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茶葉基質中30種農藥的反應選擇離子色譜圖(6.25μg/L)(排序按表1)。 本文介紹了一種創新的樣品在線前處理方法——TurboFlow技術,可同時分析30種農藥殘留。該技術結合了擴散、化學和體積排阻的原理,快速地消除基質干擾,并可實現儀器分析的全自動化。 農藥多殘留分析是食品安全實驗室的最主要工作之一。質譜技術的發展,使得農藥殘留分析在儀器方面獲得了很大的突破,尤其是三重四極桿質譜儀已經成為農藥殘留分析的主力。在這種背景下,農藥殘留分析中的前處理過程成為了分析能力進一步提高的主要瓶頸。前處理過程中凈化是最煩復的步驟。傳統的液液萃取法,溶劑和人力消耗量大,回收率低,處理效率低,不適合大通量樣品處理;固相萃取,相比液液萃取,在溶劑使用量、人力消耗上以及回收率等關鍵問題上都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采用固相萃取需要時時有人監察,避免溶劑流干,當一次處理的樣品量變大時,處理人員往往無法同時兼顧,而且......閱讀全文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隨著食品安全檢測新技術的不斷涌現,國家發布了一系列新國標,如GB 23200.113-2018、GB2763.1-2018等,在標準的制訂過程中,著名儀器及方法等整體解決方案的供應商如安捷倫科技,同食品安全行業專家一同協作,助力標準和方法的研制。2019年4月11日,“第十二屆
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劉虎威教授 來自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的劉虎威教授帶來了《SnO2-ZnSn(OH)6雙金屬納米材料用作磷酸化多肽的選擇性提取和富集》的報告。 劉教授表示生物藥物的分離與檢測中基質復雜,新型納米材料衍生化新方法是一種選擇性、高效樣品處理方法。
【背景】 在世界范圍內,每年都有上千種農作物及食品樣品需要進行農藥殘留分析。隨著食品加工方式的多樣化,檢測樣品基質的復雜化現象越來越突出。如何應對日益復雜的樣品基質前處理及其痕量和超痕量分析已成為業內一大挑戰。 傳統的樣品處理技術經歷了液固萃取,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幾個階段,根據這些萃取經驗,
今年5月,位于晉江的國家茶葉檢測重點實驗室(福建)成功入選2015年福建省食品檢驗檢測機構,具備承擔福建省食品安全監督抽檢、風險監測資質,在榮獲“通過國家質檢總局核查驗收的兩家國家級茶葉檢測重點實驗室之一”的頭銜之后,又添一項榮譽。對食品企業而言,這個消息則意味著實驗室檢測項目更多、更精、更快
摘 要:食品的質量安全是人們對食品的基本要求, 如何對食品的質量安全進行快速、經濟、準確的檢測對于食品工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簡要介紹了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的研究進展和其在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中的作用和意義,同時也針對基層快速檢測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 “民以食為天,食以
——訪上海磐和科技王宏先生 【導語】在環境分析熱脫附技術中響當當的品牌是Markes,在GPC凝膠凈化領域響當當的品牌是德國的LCTech,而把這兩種先進技術引入中國并成功推廣的是上海的磐和科技。經過幾年的發展,磐和科技已成為提供多種前處理設備和分析儀器的公司,為國內
東方國際招標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招標代理機構”)受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以下簡稱“招標人”)的委托,就國家質檢總局2014年提升食品質量安全檢(監)測能力建設專項120萬元以上儀器設備采購項目(招標編號:OITC-G15026001)(以下簡稱“項目”)所需的貨物和服務,以國
有機氯農藥測量通常采用農藥殘留檢測儀進行,農藥殘留檢測儀在分辨能力、靈敏度、分析速度等各方面都要比傳統的農藥殘留測量方法優秀,能夠輕松實現多種類型的農藥殘留分析與同類型農藥多殘留分析以及新品種農藥殘留的分析。下面讓我們了解下農藥殘留檢測儀前處理方法,儀器前處理過程簡便、快捷、成分損失小、適應大批量樣
2011年度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科技興檢獎”評審工作已經結束,共評審出擬獲獎項目248項,現予以公示。自公示之日起一個月內為公示期。任何單位和個人對本公告公示的項目有異議,均可在公示期內,以書面形式向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科技司提出。 2011年度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科技興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