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要求 1) 風速:0~25m/s(±0.1m/s); 2) 風向:0~359.9°(±3°); 3) 溫度:-50℃~+75℃(±0.5℃); 4) 相對濕度:10~99.9%RH(±2%RH); 5) 大氣壓力:300hPa~1100hPa(±0.02hPa); 6) PM技術參數:測量范圍:0.3~1.0、 1.0~2.5、 2.5~10微米(um) 7) 噪聲:量程: 30~130dB 頻率范圍: 31.5Hz~8kHz 準確度: ±1.5dB噪聲 8) 總輻射:測量范圍:0-2000W/m2,分 辨 率:0.1W/m2 9) 雨量監測:0.1~4mm/min(±4%); 10) 數據存儲:不少于50萬條; 11) 抗風等級:≥9級; 12) 防護等級:滿足IP65,全防水(接插件為工業防水); 13) 可靠性:免維護,防鹽霧; ......閱讀全文
近期,冷空氣頻頻來襲,我國中東部大部分地區也出現持續低溫天氣。新冠病毒在寒冷天氣中更為活躍,目前關于今年是“冷冬”還是“暖冬”等話題受到公眾關注,記者就此采訪了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等專家。到底有多冷:北京最低氣溫-19.6℃入冬以來,低溫天氣確實比較多。以北京為例,2020
東海站06號觀測浮標 北黃海02號浮標結冰 2020年最強寒潮剛走,我國又迎來2021年首個寒潮。在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黃、東海浮標觀測站在技術人員的努力維護下,各觀測站點持續穩定運行,實時監測該寒潮過程中海洋或海島各參數變化情況,為寒潮預測預報、科學研究等提供重要的數據資料。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0日發布《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全文如下: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2021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目錄前言一、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引領新時代中國國際發展合作(一)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的文化根脈和精神源泉(二)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觀(三)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的政
近二十年來,科學家們逐漸證明了空間天氣變化和地球電磁災害之間的聯系。他們頻繁警示,如果不采取行動,包括太陽風暴在內的各種空間天氣事件,將對人類的社會生活帶來災難性的破壞。 嚴重的空間天氣災害本身是一種低概率的事件,它對高度現代化的社會(比如北美與歐洲)影響更加顯著。但隨著社會發展,一些發展中國
日前,中國首個火星模擬基地將建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的消息引起了國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也使得中國公眾對火星的熱情被點燃。其實,這是一個由青海省海西州政府與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合作策劃的火星主題文化旅游體驗項目。在火星上生活是否真如科幻電影中的一樣?人類移民火星還需要多長時間?該項目將給我國火星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