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SPL5基因在抗病應答中負調控5羥色胺的生物合成
背景簡介 超敏反應(hypersensitive response,HR)是一種植物特有的防御機制,是指植物在受到病原菌侵染后,在侵染部位誘發細胞死亡,從而有效阻止病原菌增殖的防衛反應。水稻spl5(spotted leaf 5)突變體能自發產生類似HR的細胞壞死斑(lesion),并顯著性增強對病原菌的抗性,表明SPL5基因在細胞死亡和抗病應答中起負調控的作用,但是SPL5介導的調控途徑及其分子機制尚不清楚。 文章亮點 本研究利用基因芯片技術,分析了水稻spl5突變體與野生型對照葉片組織的轉錄組水平,發現幾百個基因在spl5突變體中的表達上調或下調,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基因的功能與生物性防御反應或活性氧代謝有關。同時,根據芯片數據以及qPCR的驗證,都表明1個轉錄因子OsWRKY14基因和5-羥色胺(Serotonin)生物合成的關鍵酶基因,鄰氨基苯甲酸合成酶(AS),吲哚-3-甘油磷酸合成酶(IGP),......閱讀全文
水稻SPL5基因在抗病應答中負調控5-羥色胺的生物合成
背景簡介 超敏反應(hypersensitive response,HR)是一種植物特有的防御機制,是指植物在受到病原菌侵染后,在侵染部位誘發細胞死亡,從而有效阻止病原菌增殖的防衛反應。水稻spl5(spotted leaf 5)突變體能自發產生類似HR的細胞壞死斑(lesion),并顯著
水稻SPL5基因在抗病應答中負調控5-羥色胺的生物合成
背景簡介超敏反應(hypersensitive response,HR)是一種植物特有的防御機制,是指植物在受到病原菌侵染后,在侵染部位誘發細胞死亡,從而有效阻止病原菌增殖的防衛反應。水稻spl5(spotted leaf 5)突變體能自發產生類似HR的細胞壞死斑(lesion),并顯著性增強對病原
水稻SPL5基因在抗病應答中負調控5-羥色胺的生物合成
背景簡介 超敏反應(hypersensitive response,HR)是一種植物特有的防御機制,是指植物在受到病原菌侵染后,在侵染部位誘發細胞死亡,從而有效阻止病原菌增殖的防衛反應。水稻spl5(spotted leaf 5)突變體能自發產生類似HR的細胞壞死斑(lesion),并顯著
5-羥色胺能神經元受調控的環路機制
5-羥色胺系統的異常與很多精神疾病,特別是情緒障礙相關。臨床上常用的抗抑郁、抗焦慮藥物氟西汀(百優解)屬于5-羥色胺重攝取抑制劑。該藥物通過抑制5-羥色胺的重回收提高腦內5-羥色胺的含量。絕大部分投射到前腦的5-羥色胺能神經元位于背側中縫核,并通過影響前腦的相關腦區參與多種高級認識活動。然而,我
5-羥色胺的參考范圍
5-羥色胺的參考范圍,醫學|教育網整理相關知識如下:1.熒光測定法:125~500ng(0.7~2.8nmol)/10^9血小板。2.HPLC法:50~200ng(0.28~1.1nmol)/ml全血。
5-羥色胺的影響因素
5-羥色胺的影響因素,醫學|教育網整理相關知識如下:5一HTA目前尚無公認的參考方法,熒光測定法、HPLC法已被廣泛應用。而放免法因抗體和標記的抗原不易得到而尚未被廣泛應用。
5-羥色胺受體的介紹
5-羥色胺受體,也被稱為血清素受體或5-HT受體,是一群于中樞神經系統中央處和末梢神經系統周邊出現的G蛋白偶聯受體及配體門控離子通道。它們同時調節興奮性和抑制性神經傳導物質的傳遞。
5-羥色胺受體的簡介
5-羥色胺受體,也被稱為血清素受體或5-HT受體,是一群于中樞神經系統中央處和末梢神經系統周邊出現的G蛋白偶聯受體及配體門控離子通道。它們同時調節興奮性和抑制性神經傳導物質的傳遞。
5-羥色胺受體的分類
血清素受體可分為七個亞科 5-HT1, 5-HT2, 5-HT3, 5-HT4, 5-HT5, 5-HT6, 5-HT7。至少有十四種受體亞型已被發現,包含G蛋白偶聯受體和配體門控離子通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and a ligand-gated ion cha
5-羥色胺測定的簡介
5-羥色胺測定就是對5-羥色胺的測定。5-羥色胺(5-HT)又稱血清素,主要來自胃腸道及中樞神經系統,其余分布在血小板、肺、血清、唾液腺等組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