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分享:光遺傳學技術
光遺傳學(optogenetics)又稱光刺激基因工程(optical stimulation plus genetic engineering),是一種通過光學和遺傳學技術在活體動物腦內精準控制細胞行為的技術。由于其高度的時空特異性,光遺傳技術廣泛應用于神經科學領域的研究。 2010年,光遺傳學技術榮膺Nature Methods 年度生命科學技術。 2010年,被Science認為是近十年的突破之一。 光遺傳學技術再次被Nature Methods評為2016年最值得關注的八項技術之一。 未來,光遺傳技術將對神經及精神領域疾病的治療及神經科學以外的組織功能研究貢獻更多力量。 一. 光遺傳學之前 1979年,Francis Crick提出,神經科學領域急需開發出一種控制技術,進而在不改變其它條件的情況下對大腦里的某種細胞進行操控。由于電刺激信號(electrode)無法對細胞進行精確的定位刺......閱讀全文
知識分享:光遺傳學技術
光遺傳學(optogenetics)又稱光刺激基因工程(optical stimulation plus genetic engineering),是一種通過光學和遺傳學技術在活體動物腦內精準控制細胞行為的技術。由于其高度的時空特異性,光遺傳技術廣泛應用于神經科學領域的研究。 2010
光遺傳學技術知識(二)
3. 光遺傳學所需的輔助技術及基本步驟 光遺傳學技術包括的范圍是廣泛的。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圖5. 光遺傳學技術及其輔助技術 在光遺傳操作中,細胞會表達特定的編碼光敏蛋白的基因,然后使用光來改變細胞的行為。光遺傳學控制細胞功能的基本步驟如下:圖6. 光遺傳學控制細胞功能的基本步驟? 其中,通過病毒感染
光遺傳學技術知識(三)
表3.ViGene提供的光敏通道蛋白類型 激活型光敏通道蛋白的應用2015年,Dheeraj Pelluru等發表在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題為Optogenetic stimulation of astrocytes in the posterior
光遺傳學技術知識(一)
光遺傳學(optogenetics)又稱光刺激基因工程(optical stimulation plus genetic engineering),是一種通過光學和遺傳學技術在活體動物腦內精準控制細胞行為的技術。由于其高度的時空特異性,光遺傳技術廣泛應用于神經科學領域的研究。2010年,光遺
《自然》2016熱點技術—精準光遺傳學
《Nature Methods》盤點2015年度技術,選出了最受關注的技術成果:單粒子低溫電子顯微鏡(cryo-EM)技術。 除此之外,也整理出了2016年最值得關注的幾項技術,分別為:細胞內蛋白標記(Protein labeling in cells)、細胞核結構(Unraveling nuc
知識分享:腫瘤相關基因
癌基因(英語:Oncogene,亦稱為致癌基因)是細胞遺傳物質的一部分, 它們參與細胞從正常生長狀態到腫瘤的過程。它們通過誘導或突變被激活。 致癌基因 原癌基因是參與細胞生長、細胞分裂和細胞分化的正常基因。但當其發生突變后,就會變成致癌基因。它們會在諸如放射性物質,化學物
射頻知識分享:調試篇
導語射頻產品設計,在經歷前期的器件選型,原理圖繪制,LAYOUT相關阻抗控制等一系列工作后,當第一版樣機出來之后,射頻指標的調試,也是整個射頻產品開發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射頻指標調試,是基于射頻產品開發初期,我們在開發方案射頻指標理論值估算的基礎上,通過調試讓實際測試指標更接近我們理論值,從而實現
知識分享:基因定點突變
實驗原理 基因定點突變是指通過聚合酶鏈式反應(PCR)等方法改變目的基因的序列,包括堿基的插入、缺失、點突變等。基因定點突變是基因研究中比較常用的方法,可以短時間內研究目的DNA所表達的目的蛋白的性狀及表征。 定點突變需要設計特定的突變引物。引物長度一般為25-45 bp,建議選擇3
Cell子刊:超越光遺傳學的新技術
Chicago大學和Illinois大學的科學家們在三月十二日的Neuron雜志上發表文章指出,使用靶向性的金納米顆粒,可以直接用光激活非基因改造的正常神經元。這是一個重大的技術進步,比目前的光遺傳學方法更有優勢。 “不需要遺傳學改造,我們就能實現光遺傳學刺激,”文章的資深作者,Chicago
變頻串聯諧振設備知識分享
串聯諧振變壓器優點1、所需電源容量大大減小。串聯諧振電源是利用諧振電抗器和被試品電容諧振產生高電壓和大電流的,在整個系統中,電源只需要提供系統中有功消耗的部分,因此,試驗所需的電源功率只有試驗容量的1/Q.2、設備的重量和體積大大減少。串聯諧振電源中,不但省去了笨重的大功率調壓裝置和普通的大功率工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