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藥學研究熒光成像在藥物制劑學研究,尤其是藥物靶向性研究,藥物載體研究中有巨大優勢。有關專家正在設計用合適的熒光染料標記小分子藥物,觀察藥物在動物體內的特異性分布和代謝情況,尤其是中藥研究方面。 應用透射儀從樣本底部激發光源,可以提高活體熒光成像的靈敏度和檢測的深度。圖11-6是應用NIR熒光染料標記的β淀粉酶來觀察治療Alzheimer病的藥物的治療效果,曝光時間僅為200 ms,激發波長680nm,散射光波長720nm。 圖11-6 NIR標記的β淀粉酶成像 4.組織工程通過發展EGFP基因表達的細胞系無創傷的評價組織工程的構建。通過EGFP標記的組織工程細胞移植到小鼠體內特制的支架上,觀察該細胞的生長和變化,從而判斷組織工程的成敗與否。 三、生物發光成像與熒光成像的比較 (一)生物發光成像技術優點與熒光成像技術相比較,生物發光成像技術主要的優勢有:1.特異性......閱讀全文
1、背景和原理1999年,美國哈佛大學Weissleder等人提出了分子影像學(molecular imaging)的概念——應用影像學方法,對活體狀態下的生物過程進行細胞和分子水平的定性和定量研究。傳統成像大多依賴于肉眼可見的身體、生理和代謝過程在疾病狀態下的變化,而不是了解疾病的特異性分子事件。
活體動物體內生物發光和熒光成像技術基礎原理與應用簡介 文章目錄:一、活體生物發光成像技術二、活體動物熒光成像技術三、生物發光成像與熒光成像的比較四、活體動物可見光成像儀器原理與操作流程活體動物體內成像技術是指應用影像學方法,對活體狀態下的生物過程進行組織、細胞和分子水平的定性和定量研究的技
實驗方法原理活體生物發光成像技術的原理:在小型哺乳動物體內利用報告基因(熒光素酶基因)表達所產生的熒光素酶蛋白與其小分子底物熒光素在氧、Mg2+存在的條件下消耗ATP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將部分化學能轉化為可見光能釋放。因此只有在活細胞內才會發生發光現象。并且光的強度與標記細胞的數目線性相關。實驗材料裸
下村修 做出應獲諾貝爾獎工作的科學家,幾十年默默無聞; 被廣泛應用的分子,很少人知其發現者; 原始論文鮮為人知,后繼論文倒很熱門; 曾失明的人,發現了美麗的發光蛋白; 低調的父親,出了高調的兒子。 這里簡介一項生物化學研究,講一個科學家的故事,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8月17日,第十四屆全國化學傳感器學術會議繼續召開(相關報道:創新時代技術|第十四屆全國化學傳感器學術會議召開)。 本日大會,特邀了中國科學院化學所毛蘭群研究員、湖南大學張曉兵教授、普渡大學劉曉麒教授、西南大學袁若教授、麥克馬斯特大學李應福教授、上海儀電科學儀器股份
奧林巴斯(中國)有限公司 齊冬工程師 奧林巴斯(中國)有限公司的齊冬工程師作了《活細胞分子擴散測量的共聚焦解決方案》的報告。 共聚焦一般成像和活細胞成像沒有辦法得到分子擴散信息。通過熒光關聯譜(FCS)可總結分子熒光的變化規律,得到下列信息:分子量信息、分子濃度、胞內動力學、胞間環境和分子相互作
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消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項目、重點項目、重大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地區科學基金項目、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金項目、科學儀器基礎研究專款項目等方面的評審結果。有關評審
美國 遺傳學研究精彩紛呈;細胞學研究成果豐碩;藥理學研究取得新成果;艾滋病研究與治療獲得突破性進展;腫瘤學研究取得成效。 南加利福尼亞大學開發出一種繪制DNA之間接觸位點的新方法,并利用計算機模型繪制出一個細胞中完整DNA鏈——基因組的精確三維圖像;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制造出一個能折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