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獲得傅里葉極限線寬的鐘躍遷譜線,我們分別對譜線的功率展寬和塞曼磁子能級分裂進行了研究。隨著鐘探詢的光功率減小,譜線的線寬不斷變窄,同時超精細結構磁子能級間的4 個躍遷開始出現,兩π躍遷的間隔與兩σ躍遷的間隔之比約為1:5。利用主腔附近的三維線圈對剩余磁場進行補償,使π和σ躍遷發生重合,最后獲得傅里葉極限線寬的單峰譜線。當探詢時長為150 ms時,譜線線寬約為6 Hz,如圖6所示。 圖6 傅里葉極限線寬的鐘躍遷譜線。鐘探詢時長150 ms,對應譜線線寬為6 Hz 5 冷鐿原子光鐘的閉環鎖定和頻率穩定性測量 5.1 閉環鎖定的基本過程 578 nm 鐘激光的頻率預先鎖定于超穩的FP腔上,以便進行冷鐿原子的鐘躍遷探詢,若將其進一步鎖定在冷鐿原子的鐘躍遷線上,則實現了冷鐿原子光鐘的閉環鎖定。自旋極化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原子數以改善譜線的信噪比,對提高閉環鎖定的穩固性非常有利。原子被交替極化至1S0......閱讀全文
1 引言 20 世紀末,科學家們利用激光實現了原子的冷卻和囚禁,并因此榮獲1997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將冷原子應用于光譜測量可極大提高光譜的精度和分辨率,非常適合用來精確研究原子的內部結構和物理性質,檢驗基礎物理規律和探索新的物理。一方面,原子經過激光冷卻后運動速度減小,可冷卻
為使鐿原子的二級冷卻能有效地進行,需要線寬遠小于182 kHz 且頻率穩定的556 nm 激光源。首先,采用PDH 技術將556 nm 激光器頻率鎖定在高精細度的光學諧振腔上,線寬測量結果約為3 kHz,足以滿足二級冷卻實驗的需求;其次,將PDH誤差信號參考在鐿原子的1S0(F=
5.2 頻率穩定性測量 事實上,鐘躍遷中心頻率f0的閉環鎖定伴隨著對f±1/2的鎖定。因此,可利用f+1/2和f-1/2的頻差評估一臺171Yb 光學原子鐘的自比對穩定性。如圖8所示,f±1/2差頻的相對穩定度為8.4 × 10-15/ √τ ,沒有發現諸如磁場起伏引起顯著的頻
晶格縱向上的原子運動是局域化的,因而原子具有分立的振動能級結構。如果原子溫度足夠低,自旋極化的原子將全部布居在振動基態,并且高階的分波散射將消失。但是,經過兩級冷卻后的鐿原子溫度仍然較高,比較接近p 波離心勢壘大小(約30 μK),導致鐿原子占據晶格勢阱的多個振動能級,有可能發生p
“十三五”期間,通過支持我國優勢學科和交叉學科的重要前沿方向,以及從國家重大需求中凝練可望取得重大原始創新的研究方向,進一步提升我國主要學科的國際地位,提高科學技術滿足國家重大需求的能力。各科學部遴選優先發展領域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的原則是: (1)在重大前沿領域突出學科交叉,注重多學科協同攻關,
由華東師范大學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辦,法國大使館、法國巴黎大區量子網絡創新中心共同協辦的“2018年量子技術國際研討會”于10月31日-11月3日在華東師范大學召開。 據悉,本次研討會是中法原子-光子量子操控合作研究網絡項目的一個延續。法國科學院院士、國際著名量子光學專家Ala
序號獲獎者姓名工作單位獎項1白雪冬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胡剛復物理獎2何 源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胡剛復物理獎3劉運全北京大學饒毓泰物理獎4盧仲毅中國人民大學葉企孫物理獎5靳常青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葉企孫物理獎6林承鍵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吳有訓物理獎7何紅建清華大學王淦昌物理獎8苑長征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