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全球!我國5個新冠病毒疫苗進行Ⅲ期臨床試驗
我國的新冠疫苗究竟到了哪一步?“我國目前已有5個新冠病毒疫苗進行Ⅲ期臨床試驗,數量位于全球前列。”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工作組組長、國家衛健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忠偉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疫苗研發已經進入沖刺階段,我們處于全球第一方陣,但不為第一而搶跑。” 鄭忠偉說,評價一個疫苗需要多項綜合指標,其中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可負擔性是最重要的。“我們正做好大規模生產準備。” 據了解,疫情發生以來,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和有關方面以戰時狀態推進疫苗各方面工作,科研人員爭分奪秒、奮力攻關。目前5條技術路線共15個疫苗進入臨床試驗。 相關方面正在繼續科學嚴謹推進疫苗Ⅲ期臨床試驗,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國際認可的技術標準做好審評審批工作,確保疫苗安全有效,經得起各方面檢驗,經得起歷史檢驗。 已經進入Ⅲ期臨床試驗的疫苗包括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的2個滅活疫苗、北京科興中維公司的1個滅......閱讀全文
新冠病毒疫苗Ⅱ期臨床試驗志愿者招募啟動
9日,據參加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Ⅰ期臨床試驗的志愿者透露,該疫苗Ⅱ期臨床試驗已經啟動志愿者招募。試驗計劃招募500人,并將引入安慰劑對照組。 20多天來,108位Ⅰ期臨床試驗的志愿者已經陸續接種疫苗,并按試驗要求接受了14天的集中療養觀察。9日,最后一批志愿者已結束隔離。據了解
輝瑞-BioNTech新冠疫苗可中和新冠變異病毒
《自然》發表的一篇論文報道,接種輝瑞 -BioNTech 新冠疫苗的血清中和了新的新冠變異病毒。接種兩劑疫苗的人的血清中和了B.1.617.2(又稱delta)變異株(首次于印度發現)和一些其他變異株,包括B.1.525(首次發現于尼日利亞)。 隨著新冠病毒新變異株的出現,亟需評估現有疫苗產生
我國重組蛋白新冠病毒疫苗I期、II期臨床試驗結果發布
我國已批準緊急使用的重組蛋白亞單位新冠病毒疫苗,I期、II期臨床試驗結果日前在國際醫學期刊《柳葉刀·傳染病》發布。結果表明,疫苗安全性良好,接種3劑次25微克疫苗的97%入組者產生了可以阻斷活病毒的中和抗體,中和抗體水平超過康復患者血清。 該疫苗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聯合安徽智飛龍科馬生物制
引領全球!我國5個新冠病毒疫苗進行Ⅲ期臨床試驗
我國的新冠疫苗究竟到了哪一步?“我國目前已有5個新冠病毒疫苗進行Ⅲ期臨床試驗,數量位于全球前列。”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工作組組長、國家衛健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忠偉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疫苗研發已經進入沖刺階段,我們處于全球第一方陣,但不為第一而搶跑。”
新冠病毒重組亞單位疫苗完成二期臨床試驗
10月22日,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和重慶智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飛生物”)聯合研制的新冠病毒重組亞單位疫苗Ⅰ/Ⅱ期臨床試驗揭盲會議在微生物所舉行。揭盲結果符合預期,新冠病毒重組亞單位疫苗在符合本臨床試驗方案的人群中具有很好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可繼續開展下一步臨床試驗。作為我國重點布
德國候選新冠疫苗Ⅰ期試驗結果樂觀
英國《自然》雜志23日發表了一項免疫學研究報告,德國研究團隊發表的Ⅰ期臨床試驗中,一種稱為CoVac-1的肽基候選疫苗可誘導對新冠病毒的免疫應答。該候選疫苗誘導T細胞免疫,這是控制病毒的一種重要響應,或可幫助有免疫缺陷的人群。 T細胞通過攻擊受感染細胞或促進B細胞生產保護性抗體,在對抗病毒等病
現在還有必要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嗎?
有必要。一方面我國幾乎所有人都沒有針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對新冠病毒是易感的,感染發病后,有的人還會發展為危重癥,甚至造成死亡。接種疫苗后,一方面絕大部分人可以獲得免疫力;另一方面,通過有序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可在人群中逐步建立起免疫屏障,阻斷新冠肺炎的流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全球首款人類腺病毒新冠疫苗
100%預防中或重癥COVID-19 2月2日俄羅斯聯邦衛生部Gamaleya流行病和微生物學研究中心宣布,權威醫學期刊《The Lancet》已經發表了Sputnik V疫苗的臨床III期中期結果,證實了該疫苗的高效性和安全性。Sputnik V是世界上第一個基于人類腺病毒載體平臺的靶向冠狀
德CureVac疫苗面對新冠變異病毒受挫
6月16日晚間,德國生物技術公司CureVac公告稱,其候選新冠疫苗三期臨床試驗的中期分析表明,疫苗預防新冠病癥的初步有效性僅為47%,未能達到審批要求的至少50%以上的統計目標。CureVac的挫折令人失望,同時再次警醒人們,新冠疫苗的安全有效必須經得起三期臨床試驗和新冠病毒變異的嚴峻考驗。
重組新冠疫苗(腺病毒載體)的介紹
重組新冠疫苗(腺病毒載體)是一種表達SARS-CoV-2刺突糖蛋白(S蛋白)的復制缺陷Ad5載體疫苗。疫苗使用一種減毒的普通感冒病毒(腺病毒,易感染人類細胞,但不致病)將編碼SARS-CoV-2刺突(S)蛋白的遺傳物質傳遞給細胞。隨后這些細胞會產生S蛋白,并到達淋巴結,免疫系統產生抗體,識別S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