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三月初,都是科研界的“高考”倒計時,因為距離國自然基金申請的截止日期已不到半月。縱觀歷年國自然申請情況,蛋白的翻譯后修飾都是申請中重大研究方向之一。2018年國自然統計表明,磷酸化、泛素化、乙酰化等修飾的相關基金項目,總研究資助金額超過2億。繼上周的腸道微生物研究方案解析后(國自然沖刺:打通菌群多樣性與功能的研究策略),本周我們再抓緊時間為各位老師分享一下國自然中各類修飾的趨勢分析及組學研究的注意事項,以期為各位老師提供幫助。下面我們主要關注三種最常規研究的修飾類型——磷酸化修飾、泛素化修飾和乙酰化修飾。表現穩定:磷酸化——全能調控之王磷酸化是修飾中的全能調控之王,其研究最早,且分布廣,修飾量最多。在真核細胞中,約1/3的蛋白隨時都可以被磷酸化,幾乎參與所有的生理、病理過程。因此,磷酸化修飾是所有修飾中最被廣泛認知和重點研究的。▲ 磷酸化修飾在歷年國自然基金中的申請情況綜上這些特點,在國自然基金申請中,與磷酸化、激酶相關的研......閱讀全文
組蛋白翻譯后修飾研究進展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的楊福全研究員在研討會上做了題為《組蛋白翻譯后修飾研究進展》的精彩報告。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 楊福全 研究員 楊研究員從以下幾個方面,就近年來組蛋白翻譯后修飾的研究進展做了綜述。染色體和染色質  
在基因表達研究中,研究者比較注意選擇合適的表達載體和宿主系統,而往往忽視基因本身是否與載體和宿主系統為最佳匹配這樣一個實質性問題。基因的最佳化表達可以通過對基因的重新設計和合成來實現,如消除稀有密碼子而利用最佳化密碼子,二級結構最小化,調整GC含量等。以下就密碼子最佳化、翻譯終止效率和真核細胞
在基因表達研究中,研究者比較注意選擇合適的表達載體和宿主系統,而往往忽視基因本身是否與載體和宿主系統為最佳匹配這樣一個實質性問題。基因的最佳化表達可以通過對基因的重新設計和合成來實現,如消除稀有密碼子而利用最佳化密碼子,二級結構最小化,調整GC含量等。以下就密碼子最佳化、翻譯終止效率和真
近20年來,高通量技術的發展支持了大規模的基因組、轉錄組和蛋白質組定量分析。這些數據被用來分析在不同系統和條件下轉錄組與蛋白質組的定量關系。這些研究有時候會導致一些沖突的結論,尤其是究竟在何種程度上mRNA的量控制了蛋白質的量。 基礎生命科學研究和轉化生命科學研究的一個核心問題是:基因組
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成功實施,我們已初步掌握了自身的遺傳信息。但闡明人類基因組整體功能的功能基因組學仍任重而道遠。蛋白質作為生命活動的"執行者",自然成為生命科學研究的新"寵兒"。幾乎在所有生命科學領域內,科學研究工作者都需要對細胞、組織或完整生物體的蛋白進行定性描述或定量檢測。對一種細胞、組織或完
在穩定狀態的時候,mRNA的水平決定了蛋白質的水平,而且蛋白質的合成會有延遲(Figures 3A and 3B)。很難嚴格地定義“穩定的狀態”,姑且認為我們通常做組學實驗時收集的細胞,如果在某個時間段內(通常幾小時)的蛋白或者mRNA水平保持相對恒定,則被看做是 “穩定的狀態”。在短暫的適
5′端非翻譯區的二極結構影響到調控蛋白與帽結構的接近,阻礙40S前起始復合體的裝配和在mRNA上的掃描,起負調控的作用。但若二極結構位于 AUG的近下游,(最佳距離為14 nt),將會使移動的40亞基停靠在AUG位點,增強起始反應。真核的系列翻譯起始因子可使二極結構解鏈,使翻譯復合體順利通過
圖1. 與細胞內蛋白表達相比,無細胞蛋白表達系統能夠顯著地節約時間。 與基于細胞的蛋白表達系統相比較,無細胞蛋白表達系統具有獨特的優勢,包括節約時間、提高具有功能的、可溶的、全長蛋白的總體產量。本文介紹了根據模板類型、期望產率以及下游實驗等因素來選擇無細胞蛋白表達系統的標
1. DNASIS 2.5 DNASIS for Windows 2.5版是日立軟件公司(Hitachi Sofeware Engineering Co.,Ltd.)97年推出的一個功能強大的序列分析軟件。包含有大部分分子生物學軟件的常用功能,可進行DNA,RNA,蛋白質序列的編輯和分析,
新冠肺炎已迅速在全球蔓延,對全球公共衛生造成嚴重威脅并對全球經濟造成嚴重影響。目前針對新冠主要是一些支持性和對癥治療,因此迫切需要開發抑制SARS-CoV-2感染或復制的療法。盡管SARS-CoV-2與其他冠狀病毒有相似之處。但目前仍然缺乏對SARS-CoV-2感染機制的理解以及針對新冠的潛在治
目標circRNA的機制研究 a RIP-qPCR:挑選功能最為明顯的1個circRNA做RIP-qPCR實驗,檢測circRNA是否與AGO2蛋白結合。(AGO2是circRNA發揮海綿作用的指示蛋白) b RNA pull down:對上述circRNA進行RNA pull down實驗,拉
美國北卡大學Chaple Hill醫學院 Chen, Xian(陳先)教授 來自美國北卡大學Chaple Hill醫學院的 Chen, Xian(陳先)教授,做了題為“Systems Dissection of Signal Transduction by Using Quantitative P
輸送 信號肽可使正在翻譯的核糖體附著到rER膜上。 在信號肽指引下蛋白質在細胞內的輸運 核糖體是通過信號肽的功能而附著并合成分泌蛋白的。因此游離的核糖體和膜結合核糖體之間本身并無差異。信號肽是作為一種附著到ER膜上的信號識別,此可能通過開始合成出的N-端頭幾個氨基酸的疏水功能。然后蛋白鏈插
病毒感染可以引起多種疾病,嚴重威脅人類健康。但機體也并非坐以待斃,而是進化出多種方式感知病毒的感染并通過激活自身的免疫系統清除體內的病毒。病毒的感染誘導干擾素產生,而干擾素上調多種干擾素刺激基因(ISGs)的表達。根據已有報道,ISGs在HIV-1 病毒復制期的多個步驟以不同機制抑制病毒【1】。
大多數癌癥藥物都被設計來阻止細胞生長,這是癌癥的一個標志,控制細胞生成成千上萬種蛋白質的信號通路是一個受歡迎的靶標。 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現在發現了這一信號通路中一個有前景的新藥物靶標,其之所以具有吸引力,部分原因在于它似乎控制了機體一小部分蛋白質的生成,而這些蛋白對于調控生長和細
什么是BLAST?BLAST (Basic Local Alignment Search Tool)是一套在蛋白質數據庫或DNA數據庫中進行相似性比較的分析工具。BLAST程序能迅速與公開數據庫進行相似性序列比較。BLAST結果中的得分是對一種對相似性的統計說明。BLAST 采用一種局部的算法獲得兩
兩個獨立研究小組繪制了人體組織和細胞系質譜分析圖譜,公布了近乎完整的人類蛋白質組草圖。 日前,兩個國際小組均在《自然》雜志上公布了人類蛋白質組第一張草圖,這些在大部分非患病人體組織和器官中表達的精選蛋白,為更好的理解疾病狀態下發生的機體變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兩項最新研究揭示了人類基因組的更多復
眾所周知,自然界中各種動物個體有著不同體型大小,例如非洲象體型龐大,成年后體重可達5噸,而同樣是哺乳動物的成年小鼠,體重卻難以超過50克,這主要是由動物身體中細胞數目的差異導致的,但是動物個體的大小細胞是怎樣被調節?在同一個種的不同個體也有大小差別,這種細小的個體差異是否存在遺傳學的控制還是主要
1.環狀RNA為什么火?它到底是何方神圣? 2013年兩篇Nature[1][2]文章的出世,徹底顛覆了我們對RNA的傳統認知,同時也迅速引爆了整個生物醫學界!經過嚴格統計匯總后,2017年國家自然科學金獲批的項目中環狀RNA研究相關的項目總數高達176項,其中有兩項杰出青年基金,一項優秀
1.環狀RNA為什么火?它到底是何方神圣? 2013年兩篇Nature[1][2]文章的出世,徹底顛覆了我們對RNA的傳統認知,同時也迅速引爆了整個生物醫學界!經過嚴格統計匯總后,2017年國家自然科學金獲批的項目中環狀RNA研究相關的項目總數高達176項,其中有兩項杰出青年基金,一項優秀
3月11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秦燕研究員指導的一項科研成果登上了《自然—結構和分子生物學》(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 最新一期電子版。該文章標題為A conserved proline switch on the
蛋白翻譯后修飾是細胞生命活動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細胞精細調控其諸多生理過程關鍵生物學通路之一,并與很多疾病的發生發展休戚相關。因此,負責蛋白翻譯后修飾的調控酶成為當今新藥研究領域的前沿和熱點靶標。以其中蛋白激酶為例,近十年來在美國年銷售額超過十億美元的抗腫瘤藥超過一半是靶向此類蛋白翻譯后修飾調控
大多數癌癥藥物都被設計來阻止細胞生長,這是癌癥的一個標志,控制細胞生成成千上萬種蛋白質的信號通路是一個受歡迎的靶標。 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現在發現了這一信號通路中一個有前景的新藥物靶標,其之所以具有吸引力,部分原因在于它似乎控制了機體一小部分蛋白質的生成,而這些蛋白對于調控生長和細
應用1.改良乳汁品質;2.生產藥用蛋白。3.外源基因在動物體內的位點整合問題;4.乳蛋白基因表達組織特異性問題;5.目的蛋白的翻譯后修飾問題;6.轉基因表達產物的分離和純化問題;7.轉基因的技術與方法問題;8.倫理道德問題。膀胱生物反應器膀胱反應器有著和乳腺反應器一樣的優點:收集產物蛋白比較容易,不
蛋白質組(Proteome)的概念最先由Marc Wilkins提出,指由一個基因組,或一個細胞、組織表達的所有蛋白質。 蛋白質組的概念與基因組的概念有許多差別,它隨著組織、甚至環境狀態的不同而改變。 在轉錄時,一個基因可以多種mRNA形式剪接,一個蛋白質組不是一個基因組的直接產物,蛋白質組中蛋
六月艷陽高照,生命科學領域的兩大研究方向:蛋白質組和干細胞研究均獲得了重大突破性成果,可謂是年中時交出了滿意答卷。 說起第一張人類基因組圖譜,那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了,當年科學家們破解了24對染色體之后,滿以為就此人體的奧秘可以破解了,然而時間過去了許多年,我們對于人體的功能,發育的過程,疾病的
十多年前,人們就已經完成了對人類和小鼠基因組的測序,現在每個人都可以通過數據庫使用這些信息。然而,人類和小鼠的蛋白質列表還未完成,最近研究人員還在一種新剪切模式的基礎上,發現了兩千多種新的哺乳動物蛋白。數據庫中列有編碼這些蛋白的核苷酸序列,只不過人們原先認為它們沒有得到翻譯。 “我們在研究
基因載體是基因工程的核心,也是基因治療中強有力的生物工具,我們先來認識和閱讀載體圖譜吧。 一、載體分類及載體組成元件 載體分類 1、按屬性分類:病毒載體和非病毒載體 病毒載體是一種常見的分子生物學工具,可將遺傳物質帶入細胞,原理是利用病毒具有傳送其基因組進入目
基因載體是基因工程的核心,也是基因治療中強有力的生物工具,我們先來認識和閱讀載體圖譜吧。 一、載體分類及載體組成元件 載體分類 1、按屬性分類:病毒載體和非病毒載體 病毒載體是一種常見的分子生物學工具,可將遺傳物質帶入細胞,原理是利用病毒具有傳送其基因組進入目的細
蛋白翻譯后修飾是細胞生命活動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細胞精細調控其諸多生理過程關鍵生物學通路之一,并與很多疾病的發生發展休戚相關。因此,負責蛋白翻譯后修飾的調控酶成為當今新藥研究領域的前沿和熱點靶標。以其中蛋白激酶為例,近十年來在美國年銷售額超過十億美元的抗腫瘤藥超過一半是靶向此類蛋白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