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艾滋病(AIDS,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病毒,是造成人類免疫系統缺陷的一種病毒。1983年,HIV在美國首次發現。它是一種感染人類免疫系統細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屬逆轉錄病毒的一種。HIV通過破壞人體的T淋巴細胞,進而阻斷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過程,導致免疫系統癱瘓,從而致使各種疾病在人體內蔓延,最終導致艾滋病。由于HIV的變異極其迅速,難以生產特異性疫苗,至今無有效治療方法,對人類健康造成極大威脅。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艾滋病的流行已經奪去超過3400萬人的生命。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據估計,2017年,全世界有3690萬人感染上HIV,其中僅59%的HIV感染者接受抗逆轉錄病毒療法(ART)治療。目前為止HIV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公共衛生挑戰之一,因此急需深入研究HIV的功能,以幫助研究人員開發出可以有效對抗這種疾......閱讀全文
全世界要達到2020年生物多樣性目標還存在差距 對20個生物多樣性相關的“愛知目標”所作的一個中期評估披露,盡管國際社會取得了某些進展,但這些目標不太可能會在2020年達到;愛知目標是在2010年生物多樣性大會上由150個國家所達成的約定。Derek Tittensor及其來自全球的同事將一
時光總是匆匆而逝,12月份已經開始,2017年也已接近尾聲,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18年,2017年三大國際著名雜志Cell、Nature和Science(CNS)依舊刊登了很多突破性耐人尋味的研究,本文中小編首先對2017年Science雜志發表的重磅級亮點研究進行盤點,分享給大家!與各位一
自2019年12月8日以來,中國湖北省武漢市報告了幾例病因不明的肺炎。大多數患者在當地的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工作或附近居住。在這種肺炎的早期階段,嚴重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癥狀出現了,一些患者迅速發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
前言 病毒選擇宿主的初衷是為了寄生,復制自己,所以它會進化以逃逸人體免疫系統,達到長久寄生以及在人際間傳播的目的。 COVID-19病人臨床資料,ICU重癥病人,淋巴細胞計數遠低于Non-ICU病人,提示病毒可能通過某些機制引起了淋巴細胞的減少。  
瑞士制藥巨頭羅氏(Roche)近日公布2018年第一季度報告,集團銷售額136億瑞士法郎,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6%(按固定匯率計算)。制藥部門銷售額107億瑞士法郎,同比增長7%,其中的一個關鍵增長驅動力是多發性硬化癥(MS)新藥Ocrevus,該藥用于2種類型MS(復發型,原發進展型)治療,本季度在
吉列德,不僅HCV藥物很牛,HIV藥物也很牛 眾所周知,吉利德的丙肝明星藥Sovaldi和丙肝雞尾酒Harvoni實現了“鯉魚跳龍門”,在美國處方藥銷售市場中取得驕人業績,成為全球最炙手可熱的“印鈔機”。事實上,除了丙肝藥之外,吉利德公司的抗艾滋病藥物在市場上亦是叱咤風云。 根據吉
本文中小編為大家盤點了2019年8月Nature子刊的亮點研究,分享給大家一起學習進步,希望讀者朋友們喜歡。 【1】Nat Commun:重復精液暴露促進宿主對HIV感染產生抵抗力,只是誰敢嘗試呢? DOI:10.1038/s41467-019-11814-5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精液僅能作
物在控制HI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方面效果驚人地好,但并非對所有人都有效,也并非沒有副作用。這就是為什么一小部分被稱為“精英控制者(elite controllers)”的患者長期以來吸引著研究人員:他們的免疫系統在沒有藥物的情況下能在幾十年內自然地抑制HIV。 現在,一個團隊受到小鼠實驗成功
近日,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的Ragon研究所里傳出了一則好消息。研究人員們使用了一種新方法來識別HIV蛋白質結構中對病毒功能和復制能力至關重要的特定氨基酸。該研究的最大亮點在于:研究人員發現,自然能夠控制HIV感染的個體的免疫系統通過殺死病原體的CD8 T細胞靶向這些氨基酸,這種能力甚至可以在
J.P.Morgan醫療健康大會于1983年由Hambrecht&Quist開始,一直是世界上規模及信息量最大的年度醫療健康產業投資盛會。今年有超過450家頂級公司參展,9000名以上世界各地業內人士參加。行業領袖包括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局長Scott Gottlieb,J.P. Mor
消失的零號病人 零號病人并不一定是第一個發病者。 而是第一個感染,并且把病毒傳播給其它人的人。 因此,第一個出現癥狀并發病的人叫做一號病人。 那么,零號病人的醫學意義是什么呢?專家給出了提示: 1. 能夠鎖定傳染源,比如是否接觸了什么動物? 2. 鎖定傳播方式,比如跟動物是如何接觸的?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近期科學家們在外泌體相關研究領域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與大家一起學習! 圖片來源:Nature 【1】Nature:一種特殊的“誘餌”外泌體機制或能保護宿主抵御細菌感染 doi:10.1038/s41586-020-2066-6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Nature上的研
轉眼間3月份已經接近尾聲了,這個月又有哪些亮點研究值得我們深入學習一下呢?小編根據本月新聞的熱度、點擊量、研究領域篩選出了本月的重磅級研究Top10,供大家學習交流。 【1】Nat Genet:為何有些人愛抽煙、愛喝酒?原來是基因在搗鬼! doi:10.1038/s41588-018-030
時至歲末,轉眼間2019年已經接近尾聲,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20年,在即將過去的2019年里,科學家們在老藥新用研究領域上取得了多項研究成果,本文中,小編就對本年度相關重要研究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 圖片來源:http://cn.bing.com 【1】Cell Rep:老藥新用!一類乳
2020年3月份即將結束了,3月份Science期刊又有哪些亮點研究值得學習呢?小編對此進行了整理,與各位分享。 1.Science:重大進展!經過改進的CRISPR-Cas9不受PAM的限制,可靶向整個基因組中的任何位點 doi:10.1126/science.aba8853 許多基礎研
繼“大氣十條”后,昨天國務院發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即“水十條”,出重拳解決水污染問題。“水十條”提出238項“硬措施”,除了136項改進強化措施、12項研究探索性措施外,重點提出了90項改革創新措施。其中38項要求限時完成,力爭在2020年全國水環境質量得到階段性改善。 “水十條”共1
截止至2020年2月10日17時,2019-nCoV所致的肺炎死亡率為2.3%左右。可以預見,進一步研究2019-nCoV病毒感染致病機制,進而針對性開發有效藥物,最終降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死亡率,將是今后新冠肺炎防治工作和相關科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問題是: ● 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未
工程化的T細胞療法通過實現與血液相關的癌癥(如白血病和淋巴瘤)的長期緩解,正在徹底改變癌癥的治療方法。這些療法涉及獲得患者的T細胞,對其進行“重編程”以攻擊癌細胞,然后將其轉移回患者體內。使用CRISPR-Cas9進行靶向基因滅活(敲除)可以增強T細胞活性,并具有擴大細胞治療應用的潛力。到目前為
一場與新型冠狀病毒的戰役,前線除了醫生、護士,還有科學家的身影。 -導 語 - 截至1月28日,國內確診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為4535例,死亡病例為106例,一場與新型冠狀病毒的戰役已經展開,全國上下一時間談“毒”色變,紛紛“宅”在家中。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很多人可能對來自全國各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 宋偉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宋偉在致辭中講到,國家計量院作為國家的法定計量技術
時間總是匆匆易逝,轉眼間2月份即將結束,在即將過去的2月里,Nature雜志又有哪些亮點研究值得學習呢?小編對相關文章進行了整理,與大家一起學習。 圖片來源:The Sanger Institute/UCL 【1】Nature:戒煙者肺部中的更多健康細胞可降低肺癌風險 doi:10.103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通過精密測量提供洞察力的專家Spectris plc(SXS:LSE)思百吉宣布了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十二個月的全年業績。2019年銷售收入16.32億英鎊,毛利率56%,凈資產收益率ROE為13.5%,法定的營運利潤為8430萬英鎊,營運利潤率為5.2%。凈利潤為2.34
時光總是會在不經意間匆匆劃過,不知不覺2019年1月份即將結束,在即將過去的1月里Nature雜志又有哪些亮點研究值得學習呢?小編對此進行了整理,與大家一起學習。 【1】Nature:重磅!首次在培養皿中培養出完美的人類血管 doi:10.1038/s41586-018
最近,國務院出臺了《促進生物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提出將生物產業培育成為我國高技術領域的支柱產業。“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也于5月份正式啟動實施。這對于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和提升我國醫藥產業的創新水平,將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我國醫藥體系創新的目標、定位和階段:
2016年6月5-9日,第64屆美國質譜年會 (ASMS 2016) 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圣安東尼奧Henry B. González會議中心召開。正如往年一樣,6月7日即每次ASMS的星期二,北美華人質譜學會(Chinese American Society
CAR-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即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該療法是一種出現了很多年但近幾年才被改良使用到臨床中的新型細胞療法。在急性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療上有著顯著的療效,被認為是最有前景的腫瘤治療方式之一。正
出現在小說草稿中的錯別字不是什么大災難。但是,自然通常很少容忍錯誤。遺傳密碼中僅一個堿基的更改可能會對人類健康造成災難性的后果。這種涉及DNA或RNA中單個堿基的基因組變化稱為點突變。它們可導致輕微的異常,比如色盲,但也可導致嚴重的疾病,包括神經纖維瘤病、鐮狀細胞貧血、某些癌癥和泰伊-薩克斯二氏
2015年6月2日,第63屆ASMS的星期二,北美華人質譜學會(Chinese American Society for Mass Spectrometry, CASMS簡稱:美華質譜)于圣路易斯的京園餐廳
出現在小說草稿中的錯別字不是什么大災難。但是,自然通常很少容忍錯誤。遺傳密碼中僅一個堿基的更改可能會對人類健康造成災難性的后果。這種涉及DNA或RNA中單個堿基的基因組變化稱為點突變。它們可導致輕微的異常,比如色盲,但也可導致嚴重的疾病,包括神經纖維瘤病、鐮狀細胞貧血、某些癌癥和泰伊-薩克斯二氏
1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優化學術環境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提出,到2020年,在影響學術創新的科技體制機制改革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與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要求相適應的科研管理、人才培養等制度體系進一步完善,學術自治理念全面落實,學術評價更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