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長期施肥抑制根際微生物固氮的作用機制
生物固氮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態過程之一,在農田生態系統中,作物總生物量中大約24%的氮來源于微生物的非共生固氮過程。根際是農田土壤中微生物最為活躍的區域,根際中固氮微生物群落與作物的生長息息相關。然而,長期以來,大量化肥及有機物料的投入大大降低了農田土壤微生物的固氮作用。近年來,土壤固氮功能微生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固氮菌群落及其影響因素,然而,對長期施肥抑制根際微生物固氮的作用機制鮮有研究。最近,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員褚海燕課題組基于安徽蒙城35年長期定位施肥實驗平臺(設置不施肥、單施NPK肥、NPK+秸稈、NPK+豬糞、NPK+牛糞等五種不同處理),利用高通量測序與ARA固氮活性測定技術,研究了長期不同施肥管理對小麥根際固氮活性及其相關功能微生物的影響機制。 研究發現,長期的不同施肥管理均大幅度降低了根際與非根際土壤的固氮活性(50%)。通過共存關系網絡與隨機森林模型分析,識別了與固氮活性最密切相關的關鍵微生物集群,......閱讀全文
研究揭示長期施肥抑制根際微生物固氮的作用機制
生物固氮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態過程之一,在農田生態系統中,作物總生物量中大約24%的氮來源于微生物的非共生固氮過程。根際是農田土壤中微生物最為活躍的區域,根際中固氮微生物群落與作物的生長息息相關。然而,長期以來,大量化肥及有機物料的投入大大降低了農田土壤微生物的固氮作用。近年來,土壤固氮功能微生物
南京土壤所揭示長期施肥抑制根際微生物固氮的作用機制
生物固氮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態過程之一,在農田生態系統中,作物總生物量中大約24%的氮來源于微生物的非共生固氮過程。根際是農田土壤中微生物最為活躍的區域,根際中固氮微生物群落與作物的生長息息相關。然而,長期以來,大量化肥及有機物料的投入大大降低了農田土壤微生物的固氮作用。近年來,土壤固氮功能微生物
長期施肥下土壤固氮菌群落構建研究取得進展
在宏觀生態學理論中,群落的構建機制是生物多樣性產生和維持的核心研究內容。生態位理論和中性理論常被用來解釋群落的構建過程。生態位理論強調的是確定性過程的作用,即環境過濾和種間相互作用對群落的影響;中性理論強調的是隨機性過程的作用,即隨機擾動、隨機擴散以及隨機的出生、死亡對群落的影響。已有研究表明,
固氮酶的固氮的過程簡述
固氮的過程中每個電子的傳遞需要消耗2~3個ATP,而且一般固氮生物在固氮的同時也會產生氫氣,因此固氮的總反應式可寫為:N2 + 8 H+ + 8 e- ---------> 2NH3 + H2此過程消耗16~24個ATP。
微生物碳源利用效率對施肥的響應研究獲進展
陸地生態系統中,微生物在調控碳循環過程中扮演著兩種截然不同的角色:1)通過分解代謝作用使有機物礦化向大氣釋放CO2;2)將非穩態的有機碳通過微生物“碳泵”的形式不斷形成穩定態有機碳庫。微生物這種分解代謝與合成代謝的相對過程強弱可以通過碳源利用效率(CUE)反映,其決定了土壤中碳周轉的去向。 中
請問固氮菌有哪些用途?
在形形色色的固氮菌中,名聲最大的要數根瘤菌了。根瘤菌平常生活在土壤中,以動植物殘體為養料,自由自在地過著“腐生生活”。當土壤中有相應的豆科植物生長時,根瘤菌便迅速向它的根部靠攏,并從根毛彎曲處進入根部。豆科植物的根部細胞在根瘤菌的刺激下加速分裂、膨大,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瘤子”,為根瘤菌提供了理想
關于固氮菌的微生物肥料的相關介紹
1.固氮菌對土壤酸堿度反應敏感,其最適宜pH為7.4~7.6,酸性土壤上施用固氮菌肥時,應配合施用石灰以提高固氮效率。過酸、過堿的肥料或有殺菌作用的農藥,都不宜與固氮菌肥混施,以免發生強烈的抑制。 2.固氮菌對提高土壤濕度要求較高,當土壤濕度為田間最大持水量的25%~40%時才開始生長,60%
科學家發現玉米的核心細菌微生物組具有固氮能力
與人類微生物組類似,植物微生物組被稱為植物的第二個基因組,對植物生長發育、養分吸收、病蟲害抵御等至關重要。 近日,科學家發現了定殖于玉米莖木質部傷流液內具有固氮能力且高度保守的核心細菌微生物組,它們為玉米提供了氮素營養并促進根系生長。相關研究成果由中國農科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以下簡稱資劃所
測土配方施肥儀可以解決哪些施肥問題?
施肥作業是農業生產中十分重要的部分,關系到作物的品質、營養和產量等,而在現代農業生產中,即使是最有經驗的農業工作者,也不敢說自己會施肥了,因為過去的施肥經驗在面對現在的土壤環境時,很多已經不再有成效了。而當前被廣為推崇的施肥方案,就是應用測土配方施肥儀來進行測土配方施肥,也就是使用測土配方施肥儀對土
樹葉固氮不是夢 細菌固氮新說挑戰傳統理論
在熱帶雨林之外生長最快的樹木是白楊。這種樹高而細長,在不到10年的時間里就可以長到30米高,即便是生長在它們似乎并不適宜的環境里,如焚燒的土地以及多沙的河岸。 Sharon Doty說,這樣的生長速度得益于其葉片和其他組織中的微生物。當白楊的葉子細胞忙著把日光轉化為能量時,葉子細胞中的細菌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