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蛋白組學在臨床科研中的應用”這一系列的文章中,我們分享了眼科、內分泌、心血管、神經等方面的研究思路。今天我們來介紹一個非常重要的,并且離不開蛋白質組學研究的一個學科——免疫方向的科研套路,哦不,是思路。 話不多說,滿滿干貨! 第一篇, 強直性脊椎炎 雜志:Cts-Clin Transl Sci 時間:2015 IF: 1.052 摘要:這篇文章使用正常對照(9例)和患者(12例)的外周血單核細胞,利用iTRAQ技術做兩組之間的差異蛋白比較分析。一共得到1232個蛋白,其中183個表達有差異。后續作者挑選CTSG, DFEA3,PTPRC和 PRDX1做Elisa驗證。與對照組相比,CTSG,DEFA3和PTPRC的表達量都有顯著升高,而PRDX1的表達量明顯下降。文章的這些發現可能為研究強直性脊柱炎的發病機制提供新的思路。 思路:iTRAQ+Elisa 第二篇, 類......閱讀全文
在“蛋白組學在臨床科研中的應用”這一系列的文章中,我們分享了眼科、內分泌、心血管、神經等方面的研究思路。今天我們來介紹一個非常重要的,并且離不開蛋白質組學研究的一個學科——免疫方向的科研套路,哦不,是思路。 話不多說,滿滿干貨! 第一篇, 強直性脊椎炎 雜志:Cts-Cli
在“蛋白組學在臨床科研中的應用”這一系列的文章中,我們分享了眼科、內分泌、心血管、神經等方面的研究思路。今天我們來介紹一個非常重要的,并且離不開蛋白質組學研究的一個學科——免疫方向的科研套路,哦不,是思路。 話不多說,滿滿干貨! 第一篇, 強直性脊椎炎 雜志:Cts-Cli
免疫系統以及免疫細胞一直以來被認為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最好的天然防御系統,可是這個我們信賴有加的好朋友卻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腫瘤細胞擴散的幫兇。來自密歇根大學綜合癌癥中心的一組研究人員發現,通常來說免疫系統是用于保護機體免受疾病侵害的,但是一組免疫細胞卻會促進癌細胞生成。這些細胞就是稱之為髓樣抑制細
來自南京大學,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等處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BIK1 interacts with PEPRs to mediate ethylene-induced immunity”的文章,指出了乙烯和PEPR信號途徑參與免疫應答級聯放大的一種新機制,為深入了解乙烯誘導的免疫
超微粉碎機做為近幾年出現的一種中藥新型粉碎機,由于其粉碎細度極高能達到細胞破壁的水平在藥研究和臨床應用方面應用范圍十分廣闊,該類機器的市場也在蓬勃的發展中。zui為一種新型的機器其發展國產肯定不會是一步到位的,需要不斷的改進完善,而目前的中藥超微粉碎機主要存在的問題是產量低(主要是實驗型的產量不足)
“自閉癥的病因是什么”是前不久上海交通大學和《科學》共同發布的125個全球最受關注的科學問題之一。自閉癥也稱孤獨癥譜系障礙(ASD)。 近日,《自然-神經科學》在線發表的最新研究中,科學家通過構建具有孤獨癥表型的新型母體免疫激活(MIA)疾病動物模型,揭示了MIA影響子代免疫系統并造成孤獨癥相
1890年世界醫學大會上,Robert Koch報道制備了可完全治愈豚鼠晚期結核病的結核桿菌培養濾液(后稱為舊結核菌素),但其后用于治療人類結核病時出現“郭霍氏現象”(“Koch phenomenon”),許多患者臨床表現惡化,少數患者死亡。當時人們對結
(六)參與抗結核分支桿菌的效應因子 主要包括天然免疫相關的效應因子如INF-α/β、TNF、IL-1、IL-6等,與細胞毒性作用有關的細胞因子如穿孔素、顆粒酶、顆粒溶素等。其中只有顆粒溶素能直接殺滅結核分支桿菌[35,37-3
組蛋白甲基化研究與表觀調控是腫瘤機制研究中的重要方向,然而傳統甲基化研究一般分四步走:尋找甲基化位點、分析甲基化位點與生物表型相關性、驗證甲基化調控靶基因表達量變化、構建轉錄層面調控機制。為更深入探索表觀
1月19日,在線發表于Cell雜志上的一項題為“Systemic Immunity Is Required for Effective Cancer Immunotherapy”的研究中,來自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和斯坦福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成功的癌癥免疫療法似乎取決于治療能否觸發系統廣泛的免疫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