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蘇丹紅染料在脂類物質中的溶解度大于其在溶劑中的溶解度,如果染料與含有脂類的試樣接觸,便有大量染料進入脂類物質的結構內,使這些結構呈紅色。多用蘇丹紅染料、油紅O、尼羅藍等溶于脂類的染料染色,使脂質呈色。也可用四氧化鋨染色,脂肪酸或膽堿可使四氧化鋨還原為二氧化鋨而呈黑色。配制試劑:1.蘇丹紅Ⅲ染色液:將1g蘇丹紅Ⅲ溶于加溫的70%乙醇溶液中過濾備用;2.甲醛鈣固定液:將10ml甲醛和1g CaCl2混合加水至100ml;3.甘油明膠:將12g明膠加入120ml蒸餾水中水浴加熱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60ml甘油和1g苯酚,充分混勻后即得。于4℃儲存備用;染色步驟:1.用Hanks液漂洗蓋玻片3次;2.用甲醛鈣固定液固定20min;3.用蒸餾水漂洗蓋玻片3次;4.用70%乙醇將蓋玻片沖洗3次;5.用蘇丹紅Ⅲ染色液覆蓋蓋片樣品,染色10—30min;6.用70%乙醇漂洗蓋片3次;7.用甘油明膠封片后觀察;結果:原代細胞含脂類的區域呈橘......閱讀全文
(一)一般光學顯微鏡術應用一般光學顯微鏡(簡稱光鏡)觀察組織切片是組織學研究的最基本方法。取動物或人體的新鮮組織塊,先用固定劑(fixative)固定(fixation),使組織中的蛋白質迅速凝固,防止細胞自溶和組織腐敗。常用的固定劑如灑精、甲醛、醋酸、苦味酸、四氧化鋨等,一般常將幾種固定劑配制成混
脂類是脂肪和類脂(磷脂、糖脂、固醇脂等)的統稱。它是構成人體組織的正常成分,不溶于水而易溶于酒精、乙醚、氯仿等脂溶劑中。在化學組成上,脂類屬于脂肪酸的酯或與這些酯有關的物質,脂類的主要功能是氧化供能。脂肪主要存積于脂肪組織中,并以油滴狀的微粒存在脂肪細胞漿內。在病理檢驗中,脂類染色法最常用于證明脂肪
拉曼光譜作為一種無損、非接觸的快速檢測技術,已吸引廣大科研人員的關注,并被應用于各行各業中。特別是在生命科學領域,由于拉曼樣品用量很少,不需要對生物樣品進行固定、脫水、包埋、切片、染色、標記等繁瑣的前處理程序,不僅操作簡單,而且不會損傷樣品從而能夠獲得樣品最真實的信息。另外,生物大分子多是處在水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