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植物表型是受基因和環境因素決定或影響的, 反映植物結構及組成、植物生長發育過程及結果的全部物理、生理、生化特征和性狀。說到育種不得不提到“表型”的概念,在生物學和遺傳育種領域,特別是作物育種領域,表型是指基因型和環境決定的形狀、結構、大小、顏色等生物體的外在性狀。表型組又是指某一生物的全部性狀特征,不僅僅局限于農藝性狀,還應更加關注植株所表現出來的生理狀態。隨著多數代表植物全基因組測序的結束,科研人員越來越認識到植物表型研究的重要性,并將其提到的“組學”的高度。植物表型組學是研究植物的生長、表現和組成的科學,它的研究可以從小至核苷酸序列細胞,大至組織、器官種屬群體的表型來研究分析,并且可以進一步整合到基因組學研究中;而從系統生物學角度來看,從基因組到轉錄組、蛋白質組、代謝組以及表型組,表型組是各種組的表現形式。因此,植物表型組學的研究將是涉及植物各個方面的研究領域。植物表型參數的分析與育種息息相關。傳統的表型數據的獲取主要是......閱讀全文
首先植物表型是受基因和環境因素決定或影響的, 反映植物結構及組成、植物生長發育過程及結果的全部物理、生理、生化特征和性狀。 說到育種不得不提到“表型”的概念,在生物學和遺傳育種領域,特別是作物育種領域,表型是指基因型和環境決定的形狀、結構、大小、顏色等生物體的外在性狀。表型組又是指某一生物的全部
植物表型分析是理解植物基因功能及環境效應的關鍵環節,隨著植物功能基因組學和作物分子育種研究的深入,傳統的表型觀測已經成為制約其發展的主要瓶頸,而高通量的植物表型組分析技術和植物表型組學研究是解決這一困境的有效途徑。雖然植物表型組分析正在成為國內外研究的熱點,相關概念仍然較為模糊,阻礙了這一新興
到2050年,全球人口將達到97億,預計作物產量翻一番才能滿足全球人口的糧食需求。為了達到這一目標,作物產量需每年增長2.4%,但目前作物產量平均增長率僅為1.3%。作物生產性能的遺傳改良仍然是提高作物生產力的關鍵因素,但當前的改善速度無法滿足可持續性和糧食安全的需要。為了確保糧食安全、生態系統的
植物源蛋白水解物(PHs)是一類重要的生長刺激素,影響植物表型組及代謝組特征,進而促進植物生長和作物產量,尤其在缺水、鹽脅迫、重金屬等逆境條件下,這種促進作用更加突出。PSI植物表型組學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Klara Panzarova等,利用PlantScreen高通量表型分析平臺,就一種PH
在生物學和遺傳育種領域,表型是指構成生物體的全部特征,包括外觀、基本維度、形態和顏色,是基因型和環境因素互相作用的結果。表型采集分析是指以定性和定量的方式測量這些特征。表型組(phenome)則是指某一生物的全部性狀特征,不僅局限于農藝性狀,還包括植株所表現出來的生理狀態及生化組分。 隨著許多重
利用表型組學輔助篩選技術開發高效植物育種表型預測因子 2019年7月,Plant Phenomics刊發了由來自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Iowa State University)的Kyle?Parmley等人撰寫的題為Development of Optimized Phenomic
到2050年,全球人口將達到97億,預計作物產量翻一番才能滿足全球人口的糧食需求。為了達到這一目標,作物產量需每年增長2.4%,但目前作物產量平均增長率僅為1.3%。作物生產性能的遺傳改良仍然是提高作物生產力的關鍵因素,但當前的改善速度無法滿足可持續性和糧食安全的需要。與廣泛的遺傳信息相比,表型分析
未來幾十年中,由于人口暴增、氣候變化、耕地限制、環境資源短缺等因素的影響,人類面臨巨大的糧食挑戰。需要從兩方面考慮來提高作物生產力:改良育種和栽培管理。對作物功能的描述和深入理解是高效改良育種和優良栽培管理的基礎。將作物功能性狀與基因組關聯起來,將加速針對特定環境和管理方式的設計育種過程,以及加速
1、Videometer Portable 多光譜表型成像系統對小植株的生理脅迫研究 通過植被指數可評估不同狀態下植被的生理結構和功能特性,包括生物量、冠層結構、葉面積指數、葉綠素含量以及植物冠層的光利用效率等。研究表明,Videometer 可用于擬南芥中葉綠素(NDVI)和葉黃素(P
概念:醣體學(Glycomics)是生物學的一個學門,專門研究寡醣類(oligosaccharide)構造與功能。Glycomics一詞是從表示糖或甜味的「glyco-」與基因體學(genomics)和蛋白質體學(proteomics)之命名規律而來。此規律也導致了醣體(glycome)一字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