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自然》繼對影響2020年的科學事件進行盤點后,又預測了2021年最值得關注的科學事件。其中,新冠疫情和氣候變化仍是繞不開的話題。 應對氣候變化進入新階段 2021年將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一年。拜登已經明確表示,要重建美國在全球氣候變暖方面的領先地位,包括讓美國重回《巴黎協定》。原定今年11月于英國格拉斯哥召開的聯合國氣候大會上,各國將就削減溫室氣體排放做出新一輪承諾。這將是自2015年《巴黎協定》簽署以來首次進行這樣的調整。 新冠疫苗效用將初顯 2020年,第一批被授權用于治療新冠肺炎的疫苗正式上市。幾種新疫苗的有效性將在2021年初變得更加明確。其中,美國諾瓦瓦克斯公司和強生公司研發的疫苗的第三階段臨床試驗結果備受期待。因為該疫苗與輝瑞的基于RNA的疫苗(已經返回了第三階段的結果,但必須在非常低的溫度下儲存)相比,可能更易分發。 論文開放獲取S計劃穩步推進 2021年的科學出版領域值得關注,包括......閱讀全文
3月27日出版的《科學》刊登了主編H. Holden Thorp題為《少做承諾,多出成果》的社論。Thorp呼吁科學界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謹慎承諾,多出成果。 Thorp提到,在許多情況下,科學分析往往都是事后進行的,例如氣候變化對極端天氣事件的影響、核事故原因,以及非典或中東呼吸綜合征等疫情
2021年2月27日,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基礎研究管理中心)發布了2020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1. 我國科學家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取得突出進展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國科學家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講話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和國
2021年2月27日,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基礎研究管理中心)發布了2020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我國科學家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取得突出進展、嫦娥五號首次實現月面自動采樣返回、“奮斗者”號創造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揭示人類遺傳物質傳遞的關鍵步驟、研發出具有超高壓電性能的透明鐵電單晶、202
4月14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了2項重大研究計劃和1項重大項目2020年度項目指南。 其中,2項重大研究計劃為“特提斯地球動力系統”和“西太平洋地球系統多圈層相互作用”,1項重大項目為“焦慮障礙發病機制及臨床轉化研究”。 全文如下:特提斯地球動力系統重大研究計劃2020年度項目指南
主要小麥面粉輸出國哈薩克斯坦已經禁止出口小麥面粉、紅蘿卜、糖和馬鈴薯,越南暫停簽署新的大米出口合約,塞爾維亞禁止出口葵花籽油等商品。俄羅斯也表示將每周評估情況,再決定是否實施出口禁令。 與此同時,主要小麥進口國阿爾及利亞和土耳其發出新標書,摩洛哥暫停征收小麥進口關稅直至6月中。 一時間,關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2020年10月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中
10月27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202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英國皇家學會合作交流項目初審結果。序號科學部編號項目名稱中方申請人中方依托單位11201101460基于展向扭曲結構的流動與噪聲控制研究劉宇南方科技大學21201101470面向旋轉環境下無線傳感器自供電的能量俘獲新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