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體內靶向癌癥治療圖像表征完成后,作者在HCT116荷瘤異種移植小鼠中進行了抗腫瘤實驗,未發現溶血現象。經5次靜脈給藥(接種腫瘤后第18天),CA4-Oct、CA4-FS、CA4組的腫瘤生長抑制率分別達到86%、65%、46%(圖5a)。但一旦停止給藥,CA4-Oct的抑瘤率仍維持在85%左右,而CA4-FS組和CA4組的抑瘤率進一步下降,分別降至54%和30%(第32天)。這可能是由于CA4-Oct滲透深度較深,滯留時間較長所致。此外,體外腫瘤重量和腫瘤圖像均表明CA4-Oct是作為靶向藥物的選擇(圖5b,c)。為了評估治療的安全性,作者首先監測了這些小鼠的體重變化。由于全身分布的副作用,CA4處理的小鼠體重明顯減輕(約7%)(圖5d)。與CA4-Oct組相比,CA4-FS組體重增長也下降了6%。第32天取臟器稱重,評價藥物對健康組織的可能損傷。與PBS組和CA4-Oct組相比,CA4和CA4-FS組肝臟異常增重更為嚴重(圖......閱讀全文
文獻解讀:分層組裝的DNA線框納米結構,可用于癌癥高效成像和靶向治療疏水小分子化療藥物的系統分布和非靶向細胞毒性導致副作用和療效降低,阻礙了其在癌癥治療中的廣泛應用。由于包括有機聚合物、無機納米顆粒、脂質體等藥物載體的快速發展,許多靶向給藥策略已經建立起來,以克服這些缺點。然而,這些合成材料的生物相
文獻解讀|分層組裝的DNA線框納米結構,可用于癌癥高效成像和靶向治療疏水小分子化療藥物的系統分布和非靶向細胞毒性導致副作用和療效降低,阻礙了其在癌癥治療中的廣泛應用。由于包括有機聚合物、無機納米顆粒、脂質體等藥物載體的快速發展,許多靶向給藥策略已經建立起來,以克服這些缺點。然而,這些合成材料的生物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