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新研究發現讓人類大腦變大的基因
美國《細胞》雜志5月31日刊載的兩項研究發現了最近三百多萬年來讓人類大腦變大的基因,這些基因幫助人類具備了思考、解決問題并發展出燦爛文化的能力。 美國和比利時的兩項獨立研究發現,這些基因屬于“NOTCH”基因家族,只存在于人類基因組中,它們可延緩皮質干細胞分化為神經元,從而讓大腦發育過程中產生更多神經元。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圣克魯斯分校 教授戴維·豪斯勒(David Haussler)說,這個基因家族在胚胎發育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他的團隊通過干細胞模型對比了人類和獼猴的腦發育過程中的不同基因表達,發現 NOTCH 基因家族有 3 個基因只存在于人類細胞中,即使人類的靈長類動物“近親”也不攜帶這 3 個基因。 在 第一項研究 中,研究人員重建了這些基因的進化史,發現一種被稱為“基因轉換”的過程可能與這 3 個基因的產生有關。他們推斷這一過程發生在 300 萬到 400 萬年前,化石證據表明,正是這一時期,人......閱讀全文
Cell:新研究發現讓人類大腦變大的基因
美國《細胞》雜志5月31日刊載的兩項研究發現了最近三百多萬年來讓人類大腦變大的基因,這些基因幫助人類具備了思考、解決問題并發展出燦爛文化的能力。 美國和比利時的兩項獨立研究發現,這些基因屬于“NOTCH”基因家族,只存在于人類基因組中,它們可延緩皮質干細胞分化為神經元,從而讓大腦發育過程中
Cell:新研究發現讓人類大腦變大的基因
美國《細胞》雜志5月31日刊載的兩項研究發現了最近三百多萬年來讓人類大腦變大的基因,這些基因幫助人類具備了思考、解決問題并發展出燦爛文化的能力。 美國和比利時的兩項獨立研究發現,這些基因屬于“NOTCH”基因家族,只存在于人類基因組中,它們可延緩皮質干細胞分化為神經元,從而讓大腦發育過程中
研究發現影響人類大腦容量新基因
神經系統是人類區別于其他物種最顯著的特征之一。相對于非人靈長類物種,人類的大腦高度發達,主要體現在腦容量的變化。如人類的大腦容量是獼猴腦容量的20.6倍,長臂猿的14.4倍,黑猩猩的4.3倍。最近,中科院昆明動物所的科技人員發現了影響人類大腦容量的新基因。 近年來,核磁共振(MR
研究發現人類活動致動物腦部變大
人類不僅在改變氣候、引發地震,此外,你知道,人類通常還在改變世界以適應自己的奇思妙想。人類的活動可能還在導致動物的腦部變大!喔,進化! 在8月21日發表的一項研究中,明尼蘇達大學生物學家埃米莉·斯內爾-魯德對10種不同的哺乳動物的頭蓋骨進行了研究,以探究動物的大腦可能在以何種方式適應更
美研究發現: 可卡因會快速改變大腦結構
新研究讓人們對毒品上癮的原理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近日據BBC報道,美國科研人員研究發現,服用可卡因后大腦結構會在數小時內改變,成為吸毒上癮的第一步,研究表明,小鼠服用可卡因不久之后,與學習和記憶相關的新結構就開始生長。這項研究表明了大腦是如何去學習和了解毒品的,讓人們對毒品上癮的原理有了更深入的
影響人類大腦容量的新基因現身
神經系統是人類區別于其他物種最顯著的特征之一。相對于非人靈長類物種,人類的大腦高度發達,主要體現在腦容量的變化。如人類的大腦容量是獼猴腦容量的20.6倍,長臂猿的14.4倍,黑猩猩的4.3倍。最近,中科院昆明動物所的科技人員發現了影響人類大腦容量的新基因。 近年來,核磁共振(MRI)腦影像
研究人類大腦結構 發現偏見產生的原因
偏見是如何產生的?據英國《自然·神經科學》16日發表的一項腦科學研究發現,內側前額葉皮質后部(pMFC)會促進人類產生確認偏誤。具體而言,對于那些不會讓自己更加相信已有觀念的意見,內側前額葉皮質后部就不那么敏感。 人類傾向于忽視那些會破壞過去的選擇與判斷的信息。從政治到科學和教育,這種確認偏誤
研究發現薄荷讓大腦更易接受尼古丁
止咳藥片中存在的刺激性成分,通常也會被添加到香煙中,給吸煙者更爽滑冰涼的感覺。但是,《新科學家》雜志報道稱,研究人員發現,這種摻有薄荷的混合物也會改變老鼠大腦的化學過程,并讓它更容易接受尼古丁。 研究人員表示,無論這種動物是被喂入薄荷和尼古丁,還是只有薄荷,作為回應,它們的大腦會產生更多的尼
Cell:新研究揭示人類5000多個必需基因表型圖譜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懷特海德研究所和布羅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利用一種新穎的、集合的、基于成像的篩選方法系統性地評估了5000多個人類必需基因的功能。 他們的分析利用CRISPR/Cas9來敲除基因活性,并形成了一種首創的資源,能夠通過空間和時間分辨率了解和可視化觀察基因在一系列細胞過程中的
Cell子刊:減肥更容易!新研究發現讓脂肪燃燒的靶點
在我們的身體里有好脂肪和壞脂肪。好的脂肪有助于燃燒卡路里,而壞脂肪則會貯藏熱量,導致體重增加和肥胖。近日,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新研究已經在小鼠身上確定了一種將壞的白色脂肪轉化為好的棕色脂肪的方法。這項發表在9月19日Cell Reports期刊上的研究有望用于開發更有效的減肥方法。 C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