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感監測生態變化,保護地球環境,人人有責!
近年來,地球的環境不斷惡化,遙感檢測技術或者可以為保護地球獻上一份力。9月一則“地球之肺”被濃煙籠罩的新聞在朋友圈傳播開來。新聞中提到亞馬遜地區的森林出現了大面積火災,并且這場火災持續了16天。直到23日,這場大火才在消防飛機的幫助下被撲滅。但這一次大火對于自然產生的危害卻是不可忽略的。 盡管目前還沒有消息表明這場大火是人為因素導致的,但是借由此次事件,卻暴露了當地對于林木保護的問題——過度的開采砍伐、用火開耕……毫無疑問,這片森林在短短幾年間遭受著肆意破壞,并且已經威脅到了當地及周邊城市的環境質量。 那么應該如何做到在不干涉生態環境的條件下保護生態環境呢?或許遙感監測是一個不錯的方式。 遙感本身遠距離探測技術的統稱,這項技術依托于傳感器的發展,根據場合的不同,探測使用的媒介可以是電磁波、聲波、紅外線……而它們的共同點之一就是非接觸性。而隨著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人造衛星技術的越發成熟,如今的遙感技術已經可以......閱讀全文
遙感監測生態變化 ,保護地球環境,人人有責!
近年來,地球的環境不斷惡化,遙感檢測技術或者可以為保護地球獻上一份力。9月一則“地球之肺”被濃煙籠罩的新聞在朋友圈傳播開來。新聞中提到亞馬遜地區的森林出現了大面積火災,并且這場火災持續了16天。直到23日,這場大火才在消防飛機的幫助下被撲滅。但這一次大火對于自然產生的危害卻是不可忽略的。
加強生態環境遙感監測與應用
環境保護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與云南省環保廳日前簽訂《關于加強云南生態環境遙感監測與綜合應用合作協議》,同時為“環境保護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云南遙感應用基地”揭牌。 根據協議,雙方合作目標是立足云南省獨特的地形地貌、特殊的氣候環境和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發揮各自優勢,攜手共進,全面開展衛星環境應用等
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報告:聚焦“雙碳”目標與氣候變化
12月20日,由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組織編制的2021年度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報告正式發布。本年度聚焦“全球陸域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態勢”“全球典型湖泊生態環境狀況”“歐亞大陸草原生態狀況”和“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生產與糧食安全形勢” 4個專題開展遙感監測與分析。 從科技部當日召開的報告發布會上獲悉,
保護生態環境 工地設立環境監測系統
為保護施工工地的生態環境,中建五局在平安區3個工地設立了在線環境監測系統,實時監控場地的溫度、濕度、噪聲、PM2.5、PM10等。如果工地現場的一些監測指標接近規定指標,工地就會采取灑水、噴霧、停止施工等措施減少污染。圖為中建五局監測人員正在平安大道湟中路路口的監測點查看數據。
遙感地球所開展甘肅地震遙感監測與災情評估
7月22日,甘肅岷縣漳縣6.6級地震發生后,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立即啟動災害應急響應,完成了SPOT-4、SPOT-5、THEOS衛星的震區歷史數據生產處理,地震當天下午16:13開始實施網絡共享,對于災情評估發揮了重要的基礎性作用。截至7月25日16:00,震前衛星數據下載共計 57
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十年變化遙感調查
6月14日,西藏自治區環境保護廳和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聯合在拉薩召開了“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十年(2000-2010)變化遙感調查與評估”項目啟動會。來自西藏自治區環保廳、發改委、財政廳、農牧廳、水利廳、科技廳、林業局、氣象局等相關廳局領導與專家,中科院成都山地
地球光譜遙感
地物光譜測量是依據地球表面物體對可見光和近紅外的反射率測量。地物光譜測量可以直接地或者輔助其他方法對物體做定性或定量分析。典型的地物光譜測量任務 典型的任務:獲取某一地區的作物的分布圖。最終制成的地圖中標出作物的類別,例如:甜菜、未成熟玉米、成熟玉米、剛收割的苜蓿、成熟的苜蓿、裸露地、草地、房屋等等
科技部面向全球發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報告
近日,科技部連續第五年面向全球公開發布《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監測結果顯示,2016年全球大宗糧油作物供應形勢總體穩中有增,全球玉米供應量達歷史最高水平,大豆供應量為2007年以來最高水平。預計2017年我國大宗糧油進口有增加趨勢,其中小麥、水稻穩中略增,玉米穩中
《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19年度報告》 出爐
全球森林覆蓋情況有哪些變化?大宗糧油作物產量如何?11月22日,科技部在京發布了《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19年度報告》,持續關注全球生態環境熱點問題以及重點區域,聚焦“全球森林覆蓋狀況及變化”“全球土地退化態勢”“全球重大自然災害及影響”和“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生產與糧食安全形勢”4個專題開展遙
《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2年度報告》發布
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今日(17日)發布《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2年度報告》。 自2012年起,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持續開展“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年度報告”工作,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國際社會共同關切的議題,開展全球及洲際尺度的生態環境遙感監測、分析和評估。 2022年是開展年度報告工作的第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