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解析心臟鈉通道結構
近日,美國華盛頓大學等科研機構的科研人員在Cell上發表了題為“Structure of the Cardiac Sodium Channel”的文章,解析了心臟鈉通道的結構。 電壓門控鈉通道Na v1.5產生心臟動作電位并啟動心跳。該研究中,科研人員解析了Na v1.5在3.2-3.5?分辨率的結構。Na v1.5與其他鈉通道的區別在于獨有的糖基部分和Na vβ亞基相互作用位點的二硫鍵結合能力喪失。抗心律失常藥物氟卡尼特特異地靶向作用于孔的中心腔。電壓傳感器被部分激活,快速失活門部分關閉。域III的電壓傳感器的激活允許異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isoleucine-phenylalanine-methionine,IFM)模體與失活門受體結合。天冬氨酸和丙氨酸排列在離子選擇性過濾器的壁上,而谷氨酸和賴氨酸處于通過電荷離域網絡接受和釋放Na+離子的位置。心律失常突變位點在門控期間發生大易位,從而提供了致病作用的潛在機制。......閱讀全文
鈉通道的定義
中文名稱鈉通道英文名稱sodium channel定 義膜上存在的允許少量的Na+順其電化學梯度進入細胞的通道。應用學科細胞生物學(一級學科),細胞生理(二級學科)
鈉通道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鈉通道英文名稱sodium channel定 義膜上存在的允許少量的Na+順其電化學梯度進入細胞的通道。應用學科細胞生物學(一級學科),細胞生理(二級學科)
鈉通道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鈉通道英文名稱sodium channel定 義膜上存在的允許少量的Na+順其電化學梯度進入細胞的通道。應用學科細胞生物學(一級學科),細胞生理(二級學科)
研究解析心臟鈉通道結構
近日,美國華盛頓大學等科研機構的科研人員在Cell上發表了題為“Structure of the Cardiac Sodium Channel”的文章,解析了心臟鈉通道的結構。 電壓門控鈉通道Na v1.5產生心臟動作電位并啟動心跳。該研究中,科研人員解析了Na v1.5在3.2-3.5?分辨
生物膜離子通道作用于鈉通道的藥物
絕大多數鈉通道為電壓門控性通道,主要是維持細胞膜的興奮性和傳導性。分布密度不等,每平方微米幾百個到幾千個。重要特性:對鈉高度選擇性、電壓依賴性、激活和失活速度快。有激活閘門、失活閘門、電壓感受器藥物有3類:鈉通道阻滯劑:河豚素(TTX)、甲藻毒素等促進激活的藥物:箭毒蛙毒素、藜蘆堿等促進失活的藥物:
我科學家填補鈉通道結構研究空白
2月10日,清華大學醫學院顏寧研究組在《科學》在線發表了《真核生物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的近原子分辨率三維結構》的研究長文,在世界上首次報道了真核生物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以下簡稱“鈉通道”)的近原子分辨率的冷凍電鏡結構,為理解其作用機制和癲癇、心律失常等相關疾病致病機理奠定了基礎。 鈉通道是所有動
大鼠海馬神經細胞鈉通道電流的記錄實驗
實驗方法原理 鈉通道在多種細胞尤其是在神經、肌肉等可興奮細胞中廣泛存在。鈉電流(ⅠNa)是快反應細胞上最重要的除極離子流,與細胞的興奮性密切相關。鈉通道在膜電位-70~-65 mV開始激活,產生一迅速激活并迅速失活的內向電流,最大電流峰值在膜電位-40 ~-30 mV,反轉電位為+30 mV
大鼠海馬神經細胞鈉通道電流的記錄實驗
實驗方法原理鈉通道在多種細胞尤其是在神經、肌肉等可興奮細胞中廣泛存在。鈉電流(ⅠNa)是快反應細胞上最重要的除極離子流,與細胞的興奮性密切相關。鈉通道在膜電位-70~-65 mV開始激活,產生一迅速激活并迅速失活的內向電流,最大電流峰值在膜電位-40 ~-30 mV,反轉電位為+30 mV左右。在參
自然要覽:與自閉癥有關的鈉通道突變體
基因SCN1A (編碼一個由電壓門控的鈉通道)的“單倍不足”引起Dravet’s綜合征,這是一種兒童癲癇癥,有時還會有自閉癥的一些特征。這項研究發現,有“Scn1a單倍不足”的小鼠也會表現出與自閉癥有關的行為,其中包括多動性和社交功能障礙。這些小鼠的GABAergic神經傳輸降低,通過用“氯硝西泮”
中科院物理所等發現鈉通道快速失活新機制
5月17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姜道華、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龔健科和北京大學醫學部教授黃卓合作,在《自然-通訊》在線發表文章,該研究首次發現了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NaVEh存在N型快速失活門控機制,完全不同于高等動物鈉通道中經典的IFM基序介導的快失活。NaVEh的N端螺旋直接插入并阻斷已激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