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環境控制的問題與風險
1、操作間與儀器間無溫濕度儀,實驗環境條件不清楚。2、無"三廢"收集處理裝置,對環境造成威脅。3、房間墻壁脫落,地面粗糙,雜物亂放,臺面凌亂,環境感官不佳,有粉塵污染實驗的危險。4、實驗室無強制通風設備,無防火、防水、防腐和急救設施,有人身安全感風險。5、廢舊和長期停用設備未清出檢測現場,有誤用風險。6、檢測工作時無環境條件記錄,檢測結果無法復現。7、微生物學實驗室物流與人流未分開,一更、二更和三更不規范,有交叉污染風險。8、致病性微生物實驗室無生物安全裝置,對操作人員有病菌感染風險。9、相互有影的工作空間沒有有效隔離,影響檢測結果準確性。10、辦公室、檢測室、儀器室混用,相互交叉污染,存在安全隱患和結果準確性風險。......閱讀全文
實驗室環境--混凝土實驗室的溫度控制
溫度和濕度對些建筑材料的性能有定的影響,故在許多標準中對材料測試時的環境條件有明確規定且必須遵守。如GB/T1 7671 1999中規定,試體成型時實驗室溫度應穩定保持在20℃±2℃,相對濕度不低于50%RH。使用DSR溫濕度記錄儀.可根據實驗室自身條件建立溫濕度監測記錄系統,加強實驗室的溫濕度控制
實驗室環境控制的問題與風險
1、操作間與儀器間無溫濕度儀,實驗環境條件不清楚。2、無"三廢"收集處理裝置,對環境造成威脅。3、房間墻壁脫落,地面粗糙,雜物亂放,臺面凌亂,環境感官不佳,有粉塵污染實驗的危險。4、實驗室無強制通風設備,無防火、防水、防腐和急救設施,有人身安全感風險。5、廢舊和長期停用設備未清出檢測現場,有誤用風險
實驗室環境--化學檢測室的溫度控制
化學實驗室般包含多種實驗室房間,如化學檢測室、物理檢測室、抽樣室等。各房間的溫濕度標準都不相同,每個房間需指定專人定時進行監測,監測頻率通常為每天兩次。使用DsR溫濕度記錄儀,通過專業的組網連接,工作人員只需在中心控制臺就可查看各個實驗室溫濕度狀況,下載并保存實驗過程中的溫濕度數。
實驗室環境--實驗動物房的溫度控制
動物實驗室的環境要求以實驗動物為主其濕度應維持在40%~60%RH之間,以老鼠為例,它們若在相對濕度40%以下的環境生活,很容易發病掉尾而死亡。DSR溫濕度壓差記錄儀可通過組網報警等措施建立溫濕度監測記錄系統,有利于動物房壓差、溫濕度的控制.防止疾病的傳播和避免動物的相互感染。
實驗室環境--認證與計量實驗室的溫度控制
認證與計量實驗室在實施檢驗、鑒定、測試和認證服務時,需要實時記錄檢驗全過程溫濕度的變化,使用DsR溫濕度記錄儀可簡化記錄工作,節約成本,并且記錄數據不會受到過多人為因素的干擾,能夠客觀真實地反映檢測過程。試驗環境及設備對溫濕度的控制準確與否,對實驗結果的準確性、重復性都有著重大的影響。GLP、GAP
實驗室環境--病理學實驗室的溫度控制
病理學實驗過程中,切片機,脫水機,染色機,電子天平等儀器的使用對溫度有比較嚴格的要求。例如電子天平應盡可能在環境溫度較穩定的條件(溫度變化每小時不大于5℃)下使用。因此,這類實驗室的溫濕度狀況需要實時監控和記錄。DSR溫濕度記錄儀可提供精確的溫濕度記錄數據,有助于各項實驗的順利進行。
實驗室環境--抗生素實驗室的溫度控制
對溫濕度環境有嚴格的要求 ?般情況下冷處是2~8℃,陰涼處不超過20℃。抗生素保存的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導致抗生素失活,并且不同種類抗生素的失活溫度也各有不同,因此溫濕度記錄儀在這類實驗室環境中的監測及記錄是個重要的環節。
實驗室除濕機,嚴格控制實驗室環境濕度
實驗室除濕機,嚴格控制實驗室環境濕度?新聞資訊報道:實驗室管理必須從實驗室的整體出發,處理好各個方面的關系,zui大限度的發揮儀器設備的效益。霉菌對各種儀器均有破壞作用,其中對光學儀器、生物標本、無線電設備更為嚴重。為防止儀器霉變,精密儀器可密封保管,并放人干燥劑,使其內部空氣干燥、清潔。特別是到了
標準紡織恒溫恒濕實驗室內部環境控制
?由于紡織服裝類測試實驗對溫濕度環境要求較高,因此恒溫恒濕實驗室的建立是現代紡織研究的基本需要。為了進一步提高學院紡織專業的科研技術創新與實驗能力,以及迎接現代絲綢國家工程實驗室的驗收,在原來的恒溫恒濕實驗室的基礎上,又研發了高標準的恒溫恒濕實驗室,該實驗室的建設符合紡織品和紡織原材料檢驗標準規定滿
實驗室設施和環境條件控制程序
1.?實驗室位于醫院的適宜位置或樓層,便于病人識別、前往,便于與相關醫護人員協調工作。2. 夜間急診處設發光指示。3. 實驗室應設等候區域,配備一定的服務設施,盡量使病人感到舒適和安慰。4. 實驗室設采樣區域和采樣窗口,應使病人感到舒適和安全。5. 實驗室應設無障礙通道或特殊操作區域,便于為有特殊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