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世衛組織聯合考察專家組:新冠病毒未明顯變異
2月24日晚,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冠肺炎聯合專家考察組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考察組中方組長,國家衛健委新冠肺炎疫情應對處置工作專家組組長梁萬年,考察組外方組長,世衛組織總干事高級顧問布魯斯·艾爾沃德介紹考察組現場調研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考察組中方組長、國家衛健委新冠肺炎疫情應對處置工作專家組組長梁萬年在會上通報: 1、關于對新冠病毒的認識:通過對不同地點分離出的104株新冠病毒株進行全基因組測序,證實同源性達99.9%,提示病毒尚未發生明顯的變異。 2、關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病學特征:根據傳染病網絡直報信息系統數據以及湖北武漢、廣東深圳和廣州、四川成都等現場考察,聯合考察組對新冠肺炎流行病學特征有以下認識: 一是人口學特征。患者平均年齡51歲,30–69歲患者占77.8%,77.5%的病例來自湖北。 二是動物宿主。目前的研究表明,蝙蝠有可能是新冠病毒的宿主,穿山甲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之一。 三是傳播途徑。目......閱讀全文
新冠病毒膠體金試劑:快速檢測新冠病毒
23日下午,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首次與廣東對口支援湖北荊州醫療隊進行遠程會診。會上,他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國家批準了兩個抗體試劑盒。 “這兩種試劑盒都是采用膠體金法,能夠測出患者體內的lgM抗體,在患者感染的第7天或發病的第3天就能夠檢測出lgM抗體,對患者進一步
新冠病毒近日播報
8月22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2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河北5例,天津2例,廣東2例,陜西2例,福建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2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均在福建)。 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44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1478人,重
新冠病毒已突變
新冠病毒是否已經發生突變?如何突變?這是目前學界研究的焦點之一。中國科研團隊最新發現顯示:新冠病毒已于近期產生了149個突變點,并演化出了兩個亞型,分別是L亞型和S亞型。研究發現,在地域分布及人群中的比例,這兩個亞型表現出了很大測差異。其中S型是相對更古老的版本,而L亞型更具侵略性傳染力更強。對
新冠病毒檢測方法
新冠肺炎仍在持續,如何更快、更準確診斷,已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 核酸檢測、抗體檢測、抗原檢測……不同檢測方式有何特點、效果如何? 為此,《中國科學報》采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河南農業大學校長張改平。 他表示,不同的檢測方法各有優缺點,不能單說某種技術優劣,而是要將其放在一定的條件下去評價
輝瑞-BioNTech新冠疫苗可中和新冠變異病毒
《自然》發表的一篇論文報道,接種輝瑞 -BioNTech 新冠疫苗的血清中和了新的新冠變異病毒。接種兩劑疫苗的人的血清中和了B.1.617.2(又稱delta)變異株(首次于印度發現)和一些其他變異株,包括B.1.525(首次發現于尼日利亞)。 隨著新冠病毒新變異株的出現,亟需評估現有疫苗產生
新冠病毒重男輕女?數據揭秘新冠易感人群
新冠疫情暴發已有大半年的時間,全球疫情新增確診整體仍然呈上升趨勢。截至7月17日19時,全球累計確診逾1380萬,累計死亡人數超59萬。 在海外疫情形勢嚴峻的背景下,北京和香港疫情反彈、哈薩克斯坦出現不明肺炎,這些都讓大家對新冠疫情蒙上一層陰影,有關疫情的二次爆發以及新冠病毒變異的猜測不斷蔓延
新冠治療新希望?2天新冠病毒減少5000倍!
隨著近期印度疫情再次加劇,當地大面積應用伊維菌素的消息引發關注,還有研究顯示,伊維菌素能在 48 小時內將新冠病毒 RNA 減少 5000 倍。 一個不少人關心的問題:伊維菌素要成為新冠治療的新希望嗎? 伊維菌素能治新冠嗎? 伊維菌素(Ivermectin)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發現的一種抗生素
新冠病毒“自然起源”說新佐證?
據法國《世界報》報道,法國巴斯德研究所報告稱,在老撾北部發現迄今為止和新冠病毒最為接近的蝙蝠冠狀病毒,與新冠病毒具有共同關鍵特征,可能與新冠病毒存在進化關系。這項研究為新冠病毒溯源提供了線索,也讓科學家們更接近于確定新冠病毒的起源。相關研究于9月18日發表在《自然》雜志的預印本平臺“研究廣場”。
新冠病毒溯源深陷迷霧
2月27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鐘南山在新聞通氣會上表示,疫情首先出現在中國,不一定是發源在中國。 同時,最新研究表明,繼蛇、穿山甲、水貂之后,龜類也可能是新冠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 有關新冠病毒溯源的新進展源源不斷。然而,它從哪里來?如何到達人類?又為什么是武漢?這些問題迄今沒有答案,
美國新冠病毒復制特性
3月3日,美國疾控中心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bioRxiv上發表論文,描述了從第一個美國新冠肺炎患者體內分離出的病毒,并描述了其基因組序列和復制特性。(bioRxiv論文未經同行評議。) 研究人員表示,此次疫情傳播速度之快前所未有,迫切需要為進一步研究新冠病毒提供參考試劑。公共衛生界也需要病毒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