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當地時間11月27日,美國科學促進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公布2019年443名新晉會士名單,其中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2019年有22名教授獲此殊榮,人數之多高居全美大學之冠,而密大22名會士中有三名教授為華裔。 美國科學促進會為全球最大的非營利科學和工程學專業組織,2019年入列的密大華裔教授,包括李軍、王少萌及鄒偉平。 李軍是密西根大學醫學院人類遺傳學教授、計算醫學和生物信息學教授,他的研究聚焦于復雜疾病的遺傳和功能基礎,包括基因組和計算基礎設施,及單細胞轉錄組分析,李軍在上述領域貢獻卓越。 王少萌為著名Warner-Lambert/Parke-Davis醫學教授之一,主要指導內科、藥理學,同時也是密大藥學院藥物化學教授,他在藥物科學領域,特別是在癌癥治療的新型小分子療法......閱讀全文
近日,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盧柯院士獲得美國礦產、金屬及材料學會(The Minerals, Metals & Materials Society—TMS)會士稱號,這是繼獲得美國材料研究協會(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y—MRS)和美國科學促進會(American
化學家Patrick Harran因一起死亡事件面臨訴訟。 12月22日,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宣布,經過該組織化學家投票,將不吸收Patrick Harran作為榮譽會士,Harran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化學系一名教授,今年11月,Harran等347名科學家入選2015年度會士榮譽名單
9月10日下午,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博士后聯誼會主辦的第17期博士后學術沙龍在生物樓小會議室舉行。本期沙龍特邀請國際著名物理化學家、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Daniel M. Neumark教授作為主講嘉賓,江凌研究員主持活動。該所博士后、青年創新促進會成員等青年科技人員以及研究生等20
說起人工智能,不少人眼前都會立即浮現出科幻大片中的機器人形象。隨著科技不斷發展,人工智能在開始影響工作和生活方方面面的同時,也在逐步刷新著人們對這個概念的認知。 南京大學計算機系的周志華教授,在20多年從事人工智能科研的道路上,不僅成長為國際學術舞臺上有重要影響力的科學家,也是我國在這一領域科
在2016年度美國科學促進會剛剛公布的會士入選名單中,北京林業大學教授鄔榮領入選。 據了解,美國科學促進會是世界上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學術組織之一。其宗旨是推動科學家間的合作,激勵科學使命,支持科學教育。截至2016年,有10位主要工作單位在中國的科學家入選該會會士。
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一種海洋生物產生的一種罕見毒素的合成版本,有望用于治療許多不同類型的癌癥,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廣泛使用的化療藥物所帶來的有害副作用。這項研究發表11月16日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雜志上,描述了一種叫做diazonamide的物質,是從
中國顆粒學會將于2020年10月23-25日在廈門翔鷺國際大酒店召開“中國顆粒學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暨海峽兩岸顆粒技術研討會”,“顆粒與多相流數值方法及其工業應用”為第十三分會場。 分會場主要結合顆粒與多相流領域中急需解決的、與模擬及其工業應用相關的關鍵問題和難點問題,開展廣泛的學術交流和討論。
今天,中國科學院人事局正式公示了2018年度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獎獲獎候選人,共有10位青年學者入選。 10位青年學者來自中國科學院各大研究所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基本都在各自領域取得突出成果,多位學者獲國家杰出青年基金項目。10位杰出青年學者名單如下:鄢社鋒 鄢社鋒,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博士
104內科與預防醫學組血液系統疾病出凝血異常診療新策略的建立及推廣應用吳德沛,阮長耿,韓 悅,武 藝,陳蘇寧,黃玉輝,王兆鉞,戴克勝,傅建新,趙益明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蘇州大學江蘇省二等獎105內科與預防醫學組急性冠脈綜合征精準介入診療體系的建立與應用于 波,霍 勇,候靜波,賈海波,王 挺,田進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