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寒旱所全新世氣候不穩定性的高分辨率冰芯記錄研究獲進展

    20世紀氣候變暖受到廣泛關注,但其變暖幅度和原因具有不確定性。判斷目前氣候變暖程度最直接的方法是把現在的氣候同過去相比較,目前的變暖程度取決于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幅度。全新世作為文明出現和迅速發展階段,其變化背景是判斷目前人類活動對氣候系統造成重大影響的重要依據,期間幾次氣候冷事件直接與古文明的出現、發展和消失,以及人口的遷移和社會的變遷休戚相關。 位于青藏高原中部的普若崗日冰原平坦廣闊,過去時期的氣候變化信息在固體降水中得以保存,從其提取的冰芯彌補了藏北高原缺乏全新世以來的高分辨率氣候記錄。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科研人員依據2000年在青藏高原中部鉆取的普若崗日冰芯氧同位素記錄,分析青藏高原中部全新世中期以來的氣候變化并同其他記錄相比較,結合冰芯中植物殘體的14C測年控制,獲得了中晚全新世7.5ka以來分辨率為50a的氣......閱讀全文

    青藏高原向你“開放”

    上不了青藏高原,就先來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公眾開放日逛逛吧。5月18日,公眾開放日上“來了”一群特殊的小朋友,來自杜巴中學、巴魯達中學和LR.I.學校40余名師生走進中國科學院加德滿都科教中心,開啟探索之旅。他們與青藏高原地球系統與資源環境全國重點實驗室視頻連線,觀看《第三極地區冰湖》和《三江

    青藏高原過去兩千年氣候如何變化?最新研究揭示

    中新網北京8月21日電 (記者 孫自法)2022年夏天全球多地持續高溫引發高度關注,而對全球氣候有重要且深遠影響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地區的氣候環境及其變化,更是科學家們長期聚焦研究的一項重要內容。過去兩千年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時段,這期間青藏高原氣候如何變化?什么時候最溫暖?什么時候又偏冷?

    地球環境所揭示生物質燃燒排放對青藏高原大氣顆粒物及有機碳貢獻的區域差異

      生物質燃燒是大氣顆粒物尤其是碳氣溶膠的重要貢獻源,通過改變輻射平衡和云特性等條件而影響區域環境變化。作為地球“第三極”的青藏高原是全球氣候變化敏感區域,對區域和全球氣候環境具有重要影響。研究表明生物質燃燒排放顆粒物沉降于冰雪表面會加速其融化,并影響到區域水資源安全。因此,探究該區域生物質燃燒排放

    青藏高原湖泊溶解性有機碳的影響因素研究中取得進展

      青藏高原是中國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第三極”,是北半球氣候變化的調節器。青藏高原對全球的氣候變化具有明顯的敏感性、超前性和調節性,在全球碳循環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青藏高原湖泊水體中溶解性有機碳(DOC)儲量約占全國湖泊水體DOC儲量的76%。研究青藏高原地區湖泊中D

    中國與尼泊爾加強環保領域合作

      中國科學院與尼泊爾特里布文大學7日在加德滿都簽署兩項合作備忘錄,旨在加強兩國在應對氣候變化、保護生物多樣性和自然災害管理等方面的合作。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山地災害和環境所兩個單位分別與特里布文大學相關院所簽署了這兩項備忘錄。   到訪的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在簽字儀式上說,目前有幾十位來自

    南亞污染物影響青藏高原二次有機氣溶膠組成

      二次有機氣溶膠(SOA)影響輻射平衡,對全球氣候變化有直接和間接影響。高海拔地區是全球對氣候變化最敏感的區域,也是研究SOA形成機制的天然實驗場。當前對高海拔地區SOA來源以及生成機制缺乏深入認識,無法準確評估SOA對全球氣候的影響。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有機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王新明研

    “過去2000年氣候變化記錄、周期、原因等”取得進展

    ? 交流會現場   9月11日,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第8個項目“過去2000年氣候變化記錄、幅度、速率、周期、突變、原因”2011年度中期研究進展交流會在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舉行。會議由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所長葛全勝研究員主持;專項首席科學

    氣候變化特征及GLDAS適用性分析研究獲進展

      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地區,有約56%的面積在海拔4000M以上。它的動力、熱力作用不僅對我國天氣、氣候有重要影響,也是全球氣候變化的驅動機與放大器。青藏高原及其周邊地區已經出現十分嚴重的水資源和生態環境安全隱患。水循環過程是區域生態環境問題的直接驅動力,所以從氣候變化角度研究高原及其周

    中科院寒旱區陸面過程與氣候變化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申請

    為促進青藏高原和西北干旱區陸面過程、非均勻下墊面大氣邊界層和氣候變化等方向的實驗與研究工作,中國科學院寒旱區陸面過程與氣候變化重點實驗室設立開放研究基金,資助國內外學者和科技工作者來實驗室開展工作。2011年開放課題申請相關事項如下: ? 1.2011年度開放課題主要資助的研究方向與內容

    研究揭示青藏高原特有兩棲類遺傳多樣性與氣候變化關系

      愈來愈多的證據表明全球氣候變化影響了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服務,正對自然種群產生廣泛的影響,導致豐度、行為、生理與物候等的變化,以及地理分布的變遷,還往往會增加滅絕風險。第四紀(260萬年前至今)以來,全球氣候經歷了多次冰期-間冰期循環,導致物種分布范圍表現出周期性的縮小與擴張,并影響物種形成與滅

    科學家揭示青藏高原主要河源區徑流未來可能呈增加趨勢

      青藏高原是亞洲主要大河的發源地并且是地球上除南極北極外的第三大冰川集結區。伴隨著全球升溫,高原上的冰川正呈現出總體退縮的態勢。高原上持續的升溫和冰川退縮對下游生態和數十億人口的供水將產生怎樣的影響?對這個問題的回答,目前已成為國際研究熱點。而已有的青藏高原徑流對未來氣候變化的響應研究主要集中在印

    青藏高原東南黑碳氣溶膠研究:南亞東南亞為主要排放源

    黑碳氣溶膠是化石燃料和生物質不完全燃燒的產物,具有強烈的吸光性,是僅次于二氧化碳的大氣升溫氣候強迫因子。黑碳沉降到雪冰表面會導致反照率降低,從而加速冰川和積雪的消融,進而改變區域的水文過程以及水資源變化。青藏高原是我國冰凍圈最為發育的區域,在全球變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多數區域的冰川處于加速萎縮中,其中

    中科院青藏高原科學數據中心啟動

    ?地球大數據正成為認識地球的新鑰匙,作為地球“第三極”的青藏高原科學數據如何開放共享?數據產品如何進一步服務于國家戰略和科學研究? 科學數據應如何規范管理? 1月26日,在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以下簡稱青藏高原所)召開的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科學數據中心啟動會旨在

    中科院青藏高原科學數據中心啟動

    ?地球大數據正成為認識地球的新鑰匙,作為地球“第三極”的青藏高原科學數據如何開放共享?數據產品如何進一步服務于國家戰略和科學研究? 科學數據應如何規范管理?? ? 1月26日,在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以下簡稱青藏高原所)召開的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科學數據中心啟動會旨在解決這些問題。? ?

    青藏高原河流竟是溫室氣體排放“大戶”

      溫度低、海拔高,是人們對青藏高原的固有印象。由于這個原因,過去科學家猜測這里的河流也應是“低碳”。但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等研究機構的一項成果表明,青藏高原河流溫室氣體的排放通量處于世界中高水平。該成果已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出版集團旗下的《科學報告》中。  青藏高原是世界的“第三極”,溫度低、海拔高

    科學家完成可可西里主要湖泊水深測量

       記者3月30日從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獲悉,由該所牽頭的第二次青藏科考湖泊演變及氣候變化響應科考分隊,對可可西里地區的主要湖泊進行了系統科學考察,首次獲得了該區域大中型湖泊水下地形、水質剖面等數據,鉆取了多支湖泊巖芯,填補了該區域湖泊基礎地理信息空白,為“亞洲水塔”湖泊變化、三江源國家公園建

    研究揭示歐亞大陸碰撞期間的碳循環過程

    近日,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博士后王健在研究員唐功建和王強的指導下,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和青藏高原第二次科考等的資助下,研究揭示了歐亞大陸碰撞期間的碳循環過程。相關成果發表于《地質學》(Geology)。地球內部和表層系統是一個緊密相連的整體,地球內部和表層的物質循環深刻影響了地球各

    青藏風吹雪陸面耦合模式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藏北高原陸面過程與氣候變化團隊研究員胡澤勇等與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地氣作用與氣候變化團隊博士謝志鵬等合作,在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雜志發表題為Modeling Blowing Snow over the Tibe

    昆侖山脈海拔最高氣象站點正式建成

    10月22日,由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氣象局組成的科考團隊在昆侖山脈海拔5896米的臥龍崗成功建立了多要素自動氣象站,該站目前系整個昆侖山脈海拔最高的氣象站點,至此青藏高原北坡中昆侖山地區階梯式氣象觀測網基本搭建完成。臥龍崗山巔觀測站前工作人員合影。(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供圖

    科研人員成功建立中昆侖山脈海拔最高的氣象站點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8/484606.shtm 新華社烏魯木齊8月18日電(記者張曉龍)近日,來自中國科學院和中國氣象部門的科研人員在新疆境內昆侖山脈海拔5200米的獨尖山成功建立了多要素北斗傳輸自動站,該站系中昆侖山脈海拔最

    80年,青藏高原柳屬高山灌木線爬升59.3米

      近日,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生態系統格局與過程團隊聯合南京林業大學生物與環境學院研究發現,在1939至2010年期間,氣候變暖導致了青藏高原柳屬高山灌木更新速率增加,分布空間范圍擴大,這是促進青藏高原變綠的因素之一。  80年來,青藏高原柳屬高山灌木線顯著爬升,最大爬升幅度為59.3米,爬升速

    80年,青藏高原柳屬高山灌木線爬升59.3米

    近日,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生態系統格局與過程團隊聯合南京林業大學生物與環境學院研究發現,在1939至2010年期間,氣候變暖導致了青藏高原柳屬高山灌木更新速率增加,分布空間范圍擴大,這是促進青藏高原變綠的因素之一。80年來,青藏高原柳屬高山灌木線顯著爬升,最大爬升幅度為59.3米,爬升速率約為每

    陳發虎:肩扛“國家責”-加快搶占科技制高點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09592.shtm 講述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長 陳發虎 陳發虎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亞洲水塔,是地球第三極,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戰略資源儲備基地,是中

    高質量數據集支撐青藏高原天氣氣候預測

    ??12月1日,中科院青藏高原所“地氣作用與氣候效應團隊”馬耀明研究員等集成發布了首套高時間分辨率青藏高原地-氣相互作用綜合觀測數據集。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一流期刊《地球系統科學數據》上。 該數據集基于“地氣作用與氣候效應團隊”20余年的艱苦努力,建立了覆蓋高原大地形山區、高寒草甸、高寒草

    昆侖山脈海拔最高氣象站點正式建成

      10月22日,由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氣象局組成的科考團隊在昆侖山脈海拔5896米的臥龍崗成功建立了多要素自動氣象站,該站目前系整個昆侖山脈海拔最高的氣象站點,至此青藏高原北坡中昆侖山地區階梯式氣象觀測網基本搭建完成。  該氣象站的搭建工作是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氣候

    科學家發現氣候變化的群落將影響植物物種豐富度

      多數原位增溫試驗表明增溫可能會導致生物多樣性的喪失。然而,由于這些原位增溫試驗進行的時間較短,尚未觀測到那些追蹤氣候變化的植物對物種豐富度的影響。理論上,原位經歷增溫的物種可能最終會與追蹤氣候變化的物種相遇,從而共同影響增溫區域生物多樣性的變化模式。然而,到目前為止物種獲得與喪失對物種豐富度凈變

    青藏高原柳屬高山灌木線80年爬升59.3米

      近日,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生態系統格局與過程團隊聯合南京林業大學生物與環境學院研究發現,在1939至2010年期間,氣候變暖導致了青藏高原柳屬高山灌木更新速率增加,分布空間范圍擴大,這是促進青藏高原變綠的因素之一。  80年來,青藏高原柳屬高山灌木線顯著爬升,最大爬升幅度為59.3米,爬升速

    中國湖泊50年數據集發布:-數量面積均有增加

       近日,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發布了中國50年湖泊數據集,并揭示了中國6大區域湖泊變化特征與潛在驅動機制,共享了中國過去50多年來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變遷數據集。該數據集是目前首次基于歷史地形圖和超過3831景遙感衛星影像獲得的長時間序列湖泊編目數據集,相較現有數據更新、更完整。  湖泊是重要

    鏗鏘玫瑰張振華:在青藏高原追逐科研夢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013.shtm ???2023年3月,張振華在阿尼瑪卿山進行綜合科學考察。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供圖■翟睿英 祁振軍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上,不僅有高聳的雪山、綿延的草原、呼

    寒旱所土壤溫濕狀況對黃河源區水循環過程影響研究獲進展

      位于青藏高原東北部的黃河源區,一般是指介于95°-103.5°E,32°-36.5°N 之間,唐乃亥以上區域,是黃河上游主要的水源涵養區,具有典型的高原大陸性氣候特征。近年來,眾多研究表明黃河源區受氣候變化影響,凍土層及植被覆蓋出現退化,地表長波輻射增加、土壤含水層下界擴大或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