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 土壤退化是一個及其嚴重的全球問題,長期連作和濫用化肥會造成土質變差。全球范圍內,每年約有40%的農業土壤發生嚴重退化,24%的土壤仍在持續惡化。在中國,農業化肥的濫用導致土壤退化,造成土壤養分失衡、土壤酸化、污染物積累和生物多樣性下降等現象。但是關于土壤微生物群落對土壤退化及生態系統功能的反饋機制仍知之甚少。本文通過基因芯片與16S/18S rDNA多樣性測序結合的方法研究退化土壤中微生物類群和功能基因的轉變。 研究思路 樣本的選取 5個正常土壤:煙草生長情況良好,沒有病原菌感染的土壤。 5個退化土壤:發生酸化、煙草生長情況不好的被R. solanacearum感染的退化土壤。 選取的土壤深度為0-20cm,分別取自20個樣點混合后分成2份,1份用于DNA抽提,1份用于物化指標的測定。 煙草生長120d后,測定株高、莖粗、R. solanacearum感染率及發病......閱讀全文
研究背景 土壤退化是一個及其嚴重的全球問題,長期連作和濫用化肥會造成土質變差。全球范圍內,每年約有40%的農業土壤發生嚴重退化,24%的土壤仍在持續惡化。在中國,農業化肥的濫用導致土壤退化,造成土壤養分失衡、土壤酸化、污染物積累和生物多樣性下降等現象。但是關于土壤微生物群落對土壤退化及生
研究背景土壤退化是一個及其嚴重的全球問題,長期連作和濫用化肥會造成土質變差。全球范圍內,每年約有40%的農業土壤發生嚴重退化,24%的土壤仍在持續惡化。在中國,農業化肥的濫用導致土壤退化,造成土壤養分失衡、土壤酸化、污染物積累和生物多樣性下降等現象。但是關于土壤微生物群落對土壤退化及生態系統功能的反
“十三五”期間,通過支持我國優勢學科和交叉學科的重要前沿方向,以及從國家重大需求中凝練可望取得重大原始創新的研究方向,進一步提升我國主要學科的國際地位,提高科學技術滿足國家重大需求的能力。各科學部遴選優先發展領域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的原則是: (1)在重大前沿領域突出學科交叉,注重多學科協同攻關,
今年,我國“大農業”科研領域又誕生了諸多令人驚奇的發現,每一條都與我們息息相關。它們涵蓋了觀賞農業、林業、作物、醫學等各個領域,包括睡蓮、玉米、硅藻等進展。為了展現這些成就,本報特此就我國農業科學家今年發表的大部分重要論文進行梳理,以饗讀者。野生玉米大芻草、SK、現代玉米自交系ZHENG58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