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成果:揭秘細胞內的“分子警察”
骨質疏松癥的臨床治療主要是延緩進一步的骨丟失,比如補鈣。那么,已經丟失的怎么補回來?張令強團隊希望找到新的策略來彌補現有臨床治療的不足。腫瘤研究也是該團隊關注的一個重要方向。 細胞為什么會出現惡性增殖?為什么隨著年齡增長容易出現骨質疏松?追根溯源,這些都與蛋白質穩態調控有關。 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命組學研究所(原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張令強團隊緊扣蛋白質穩態調控,以翻譯后修飾為切入點,多年來重點針對泛素化、類泛素化、乙酰化在蛋白質穩態調控中的功能及機制開展研究,為疾病治療、藥物研發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與原始技術創新。 由張令強團隊完成的“蛋白質穩態調控的翻譯后修飾機制”成果,獲得了2017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事關健康的蛋白質穩態調控 健康在于平衡。蛋白質穩態調控在機體健康的維持、應激條件下細胞命運的抉擇中發揮重要的作用,蛋白質穩態的失衡與腫瘤、心血管疾病、神經退行性疾......閱讀全文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成果:揭秘細胞內的“分子警察”
骨質疏松癥的臨床治療主要是延緩進一步的骨丟失,比如補鈣。那么,已經丟失的怎么補回來?張令強團隊希望找到新的策略來彌補現有臨床治療的不足。腫瘤研究也是該團隊關注的一個重要方向。 細胞為什么會出現惡性增殖?為什么隨著年齡增長容易出現骨質疏松?追根溯源,這些都與蛋白質穩態調控有關。 軍事科
2017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揭秘細胞內的“分子警察”
細胞為什么會出現惡性增殖?為什么隨著年齡增長容易出現骨質疏松?追根溯源,這些都與蛋白質穩態調控有關。 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命組學研究所(原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張令強團隊緊扣蛋白質穩態調控,以翻譯后修飾為切入點,多年來重點針對泛素化、類泛素化、乙酰化在蛋白質穩態調控中的功能
理化所一成果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在4月28日召開的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暨2011年北京市科技工作會議上,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劉春艷研究組的研究項目“金屬/半導體超微細微顆粒表面和界面化學與光化學反應”榮獲200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 本項目主要研究金屬、半導體及其復合超微細粒子在不同分散體系的設計與
化學所兩項成果獲得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
4月28日下午,“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暨2011年北京市科技工作會議”在京召開,化學所孫文華、董金勇、王篤金研究員等完成的“聚烯烴高性能化的基礎研究”項目及化學所袁國卿等和江蘇索普集團合作完成的“甲醇羰基化生產醋酸的新型催化劑”項目分別獲得200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
地理資源所一成果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2月21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召開2012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由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陳同斌研究員牽頭的“污泥好氧生物發酵處理成套設備研發與應用”項目,獲得了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 污泥處理處置難題成為城鎮污水處理行業健康發展的“瓶頸”。好氧發酵處理是解決污泥出
濟南大學兩項成果獲得山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5月22日,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濟南召開,省委書記劉家義、省長龔正等領導出席會議并為獲得2016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獎的代表頒獎。濟南大學杜斌副校長參加大會。濟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于京華教授主持完成的“基于結構調控和光電性能的紙芯片微流控基礎研究與傳感機制”成果榮獲山東省自然科學一等獎;機械工程
高能所多項科研成果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
4月28日上午,北京市委、市政府召開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暨2010年北京市科技工作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北京市委書記劉淇,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郭金龍等市委、市政府、科技部等領導出席大會并為獲獎代表頒獎。 2009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共授予283項科研成果,其中,北京市
212項成果獲2018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
3月1日,2018年度北京市科技獎勵大會在京召開。共有212項成果榮獲2018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其中一等獎24項,二等獎58項,三等獎130項。 據介紹,北京在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中,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成果全面提升了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引領性和影響力。2018年度獲獎成果圍繞
2019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結果公布!一等獎成果10項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自然資源部公示了《2019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評審結果》。其中, 一等獎成果10項:青藏高原東緣重大工程地質問題與減災關鍵技術研究、地熱資源勘查評價理論技術創新與應用、國家不動產統一登記信息平臺關鍵技術及應用、資源一號02C業務衛星工程及國土資源應用、數字中國自然資源衛
2020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出爐!特等獎2項,一等獎46項
根據《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和《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實施細則》,為體現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加強全社會對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項目的監督,現將2020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項目獎各評審委員會評審結果(見附件1,含項目名稱、提名者、提名獎種、候選人及排序、候選單位及排序、建議獲獎等級)進行公示,并
遙感所獲首屆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3月31日,首屆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中科院遙感應用研究所主持完成的“海洋環境與災害應急天空地遙感綜合監測技術系統及應用”項目榮獲2011年度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海洋環境與災害應急天空地遙感綜合監測技術系統及應用”成果是由中科院遙感所牽頭,聯合國家海
2019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突出“標桿人才”
? 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10日舉行,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與龍芯中科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偉武榮獲北京市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摘得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桂冠。此外,共有154項成果分別獲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 據介紹,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旨在獎勵在科學研究中取得重
南水北調安全保障項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
北京市政府辦公廳下發通知,授予220項科研項目北京科學技術獎,包括 “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先進閃存存儲器成套工藝與產品技術研發及產業化”等30項一等獎,60項二等獎和130項三等獎。 市政府辦公廳下文表示,根據《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的規定,經市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委員會評審,市政府批準,授予“超
2021年北京市科技獎獲獎名單公布-謝曉亮院士等獲獎
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各市屬機構: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切實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加快建設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市政府決定,對為科學技術進步、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首都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人
154項成果獲2019年度北京市科技獎
? 9月1日,北京市科技獎勵大會召開,2019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首次分設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共有154項成果獲獎。 154項獲獎成果中,包括自然科學獎15項,其中一等獎5項,二等獎10項;技術發明獎12項,其中一等獎6項,二等獎6項;科學技術進步獎127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
制度+科技:打造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陽光評審”
近年來,北京市科委充分發揮科技獎勵的激勵和導向作用,不斷提升首都創新能力,加強科技創新對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北京市獎勵辦從創新工作機制入手,運用“制度+科技”的手段,通過開展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打造“陽光評審”,極大地提高了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的權威性和公信力,為推動首都科學發展、建設
477個項目入圍2012北京市科學技術獎
根據《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實施細則》的規定,加強社會對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項目的監督,現將2012年通過形式審查的推薦項目477項(含項目名稱、候選人、候選單位、推薦單位、項目簡介)在“北京市科委網站”和“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網站”上公布。 請各推薦單位、候選單位同
暨南大學成果首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
原文地址:https://www.cingta.com/detail/19753近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公布了2020年度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中色協科字〔2020〕208號),由暨南大學先進耐磨蝕及功能材料研究院佟鑫、李衛教授團隊牽頭的“金屬選區激光熔化成形集成技
澳門首次科學技術獎揭曉-澳門大學項目奪一等獎
?澳門科學技術獎獎勵評審委員會6月22日公布澳門首次科學技術獎的各得獎項目,自然科學獎和技術發明獎各有6個得獎項目,科學進步獎有5個。澳門大學的“瞬變訊號的時頻分析和算法實現”勇奪唯一的一等獎。 為提高本地科學技術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澳門特區政府去年3月頒布了《科學技術獎勵規章》
盛瀚榮獲2020年山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盛瀚的榮譽墻又添一枚新成員!——2020年山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據山東省科學技術廳公示的2020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建議授獎項目(人選),青島相關單位參與的共有89個項目(人選)入選。其中,山東省科學技術最高獎1人,自然科學獎11項,技術發明獎5項,科技進步獎71項,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1人
4個一等獎:東軟獲王選新聞科學技術獎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1502.shtm
北京獲國家科學技術獎總數領跑全國
剛剛揭曉的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中,北京共有78個項目分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占全國項目獲獎總數的26.4%,在獲獎總數上領跑全國。 據統計,在北京市78個獲獎項目中,一等獎有4項,占全國一等獎項目總數的36.4%;唯一的一個特等獎和兩名最高獎獲獎者均出自
彰顯北京科技創新新風向
? 9月10日,2019年度北京市科技獎勵大會召開,共有11位個人和154項成果獲獎。 2019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首次設立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杰出青年中關村獎、國際合作中關村獎。薛其坤和胡偉武2人榮獲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摘得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桂冠;文再文、江穎、郭玉國、衛彥、徐燁烽、陳鵬6人榮獲杰
180項成果獲2016年度北京科技獎
4月26日,2016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會議中心舉行。共有180項成果榮獲2016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包括一等獎27項,二等獎60項,三等獎93項。 據了解,今年的180項獲獎成果中,包括“原子氣體玻色—愛因斯坦凝聚及應用”“納米材料綠色打印印刷基礎研究”“22納米集成電路核心工
陳云霽獲2021年度北京市杰出青年中關村獎
近日,首都之窗發布了《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2021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揭曉了2021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評審結果,16位科學家、191項成果榮獲2021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其中,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副所長、陳云霽榮獲北京市杰出青年中關村獎;中科院計算所聯合曙光信息產業(北京)有限公司
“拔罐療法”有了科學解釋
骨質疏松癥的臨床治療主要是延緩進一步的骨丟失,比如補鈣。那么,已經丟失的怎么補回來?張令強團隊希望找到新的策略來彌補現有臨床治療的不足。腫瘤研究也是該團隊關注的一個重要方向。 細胞為什么會出現惡性增殖?為什么隨著年齡增長容易出現骨質疏松?追根溯源,這些都與蛋白質穩態調控有關。 軍事科
2011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開始推薦
各推薦單位: 為更好地發揮政府獎勵的導向作用,鼓勵自主創新,引導科技資源在北京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作用,2011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推薦工作正式啟動。按照我市科技工作重點,本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將注重效益引導,重點獎勵解決北京社會經濟發展中面
2011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受理項目公布通知
根據《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實施細則》的規定,加強社會對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項目的監督,現將2011年通過形式審查的推薦項目 469項(含項目名稱、候選人、候選單位、推薦單位、項目簡介)在“北京市科委網站”和“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網站”上公布。 請各推薦單位、候選單位同時做好本單
2015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受理項目公布通知
2015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推薦工作已經結束,共有481項推薦項目通過形式審查,11項項目推薦材料不合格,不予受理。根據《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實施細則》的規定,現將形式審查合格的481項推薦項目(含項目名稱、候選人、候選單位、推薦單位、項目簡介、知識產權證明、代表性論文(著作)發表情況、成果產生
2023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開始提名!
近日,為深入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推動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根據《關于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實施方案》的精神,按照《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及《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實施細則》的規定和要求,2023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正式啟動。 一、獎勵工作重點 2023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