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2年中國清潔電力峰會”上獲悉,我國尚處發展初期的生物質能產業“十二五”期間將迎來政策與資金的大力扶持,有望成為繼風電、光電發展后另一項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清潔能源。 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常務理事屠云璋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沼氣產業的發展將以專項規劃的形式單列入《全國現代農業發展規劃(2011-2015年)》,而布局在此領域的資金規模將超過兩百億元。”他同時說,這項專項規劃由農業部牽頭制定,目前還未正式對外發布,下一步還將上報國家發改委的審批。 產業支持資金規模持續擴大 據悉,國家多項法規和政策已明確支持發展農村沼氣,中央財政支持資金從“十五”期間的35.34億元增加到“十一五”的212億元。而從沼氣專項規劃透露的信息來看,“十二五”期間的資金規模還將隨著產業發展現狀的不斷改善有所擴大。 從目前的產業發展現狀看,近年來我國沼氣工程的推廣步伐極為迅猛。據有關部門統計,至2010年底,現已有......閱讀全文
目前現代農業發展存在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環境安全、經濟安全等問題,生物技術有望成為解決這些問題的重要途徑。國內外提出了各種農業發展模式,如石油農業、有機農業、生態農業、綠色農業、都市農業、設施農業、精準農業和現代農業等等,但都沒有將生物技術和現代農業進行統籌考慮,也沒有形成真正的
近日,國家首家農業公園落戶何處終于落定。農業部與山東青島平度市政府、茶山集團就全國首家農業公園項目正式簽約。 不同于傳統的農家樂,農業公園是一種把田園生活體驗融入農耕文化、科研文化、鄉土文化的全新旅游模式。據悉,公園坐落在毗鄰茶山風景區的平度市店子鎮,占地30萬平方公里,總投資5
葉面濕度的監測,對于了解作物的生長發育情況,研究作物生長,預防病蟲害發生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為了將葉面濕度的檢測變得常規化,專用于植物葉面濕度測量的葉面濕度傳感器是一款高精度的環境參數測量儀器,可廣泛應用于環境、溫室、實驗室、養殖、建筑、高檔樓宇、工業廠房等需要測量植物表面濕度的諸多領域。在農業
為提升我國黃淮海糧食主產區生產能力提出決策依據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未來人口增長還要達到15億,因此,糧食安全關系到國家的長治久安。而同時,我國部分地區,特別是黃淮海地區的農業發展受氣候干旱和水資源短缺的威脅,這一地區也是我國政治、經濟、科技和文化中心,長期以來科研人員協同
不出意外,今年的中央1號文件又一次聚焦“三農”。這已經是中央連續12年將1號文件聚焦在“三農”工作上。 “這是因為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中國農業發展也進入新階段,面臨新的挑戰和矛盾。”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程國強說。 1號文件《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全文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 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改革進入深水區、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農業發展的內外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的要求更為迫切。 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當前最緊迫的任務是什么?我們該如何發展現代農業?記者就這些問題專訪了農業部部長韓長賦。 韓長賦表示,當前,農
1月27日,改革開放以來指導“三農”工作的第18份中央一號文件發布。 這份文件題為《關于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將成為“十三五”時期農業農村工作綱領性、指導性文件,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三農”工作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回顧近年來的中央一號文件,從2014年
農業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 為全面部署“十二五”農業科技工作,充分發揮科技在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全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和《農業科技發
三、重點任務 從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關鍵環節入手,重點加強事關現代農業發展全局、影響長遠的八個方面建設。 (一)完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穩定發展糧食和棉油糖生產。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優化品種結構,提高單產和品質,加強生產能力建設,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實施全國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
摘要:1、轉基因技術可通過人為操作改變受體生物的安全性。對農作物進行轉基因改造,不僅可以保持它已有的安全性,而且可以增強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提高生產潛力。2、國際上,經過安全性管理并經政府批準推廣應用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及其產品是安全的。3、轉基因技術爭論,實質是不同國家之間科技競爭力之爭,是現代農
到2030年,全球的糧食需求量將增加50%;到2050年,地球將需要為90億人口提供食物。在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情況下,保持全球食物供給以及增加農作物的產量是人類面臨的巨大挑戰之一。 也許不必等到10年后,人們就已面臨糧食問題。3月7日,津巴布韋公共服務、勞工和社會福利部常務秘書朱迪絲·卡泰拉
轉基因是近年來引人矚目的公共話題之一,中間涌現出了多個傳播事件,遠遠超越科學與農業的范疇,討論之激烈、參與者之廣泛、持續時間之長久都極為罕見。盡管至今為止,世界上所有主流科學機構都認為,當前的科學評估、生產實踐都顯示,轉基因作物與常規作物一樣安全,卻仍不足以消除人們的疑慮。從傳播學角度看,相關的
7月10日,省委省政府作出《關于加快科技創新建設創新型河北的決定》,全文如下: 為深入貫徹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全面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加快建設創新型河北,現作出如下決定。 一、總體要求 (一)重大意義。創新始終是推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向前發展
9月14日,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在北京市調研“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情況。這是汪洋在天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觀看公司產品網上交易、質量追溯等手機演示。新華社記者 李濤 攝這是汪洋主持召開“互聯網+”現代農業座談會。 國務院副總理汪洋14日在北京市調研“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情況。他強調,要認
土壤是農業發展的基礎,因此在現代農業領域,土壤的分析研究工作變得越來越重要,已經成為了現代農業科學發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土壤采樣是土壤分析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分析結果和結論正確與否的先決條件,因此必須選擇有代表性的地點和代表性的土壤。為了提高土壤采樣的效率和效果,現代農業科研工作中廣泛采用土壤采
1月10日,記者從在四川成都召開的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會議上獲悉,“十二五”期間將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把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作為主線,把農產品質量安全作為現代農業建設的關鍵環節,堅持“源頭入手,標本兼治”,強化保障能力建設,著力構建和完善農
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在全國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暨農機深松整地作業現場會上強調,秸稈綜合利用是一項復雜、艱巨、長期的系統工程,各級農業部門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按照政策支持、示范引導、農用為主、產業發展、疏堵結合、標本兼治的思路,創新體制機制和工作方法,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突出重點,充分調動
據農業部網站消息,休閑農業是重要的民生產業和新型消費業態,為我國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環境改善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近日,農業部發出通知,就進一步促進休閑農業持續健康發展作出全面部署。 《通知》指出,發展休閑農業是提高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是增加就業容量、促進社會和諧的
“公共性、基礎性、社會性。”日前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從國家最高層面對農業科技工作的定性,給農業科技工作者們吃了顆定心丸。 但在具體操作層面,農業科技創新該走向何方?農業部副部長、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李家洋在2月6日接受記者采訪時回答了四個字——“頂天立地”。 他解釋說,所謂頂天,就是要達到國際農
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數據表明,我國畜禽養殖業COD(化學需氧量)、總氮、總磷的排放量分別為1268萬噸、106萬噸和16萬噸,分別占全國總排放量的41.9%、21.7%、37.7%,分別占農業源排放量的96%、38%、65%。近年的污染源普查動態更新數據也顯示,畜禽養殖污染物排放量在全國污染物總
種子凈度分析臺是實驗室中常見的分析儀器之一,在在種子清選、凈度檢測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應用。目前主要應用于農業院校、各級種子管理站、種子公司和糧食部門等。種子凈度分析是種子檢驗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環節,主要目的是為了去掉樣品種子中的雜質和廢種子,從而提高 好種子的重量占樣品總重量的百分率。在種子的等級劃分中
中國科學院與沈陽軍區合作啟動現代農業示范工程建設項目框架協議簽字儀式,10月19日在北京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沈陽軍區司令員張又俠等出席。 根據協議,雙方將重點在創建現代農業示范基地、探索現代農業發展新模式、創建農作物分子設計育種工程技術實驗室、研發新品
7月13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中國農學會承辦、14個全國學會協辦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與現代農業發展專家論壇”在京舉行。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馮長根在開幕式上指出,今后一段時期,農產品質量安全和食品安全如何構建覆蓋全產業鏈、高效協調的科技創新體系和監管機制,亟待深入研究和著力解決
11月18日,科技部、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環境保護部、中國氣象局等 6個部門聯合在北京召開“綠色發展與科技創新”高層論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發來賀信指出,當今世界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日益突出,引起廣泛關注,依靠科技創新實現綠色發展,已經成為人類的共同選擇,也是世界
11月5日至9日,為期5天的第二十四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圓滿落幕。本屆農高會項目簽約投資及交易總額達1411.09億元人民幣,較上屆增長20.8%。國家8個部委、20個省市區以及國外共2000多家企業和單位組團參展,集中展示了9000多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目標,吹響了治國理政的“集結號”。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和目標之一,是建設“美麗中國”的宏偉藍圖。檢驗檢疫部門依法主管和實施進出境檢驗檢疫和監督管理,肩負著保國安民的使命,直接服務于外向型經濟健康
本報訊(記者魏鑫)昨日,第二十三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順利閉幕。本屆農高會共吸引170萬人次參與、參觀,簽約項目投資及交易總額達1167.8億元,較上屆增長5.6%。 本屆農高會以“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為主題,共設4個室內展館、2020個標準展位以及6個室外觀摩體驗區。5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涉及5大方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水平”是“建設現代農業,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重要舉措之一。科技部把加快食品產業轉型、根治食品安全問題作為創新驅動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突破口,并提出向全國推廣“綠洲經驗”,實施“6+1”的食品安全創新行動,特色突出。 多年來,香港食品安全整
日前,農業部發布公告,表示將開展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范縣試點工作,擬建立縣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綜合檢測站,檢驗檢測范圍覆蓋產地環境、投入品、農產品(含種植業產品、畜禽產品和水產品)及其生產全過程,配齊專業技術人員和必備的條件,有穩定的運行經費和規范的工作機制,有效開展監測工作和對生
記者從農業部獲悉,日前農業部在組織制定農產品質量安全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指出, “十二五”時期,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要按照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的要求,把農產品質量安全作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快現代農業建設的關鍵環節,把不斷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努力確保不發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