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的植株沒有刺和毒來保護自己。但一項新研究發現,一些紅薯植株進化出一種“聰明”的方式,讓食草動物知道它們并不是可以“隨意吃”的美餐。當一片葉子受傷后,它會產生一種化學物質警告植物的其他部分和“鄰居”,不要讓自己成為食物。紅薯的種植者可以讓這種植物產生這種化學物質,作為一種天然的害蟲防御方式。 德國耶拿馬普學會化學生態研究所的植物生態學家Axel Mithofer在中國臺灣地區生長的兩種紅薯植株中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黃色薯皮、黃色薯肉的“臺農57”普遍可以抵抗害蟲,但是紅薯皮呈深橘色的“臺農66”卻遭受了害蟲啃食。 為了了解背后的原因,該團隊給饑餓的非洲棉葉蟲喂食“臺農57”和“臺農66”的植株。在近日發表于《科學報告》的研究中,作者發現,這兩種植株在毛蟲啃食它們的葉子時,都會釋放出至少40種通過空氣傳播的化合物。但“臺農57”會釋放更多的DMNT,這種化學物質會散發出一種特別的氣味。“這個味兒不怎么好聞。”Mith......閱讀全文
鈣鎂磷肥是我國磷肥老品種,20世紀90年代以前,它與過磷酸鈣共同擔起了向農作物提供磷養分的重任。1990年二者占全國磷肥總產量的94.1%(以五氧化二磷計)。1990~1999十年間,我國累計生產鈣鎂磷肥5991萬噸,向土壤提供了899萬噸五氧化二磷。2000年后,隨著磷銨等高濃度磷復肥的迅猛發
受訪專家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林業果樹研究所研究員 張運濤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研究員 李洪文食品與信息交流中心 阮光鋒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職業病與中毒醫學科主任醫師 郝鳳桐北京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所高級農藝師 陳春秀 4月26日,央視財經記者隨機在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美廉美超市
吃蔬菜最擔心農藥殘留污染。一般來說,脆弱易招蟲害的菜,施用農藥會較多;而有些菜或自身"體質強壯",不需要太多農藥的保護,也能健康成長。到底哪些菜能"出污泥而不染"呢? 第一類:抗蟲害的 有一類蔬菜不易感染蟲害,它們自身抵抗力強,因而施用的農藥也較少,如圓白菜、莧菜、芹菜、菜花、辣椒、蘿卜等。
河南日報退休高級編輯,大河健康報退休總編,河南農大兼職教授,中國新聞獎獲得者。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大家好。大家都是經常來圖書館借書、看書的讀者,如今喜歡看書的人真是難能可貴。看年齡,大家多數是60后、50后,少數是70后、40后。大家可能都不是生物專業的大學生,但是大家在中學階段都學過化
9月4日,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最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組織抽檢了糧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調味品、肉制品、乳制品、飲料、糖果制品、酒類、淀粉及淀粉制品、糕點、豆制品、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13大類食品314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302批次,不合格樣品12批次。 不合格食品涉及
世界上第一棵轉基因作物是什么?早在數千年前,它已在自然條件下誕生。我們常吃的圣女果、血橙,其實都歸功于不安分的“轉座子”。 世界上的第一棵轉基因作物是什么?它是出身于實驗室里,由科學家培育出來的嗎?你可能想象不到,早在數千年前,第一棵轉基因作物就已經在自然條件下誕生了。 自然界外源“轉基因”
9月4日,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最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組織抽檢餐飲食品、茶葉及相關制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蛋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豆制品、方便食品、蜂產品、糕點、酒類、可可及焙烤咖啡產品、冷凍飲品、糧食加工品、肉制品、乳制品、食品添加劑、食糖、食鹽、食用農產品、蔬菜制品、水產制品、水果制
本文根據2016年4月14日許智宏在浙大“求是大講堂”的演講錄音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整理人:沈梁燕 王心怡 講座人:許智宏,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曾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北京大學校長;曾獲
美國環境工作組(EWG)已經連續9年發布“12大骯臟果蔬”黑名單,今年的黑名單于4月底發布,名列榜首的還是蘋果。近日,美國多家媒體都對此進行了詳細報道。 所謂“最骯臟果蔬”,指的是受農藥和殺蟲劑殘余物污染最為嚴重的水果和蔬菜。每年,研究人員要選取市場上最受歡迎的48種農產品,對美國農業部(
安全存疑 標準缺位 公眾不知情 雖然公眾尚且懵懂,輻照食品在中國的規模增長卻十分快速。 輻照食品,一個曾經諱莫如深的話題,隨著日本的核危機再度引發了公眾的關注。 在大家還尚未對其有足夠了解的時候,輻照食品在中國的增長已然十分快速。截至2010年,我國輻照食品總量已經達20萬噸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