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其他水文、氣象與光學等水體生態因子,分析浮游植物的季節變化模式,作為動態變化環境的函數。最終建立隨季節而變化的生態因子和浮游植物生長之間的函數關系,可以充分地模擬各種水華的過程,精確探測藻類和水華的形成和消亡,從而達到預防水華發生的目的[1]。3 延遲熒光技術應用案例:3.1 匈牙利巴拉頓湖在線監測——高度動態變化的環境中研究浮游植物群落的穩定性2003-2004年對巴拉頓湖區的水生態因子,如水溫、總輻射、光線垂直衰減、內部P負荷等進行監測,并以天為單位,使用DF藻類延遲熒光測量系統對藍藻、綠藻、硅藻和隱藻4種藻類進行監測,利用所得數據分析浮游植物的季節變化模式,模擬各種水華的發生過程。實驗結果表明,以上所測數據可以足夠地模擬各種水華的形成和衰敗。DF藻類延遲熒光測量系統能夠測量4種浮游植物分類(可擴展到6種)及生物量,可選增強型群落識別及光合速率-光曲線;其檢測限為0.1 μg Chl/L,采樣頻率達6-10次/小時,可野......閱讀全文
摘要:本文介紹了一種活體浮游植物在線監測技術——延遲熒光測量技術及基于延遲熒光技術的DF藻類延遲熒光測量系統。活體藻類監測技術通過在線監測藻類的延遲熒光,自動記錄活的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和組成,適用于浮游植物的自動在線持續監測。結合其他系統所測得的生態因子參數,分析浮游植物的季節變化模式,作為動態變化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