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100萬!2020年北京市杰青開始申報!
關于2020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申報的通知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國發〔2018〕4號)的精神、服務北京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按照《北京市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管理辦法(試行)》(京科發〔2018〕63號)的要求,現將2020年度北京市杰出青年基金項目(簡稱“北京杰青項目”)申報相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報要求 北京杰青項目資助北京地區在基礎研究方面已取得較好成績的青年學者,有效利用國際科技資源,組成緊密合作的研究團隊,圍繞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集成電路、智能裝備制造、醫藥健康、節能環保、新能源智能汽車等領域中關鍵科學問題,通過實質性國際合作,開展創新研究。項目資助期限為3年,資助強度100萬/項。 2020年度計劃資助北京杰青項目50項。 二、申請程序 申請書采取在線撰寫的方式,申請人應認真閱讀《2020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申請......閱讀全文
每人100萬!2020年北京市杰青開始申報!
關于2020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申報的通知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國發〔2018〕4號)的精神、服務北京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按照《北京市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管理辦法(試行)》(京科發〔2018〕63號)的要求,現將2020年度北京市杰出青年
國家杰青申報,迎來重大調整!
日前,《2022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正式發布。青塔注意到,2022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人才計劃的申報政策,有了重要調整:國家杰青、優青項目的申報限制,由此前的“只能申請或承擔一項”,改為“只能承擔一項”。▎國家杰青2021年杰青申報指南:2021年繼續執行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與
2019年北京市杰青出爐,哪些大牛入選?
11月1日,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辦公室發布了2019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科學基金擬資助項目公告,共有35項入選。資助強度100萬/項,資助項目經費3500萬元。 盡管知名度不如國家杰青,北京杰青的競爭同樣非常激烈。以2018年北京杰青為例,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辦公室共接收20
不論職稱,優青/杰青指標增加 國自然2020申報新政發布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據最新消息,國家自然基金2020申請政策將再次優化調整。 一、2020年度國家基金申請政策 1、實行新的限項政策:不論職稱,總數都限2項;非高級職稱,主持限1項;資助期屆滿當年,項目不再計入限項總數;2019年以前(含)以中級職稱參與的項目不計入2項范圍。 2、進一步推廣
追溯“杰青情緣”:那些年,我們是杰青
對于許多科研工作者來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設立的杰青基金帶來的不僅是科研資金,更是一個研究興趣得以延續的平臺。這個平臺使他們獲得了開拓學術領域的機遇以及完善科研版圖的條件。 1996年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中科院院士陳小明在做實驗。 有一群人,他們中的大部分都成為研究領域內的佼佼者
北京市科學傳播專業職稱評審開始申報啦
記者從北京市科協獲悉,2022年圖書資料系列科學傳播專業職稱評審申報工作于8月11日正式開始。 根據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于開展2022年度北京市職稱評價工作的通知》(京人社事業字〔2022〕97號)要求,與本市所屬國有企事業單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等機構建立人事勞動關系(
北京市科學傳播專業職稱評審開始申報啦
記者從北京市科協獲悉,2022年圖書資料系列科學傳播專業職稱評審申報工作于8月11日正式開始。 根據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于開展2022年度北京市職稱評價工作的通知》(京人社事業字〔2022〕97號)要求,與本市所屬國有企事業單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等機構建立人事勞動關系(含港
廣東“百杰人才”開始申報 入選可獲百萬元資金
記者10月8日從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悉,廣東省于近日啟動首批“百名南粵杰出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對象申報工作。入選的培養對象將由省財政一次性提供100萬元的專項培養資金。 “百名南粵杰出人才培養工程”圍繞廣東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產業轉型升級,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從2011年至2
喜訊! 2020年度北京市“杰青”擬資助名單公布
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辦公室共接收2020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申請281項。經初步審查、通訊評審、會議評審、基金委六屆十一次全體委員會議審定,擬資助41項(見附件1),資助項目經費4100萬元。 現將項目予以公告。 根據《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管理辦法》及《北京市杰出青年
2011年度北京市重點實驗室開始申報
各有關單位: 為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科技北京”行動計劃(2009-2012年)――促進自主創新行動》、《“十二五”時期科技北京發展建設規劃》,在北京市積極開展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推進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北京市科學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