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加快應對新冠病毒病(COVID-19)疫情的發展,美國FDA日前宣布,為COVID-19潛在療法制定了一項加速批準計劃(Coronavirus Treatment Acceleration Program,CTAP)。該計劃將利用一切可用的資源,盡可能快速地把新療法帶給廣大患者,并同時評估其有效性。此外,FDA還將繼續支持正在進行的臨床試驗,以便獲得有關藥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新證據。 FDA表示,根據該機構的評估,目前有10種療法正處于臨床驗證階段,另有15種療法處于籌備臨床試驗的階段。鑒于COVID-19疫情大流行的緊迫性,可能會有更多療法進入臨床研究。為了以最快速度促進COVID-19候選療法的開發和評估,FDA的CTAP項目包含多個舉措,例如: 當FDA收到研發人員的藥物研發請求后,會在1天內對其進行分類,并找到合適的FDA工作人員和他們取得聯系,并幫助加快研究的進程。 FDA將為大多數開發計劃提供超快速、交互......閱讀全文
3月31日下午15時,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冠病毒溯源聯合研究中方專家組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新冠病毒溯源聯合研究報告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發布會上中方專家組組長、清華大學教授梁萬年介紹:通過廣泛的早期病例搜索及留存樣本檢測發現,2019年12月,武漢市人群中發生了新冠病毒一定規
在我們與 N95 濾材之父蔡秉燚(Peter Tsai)的采訪報道之后,新冠疫情在全球仍有蔓延趨勢,與此同時大量關于口罩使用的相關研究也不斷更新。作為該領域的權威專家,蔡秉燚教授一直對這些信息持續關注,并在百忙中將自己的體會與研究觀察整理成文,現授權 DeepTech 發布,文章經過基于原意的刪
2月21日,據央視新聞報道,成都一位新冠肺炎患者在治愈出院10日后,復檢出核酸陽性。四川省衛健委也已核實該消息屬實。 此前兩天,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呼吸與危重癥醫學專家王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新冠肺炎有可能轉成慢性疾病,像流感一樣與人類共存。 新冠病毒真的會長期存在嗎?這場戰“疫”最終將走向
2月3日,《中國科學報》獲悉,為共同抗擊疫情,“上海光源”特別開通“新型冠狀病毒研究專項課題”綠色通道,并于2月2日提前開機,助力科學家深入了解新冠病毒微觀結構、打開新冠病毒感染人體的“黑匣子”。 記者2月2日在上海同步輻射光源官網“用戶開放—運行實時狀態”一欄也看到,BL17U1、BL19U
1傳32!吉林出現“超級傳播” 1月15日0一24時,吉林省新增無癥狀感染者13例,均與1月13日通報的黑龍江省輸入無癥狀感染者3有關聯。至此,吉林出現“1傳32”超級傳播事件。 1月13日吉林省通報一名黑龍江省輸入無癥狀感染者,其曾在吉林公主嶺市艾尚瀚邦養生會館、吉林省通化市源升品質生活坊
12月27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1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15例(內蒙古6例,浙江3例,上海2例,北京1例,天津1例,廣東1例,四川1例),本土病例6例(均在遼寧);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為境外輸入病例(在上海)。 當日新增治愈出院
據北京市衛生健康委最新消息,北京昨日新增報告3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6月16日0時至24時,新增報告本地確診病例31例、疑似病例3例、無癥狀感染者6例。截至6月16日24時,累計報告本地確診病例557例,累計出院411例,在院137例,累計死亡9例。尚在觀察的無癥狀感染者12例。 6月16
繼中國香港24日報告全球首例二次感染新冠肺炎病例后,荷蘭共發現4例類似病例,比利時出現1例二次感染者。巴西圣保羅一家醫院也報告,正在調查7例可能的新冠病毒二次感染病例。對于這種現象,鐘南山院士作出最新判斷稱,新冠康復者二次感染,這是很個別的現象。 荷蘭報告4例類似病例,比利時報告1例。據海外網
一位惡性淋巴瘤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體內的腫瘤在未給予激素治療、化療、免疫治療的情況下大面積消失。人體免疫系統經常會把腫瘤細胞當成正常細胞,此時患者體內的免疫系統就成了“睡獅”。專家認為,新冠病毒的入侵,可能叫醒了“睡獅”,激發了人體特異性免疫或廣譜免疫,從而把腫瘤細胞和其他病
國慶期間最勁爆的消息莫過于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夫人梅拉尼婭新冠病毒檢測結果證實呈陽性。雖然小編忙于奔波在中學同學、大學同學的各大婚禮宴席之間,但是對這一爆炸性消息也時刻保持著關注。之前小編整理過不少關于助力新冠病毒檢測、新冠疫苗研發、新冠治療新靶點的文章,這次是美國總統都中招了,小編也著實好奇他們會采用
這幾天,已經有很多媒體報道從各個角度、特別是一線醫護人員的直觀視角,總結過這次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出現的、特別是早期疾病發現和預警過程中的一些問題。 我首先得強調一句:在疫情的危急時刻大家都希望聽好消息、正能量,這個沒錯,我也一樣。但是,這不意味著所有反思、批評和建議都是添亂、都是制造恐慌
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發表關于新冠病毒引起肺部血管新生異常的研究研究背景隨著盛夏到來,全球新冠疫情亦進入防控為主的下半場。一方面,不少藥物如瑞德西韋和眾多新冠疫苗的臨床試驗紛紛進入到人體實驗階段,為醫學界帶來了一絲希望,另一方面一些在新冠流行早期不為關注的隱患,比如最近在歐美兒童中出現的川崎病以及新冠病人
北京市疾控中心日前發布《北京市新冠疫苗重點人群接種22問》,公眾何時可以開始接種新冠疫苗?新冠疫苗怎么預約?哪些人不適合接種?對于這些公眾關心的問題,北京市疾控中心進行了詳細解答。1. 本次使用的是什么疫苗? 答:本次使用的是全病毒滅活疫苗,系通過化學等方法使新冠病毒失去感染性和復制力,同時保留
7月21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4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5例(上海2例,廣東2例,云南1例),本土病例9例(均在新疆);無新增死亡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衛生健康委最新通報,7月21日0時至7月21日24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含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相關疫苗研發正加緊進行。美國伊諾維奧制藥公司研發的名為INO-4800的新冠病毒疫苗6日啟動一期臨床試驗,這是繼美國莫德納公司與國家過敏癥和傳染病研究所合作研發的mRNA-1273以及中國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領銜團隊研發的“重組新冠疫苗”之后,全球第三款進入臨床試驗
人類與病毒抗爭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早在古希臘的記載中,我們就可以看到疫情席卷一個又一個城市,然而當時的醫生卻束手無策。 疫苗的出現使人類第一次從預防的角度戰勝了病毒。WHO宣布天花被消滅的那天,全人類都為這個消息感到興奮。隨著不斷推出的疫苗產品,那些曾讓人們聞風喪膽的傳染病,最終停留在了歷史書
在看清新冠病毒納米級細微生物結構的瞬間,中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李賽無比興奮。他23日對記者說:“那種感覺如同爬上珠穆朗瑪峰俯瞰世界一樣。” 第一次,包括中國科研人員在內的國際團隊“拍攝”到了新冠病毒的3D影像。在納米尺度的圖像上,平均直徑不到100納米的新冠病毒像一顆奇異星球,表面分布
狡猾!詭異!疫情出現已近兩個月,但有關新冠病毒本身的太多問號仍在困擾著全球科學家。它的天然宿主到底是誰?疫源地在哪里?為什么有如此強大的傳染能力?一個個謎題仍然沒有答案。 環球時報-環球網近日采訪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武漢大學醫學病毒研究所楊占秋教授,以一個武漢本地病毒研究專家的視角,闡述他眼
此前,經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以下簡稱漁護署)兩次病毒測試,發現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的寵物狗的口腔及鼻腔樣本呈弱陽性反應。漁護署3月4日表示,有關結果顯示這只狗已經低程度感染新冠病毒,成為全球首例。 消息一出,許多人都感到驚訝:難道新冠病毒已經“變異”,能夠在狗身上傳播了?于是又一個新冠恐慌產生
2020年2月18日, 管軼教授和廣西醫科大學胡艷玲教授作為共同通訊作者在預印本網站 bioRxiv 發表題為:Identification of 2019-nCoV related coronaviruses in Malayan pangolins in southern China 的最新
8月11日至今,我國已有四地報告從進口生鮮食品外包裝樣本中檢測出新冠病毒。而據不完全統計,自7月以來,國內至少已有10起食品外包裝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事件,均與進口冷凍生鮮相關。 為什么新冠病毒總在進口生鮮食品外包裝上檢測出?進口生鮮食品還能吃嗎?如何才能買的安心,吃的放心呢? 10地進口生鮮
人們對于新型冠狀病毒的認知在不斷刷新的同時,流行性感冒病毒也被頻頻提及。研究表明“新冠”與“流感”在癥狀表現、傳播方式等方面相似,防疫需要“二重奏”。 與SARS是“近親” 卻與流感更“親近” 新冠病毒會否長期存在?對此,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王辰、武漢大學醫學部病毒研究所教授楊占秋、北京大學公共
據中國新聞網,近期,多國通報發現新冠病毒發生了變異。印度報業托拉斯15日報道,印度東部奧里薩邦的研究團隊對1536個樣本進行了測序,最終首次在印度報告了兩個新的病毒譜系,發現了73個新冠病毒毒株的新變種。資料圖:防疫人員在印度尼西亞梭羅為一名男子進行新冠病毒檢測取樣 新華社供圖 馬來西亞衛生部
最新數據顯示,全球新冠肺炎病例確診逾105萬。 隨著時間推移,北半球即將進入夏季,同時南半球也要迎來冬天。 氣溫升高后,是否會減弱新冠病毒的傳播能力?新冠肺炎會像SARS或者季節性流感一樣,在夏季突然消失嗎? 多位專家向《中國科學報》表示,氣候對新冠病毒傳播的影響不能排除,但通過溫度升高
2月18日和19日,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在新冠病毒研究方面取得多項重要進展。具體如下: ? 美國學者發文反駁新冠病毒“人工合成”陰謀論,表示SARS-CoV-2不是實驗室工程制造、泄漏的病毒,而是病毒自然進化的產物。 ?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領銜發表的最新論文,認為呼吸道病
10月17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3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上海5例,廣東4例,陜西2例,天津1例,四川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為境外輸入病例(在上海)。 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20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343人,重癥病例
新冠肺炎在數月蔓延全球,疫情的傳播程度和嚴重性令人深感擔憂。在繁忙的戰疫期間,中國展示了在全球公共衛生事業上盡心盡力的大國擔當。國內疫情正在退潮,國外困難卻越來越明顯的浮現出來。對此新冠肺炎病毒檢測以及治療藥物研究就越來越重要。全球科研機構以及企業研發人員都積極投入到此次研究中來。背景冠狀病毒(Co
綜合消息:據路透社和意大利《晚郵報》等多家媒體報道,意大利米蘭國家腫瘤研究所(INT)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該研究所在去年9月采集的部分居民血液樣本中檢測到新冠病毒抗體。研究人員就此推定,2019年9月新冠病毒已開始在意大利傳播,遠早于武漢出現疫情的時間。 據《晚郵報》報道,該研究報告顯
7月6日0時至24時,北京無新增報告本地確診病例、疑似病例,新增無癥狀感染者1例,治愈出院病例4例;無新增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無癥狀感染者。 北京16個區無本地報告新增確診病例,具體為平谷區自有疫情以來無報告病例、延慶區165天、懷柔區151天、順義區149天、密云區146天、石景
6月15日,北京市召開第117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北京市衛健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表示,全市和新發地相關人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情況,共檢測76499人,結果陽性59份。 6月14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49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