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確認特定基因在抑郁癥中起關鍵作用
在全球范圍內,抑郁癥每年影響超過3億人。每年有近80萬患者死于自殺,是15至29歲之間的第二大死亡原因。除此之外,抑郁癥摧毀了數以千萬計的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質量。盡管環境因素在許多例抑郁癥中起作用,但遺傳學也是至關重要的。 現在,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院的一項新研究指出了一個特定的基因是如何在其中發揮作用:它可以保護機體免受壓力的影響,也可以觸發一個惡性循環,這取決于它的活動水平。 Slc6a15基因表達水平不同影響情緒 該研究發表在7月5日的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是第一次闡明Slc6a15這個在一種神經元中起作用的特殊基因,在抑郁癥中起關鍵作用。這項研究在動物和人類中都發現了該聯系。 這項研究的通訊作者,馬里蘭大學解剖學和神經生物學系的助理教授Mary Kay Lobo說:“此項研究真正顯示了這種基因以何種水平影響情緒。這表明,大腦某些區域這種基因水平改變的人患抑郁癥和其它與......閱讀全文
新研究確認特定基因在抑郁癥中起關鍵作用
在全球范圍內,抑郁癥每年影響超過3億人。每年有近80萬患者死于自殺,是15至29歲之間的第二大死亡原因。除此之外,抑郁癥摧毀了數以千萬計的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質量。盡管環境因素在許多例抑郁癥中起作用,但遺傳學也是至關重要的。 現在,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院的一項新研究指出了一個特定的基因是如何在其中
新研究確認特定基因在抑郁癥中起關鍵作用
在全球范圍內,抑郁癥每年影響超過3億人。每年有近80萬患者死于自殺,是15至29歲之間的第二大死亡原因。除此之外,抑郁癥摧毀了數以千萬計的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質量。盡管環境因素在許多例抑郁癥中起作用,但遺傳學也是至關重要的。 現在,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院的一項新研究指出了一個特定的基因是如何在
特定基因:在抑郁癥中起關鍵作用
在全球范圍內,抑郁癥每年影響超過3億人。每年有近80萬患者死于自殺,是15至29歲之間的第二大死亡原因。除此之外,抑郁癥摧毀了數以千萬計的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質量。盡管環境因素在許多例抑郁癥中起作用,但遺傳學也是至關重要的。 現在,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院的一項新研究指出了一個特定的基因是如何在其中
研究揭示膽汁酸在調節腸道免疫和腸道炎癥中起關鍵作用
膽汁是由肝臟和膽囊產生的汁液。膽汁中的膽汁酸能夠溶解脂肪,它們還可能在免疫反應和炎癥中起作用嗎?根據美國哈佛醫學院開展的兩項獨立的研究,答案似乎是肯定的。 這兩項以小鼠為實驗對象的研究發現膽汁酸可促進參與調節炎癥并且與腸道炎癥性疾病相關的幾種類型的T細胞的分化和活性。它們還揭示腸道微生物對于將
神經嵴細胞在眼睛發育中起關鍵作用
英國科學家最近發表在《自然·通訊》雜志上的一篇論文稱,神經嵴細胞在脊椎動物眼睛的發育中極為關鍵。該發現有助于人們對眼睛的發育過程以及相關疾病獲得更深入的認識。 脊椎動物的眼睛包含有許多不同的組成部分,具有復雜的解剖結構。眼睛的后部是視網膜,它由色素上皮層和視網膜感覺層組成,感覺層的神經元和感
研究發現包圍著毛囊的平滑肌在頭發再生中起關鍵作用
避免禿頭的最佳方法是首先防止頭發掉落。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取得的一項關于新頭發生長的發現可能有助于男性一輩子都留著頭發。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Dermal sheath contraction powers ste
Nature:鎂離子在細胞生物鐘運轉中起關鍵作用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英國愛丁堡大學和劍橋大學醫學研究委員會分子生物學實驗室(MRC Laboratory for Molecular Biology)的研究人員發現我們飲食中的一種必需礦物質在有助生物持續適應晝夜節律中發揮著意想不到的作用。相關研究結果于2016年4月13日在線發表在Natur
新研究確認35個慢性腎病風險相關基因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新發布的一項研究說,研究人員已發現了35個與慢性腎病發病風險相關的基因,基于這一成果未來有望開發出更好的診斷和治療方法。圖片來源于網絡 鑒于腎病本身涉及很多遺傳因素,長期以來學術界對相關遺傳機制的不了解限制了這類疾病診治技術的發展。由曼徹斯特大學學者領銜的國際團隊所完成的新科研
Wnt4: 心臟修復中起關鍵作用的新靶點被揭示
心臟病仍然是世界范圍內發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活化的心臟成纖維細胞在心臟損傷后心臟重塑和修復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確定心臟成纖維細胞在心臟修復中起調節作用的機制對心臟成纖維細胞靶向治療至關重要。 過去二十年的研究表明,心臟成纖維細胞具有可塑性,可以調節成其他類型的細胞用于心臟修復,如誘導多能干
大腦特定區域對視覺障礙起關鍵作用 助中風患者找回空間感
視覺障礙是許多中風病人的后遺癥,嚴重時甚至可以導致病人空間感喪失,看外部事物就像一張平面圖,如伸手拿杯子,或路上有汽車靠近時,根本沒有距離感。據最新一期的《神經心理學》雜志介紹,德國薩爾不呂肯大學醫學院神經心理學科的科克霍夫教授領導的科研小組發現,大腦特定區域對視覺障礙起到關鍵作用,并找到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