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發活動觀察法是一種簡便、快速、有效的神經發育評價方法, 對早產兒神經系統損傷結局有很高的預測價值。本文概要的綜述了該方法的理論基礎、實施、評價方法、預測結果以及其局限性。旨在介紹一種新的神經系統損傷結局預測方法。主題詞 11 早產兒 21 神經損傷 31 預測 隨著圍產醫學的發展, 新生兒死亡率已明顯下降, 早產兒的成活率也有所提高。胎齡更小, 出生體重更低的早產兒也能成活, 但早產仍是圍產兒腦損傷的高危因素。據報道, 出生體重小于1500 克的早產兒中有 5%~ 15%長大后遺留有嚴重的神經系統缺陷, 主要表現為腦性癱瘓, 25%~50%遺留有嚴重的認知和行為缺陷, 如智能低下、發育遲緩、學習困難等〔 1 ~4〕 。早產兒發生神經系統損傷時可通過各種檢查而及時發現, 但對預后預測價值不大, 而且使用這些檢查有一定的局限性。如神經系統查體, 許多日后遺留嚴重神經功能缺陷的早產兒, 早期查體卻正常; 腦損......閱讀全文
摘要 自發活動觀察法是一種簡便、快速、有效的神經發育評價方法, 對早產兒神經系統損傷結局有很高的預測價值。本文概要的綜述了該方法的理論基礎、實施、評價方法、預測結果以及其局限性。旨在介紹一種新的神經系統損傷結局預測方法。主題詞 11 早產兒 21 神經損傷 31 預測 隨著圍產醫學的發展, 新生兒
不知為何,孕婦Fabienne的陣痛提前了3個月。2007年6月一個安靜的午后,Fabienne突然開始宮縮,然后被迅速送往瑞士洛桑市郊區最近的醫院。當她的兒子Hugo在懷孕26周后(而不是通常的40周)出生時,體重只有950克,因此立刻進行了重病特別護理。3天后,醫生告訴Fabienne,H
動脈導管未閉是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出生后,大約15小時即發生功能性關閉,80%在生后3個月解剖性關閉。早產兒發育差,動脈導管未閉發病率高,如果長期未閉合,通過未閉動脈導管的左向右分流的血液連續不斷流動,使肺循環及心臟的血流量增加,心臟負荷加重,可引起心功能異常,心衰等,長期肺淤血,循環差,肺小動脈痙
早產兒是指出生時胎齡<37周的新生兒,其中出生體重<1500g者為極低出生體重兒(VLBW),<1000g為超低出生體重兒 (ELBW)。在早產兒中,胎齡<32周或出生體重<1500g者臨床問題較多、病死率較高,是早產兒管理的重點。&n
八、消化問題的處理 1. 胃食管反流的防止:早產兒易發生胃食管反流,胎齡和出生體重越小發生率越高,胃食管反流常伴有吸入和呼吸暫停,需及時診斷和防止。診斷主要依據臨床表現、同位素顯像或食管下端24hpH檢查。 治療措
2018年11月17日是第八個世界早產兒日,據世衛組織報告顯示,全球每年約出生1500多萬早產兒,其中,中國每年早產兒出生率約為10%。在17日舉行的首屆中國早產兒健康管理高峰論壇上,深圳市寶安區衛計局局長楊北兵表示,隨著兩孩政策的落實,以及環境因素的影響,現在早產兒已經成為普遍的社會現象,早
呼吸窘迫綜合征是新生兒死亡的第二大原因。醫療工作者尤其會盡力向早產兒(約占美國所有新生兒的1/10)輸送氧氣,因為肺是最后在子宮中完全發育的器官之一。一項新的微流體創新帶來了改善人造胎盤從而使早產兒能在出生后適當發育肺的希望。圖片來源于網絡 一個國際團隊展示了一種構建微通道的最新技術。該通道可
一項美國研究發現,早產兒大腦聽覺皮層發育遲緩,導致其幼兒時期的語言表達能力可能較差。這一研究發現有望為兒童語言能力問題的診斷和干預提供指導。 妊娠期一般要持續40周,早產是指妊娠不滿37周的分娩,這是導致新生兒死亡或長期并發癥的主要原因。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語言和聽覺科學教授布賴恩·蒙
侵襲性念珠菌病是早產兒遲發性感染的重要原因,其臨床體征往往表現細微,盡管采取抗真菌治療,但其在早產兒中后果嚴重。伴隨著念珠菌感染,近70%的出生體重小于1000g嬰兒發生死亡或患有嚴重的神經發育障礙。 既往的氟康唑預防性治療隨機安慰劑對照試驗已表明,
早產兒液體量有助于減少是死亡率,補充適當能量,幫助體重增長及內環境穩定的建立,減少支氣管肺發育不全及動脈導管未閉的機率。腸內營養液根據其日齡、體重及有無窒息、輻射臺保暖、呼吸機輔助呼吸等情況決定,保持在60-200ml/(kg.d),臨床治療中開始喂養后,加強母乳喂養或者奶粉喂養,液體量約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