至倒披針形,長5-10厘米或更長,寬2-3厘米,先端短尖或漸尖,基部短尖或楔尖,兩面均禿凈,有隆起的腺點,邊常有皺紋或波紋,背卷,有腺體;側脈12-18對,極纖細,近邊緣處結合而成一邊脈,但常隱于卷邊內。 【
烏桕根皮的形態特征
烏桕(chiness tallow tree),落葉喬木,高達15米,具白色乳汁。樹皮暗灰色,有縱裂紋。葉互生;葉柄長2.5-6厘米,頂端有2腺體;葉片紙質,菱形至寬菱狀卵形,長和寬約3-9厘米,先端微凸尖到漸尖,基部寬楔形,下面初時粉白,后漸成黃綠色,秋季變紅色;側脈5-10對。穗狀花序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