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對于今年即將離開校園的874萬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來說,這個春天的確與往年的大不相同,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僅打亂了他們原有的生活節奏,而且影響了他們的求職和就業計劃。一方面,持續的疫情防控造成一批企業生產和經營出現困難,就業環境不容樂觀;另一方面,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原本計劃舉辦的大大小小的現場招聘會紛紛取消,畢業生們熟悉的、傳統的求職場景和模式發生了重大變化。 面對疫情給高校畢業生就業造成的特殊困難,政府、企事業單位、學校等各方面積極行動起來,聯手織緊織牢高校畢業生就業保障網。3月18日,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強化穩就業舉措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專門就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做出全面部署。企事業單位積極履行穩就業社會責任,挖掘就業潛力,擴大人才儲備。各類高校以更大力度做好畢業生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與各類招聘機構密切合作,促進人才供需對接。 想方設法擴大就業總量 市場經濟......閱讀全文
隨著疫情加速蔓延,全球經濟面臨嚴重危機,如何穩經濟、保民生,也成為我國新的工作重心。 目前,國內各行各業在持續抗疫與陸續復工復產的過程中,既普遍面臨著因人員流動受困帶來的就業問題,也面臨著“居家辦公”、“云辦公”、“共享員工”等基于新技術的靈活用工而帶來的新挑戰。 就“如何有效應對目前的就業
2020年2月2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指出,“當前要更加注重穩就業特別是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要擴大碩士研究生招生和專升本規模,增加基層醫療、社會服務等崗位招募。” 2月14日,民盟中央根據盟員專家建言,起草了《關于適度擴招研究生,以緩解疫情帶來的大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2020年10月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