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王貽芳:提高經費占比加快基礎研究步伐
“我們中國的GDP大概很快會實現世界第一,我們什么時候也能在純科學方面對世界有重大貢獻呢?”3月7日,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在江蘇代表團上發言說。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 在王貽芳看來,我國科技事業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相當大的差距,究其原因,一是我國對基礎科學重視程度仍然不夠,在實際操作層面總是將基礎科學放在次要、非緊急的位置。二是科技管理體制過度強調競爭,需要長期研究的重大問題、關鍵技術與能力的積累不易得到支持,評審專家大都是大同行,專業性不夠,小同行沒有話語權。三是對基礎研究的管理未能關注不同領域的特殊需求, 管理方式一刀切,讓科研人員苦不堪言,同時大科學裝置的投入占基礎科學研究投入比例較少。 他建議,一是提高基礎研究投入,把2025年基礎研究投入占研發經費的比例提高到9%,2030年提高到15%;二是“十四五”期間在維持現有項目競爭體制不變的情況下,增......閱讀全文
王貽芳當選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
2016年10月底,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因其在物理學以及與俄羅斯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JINR)合作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而當選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 俄羅斯科學院成立于1724年,1917年后發展成為國家科學組織,并于1991年蘇聯解體后更名為俄羅斯科學院。俄羅
全國人大代表王貽芳:提高經費占比 加快基礎研究步伐
“我們中國的GDP大概很快會實現世界第一,我們什么時候也能在純科學方面對世界有重大貢獻呢?”3月7日,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在江蘇代表團上發言說。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 在王貽芳看來,我國科技事業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全國人大代表王貽芳:建設國家實驗室完善國家科研體系
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帶來了建設國家實驗室,完善國家科研體系的建議。 他認為,當前中國的科研體系面臨嚴峻挑戰,建設大型國家實驗室是突破現有瓶頸,解決突出問題、取得整體性、系統性突破,既面向世界科學前沿、也滿足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有效途
王貽芳院士:對科學真理的追求超越一切
“粒子物理學是人類認知宇宙必不可少的學問之一。我認為,科學雖然不會立刻改變人們的生活,但可以使人們更好地認識和了解這個未知世界。”新晉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長王貽芳日前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他所從事的粒子物理學研究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認識物質世界,了解物質世界最本質的規律。
王貽芳院士:對科學真理的追求超越一切
“粒子物理學是人類認知宇宙必不可少的學問之一。我認為,科學雖然不會立刻改變人們的生活,但可以使人們更好地認識和了解這個未知世界。”新晉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長王貽芳日前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他所從事的粒子物理學研究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認識物質世界,了解物質世界最本質的規律。
記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長王貽芳:“粒子捕手”
▲9月30日,王貽芳在接受采訪。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完顏文豪攝中國有沒有必要巨資建造大型對撞機?王貽芳態度堅決:“科學的錢是科學的錢,民生是民生的錢,任何國家永遠不可能拿科學的錢做民生,沒有必要說要用科學的錢去擠占民生的錢”如何向公眾解釋高能物理研究的應用價值?王貽芳認為這是個兩難的問題,說得通俗了,人
王貽芳:只有回到祖國,才能發揮所長
轉眼間,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王貽芳已經回國15年了——那個曾經風華正茂的年輕人如今鬢間已生華發、額上也現皺紋,但他對科學的熱情、對工作的投入卻未有一絲衰減:“中國正處在科學技術發展的最好時期,我們豈能辜負!” 歐洲核子中心、意大利國家核物理研究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核物理
王貽芳:人才引進應是個“連續譜”
無論是接受媒體采訪,還是講話發言,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長王貽芳總是能做到言簡意賅。讓人覺得眼前的這位學者,始終散發著一股高冷之氣。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王貽芳這次卻聊了很多。 2001年,38歲的王貽芳放棄了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工作回國,多年來,他見證了中國粒子物理的成長與發展。 粒子物
王貽芳:最大幸福是實現科研夢想
“科學研究已經成為我的生活方式,我感覺最大的幸福就是能做事情,能實現科研夢想。” 這是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副主任王貽芳研究員接受媒體采訪時最常說的一句話。 作為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的得意弟子,王貽芳曾在歐洲工作11年、在美國工作5年。2001年12
粒子物理走到盡頭了嗎?王貽芳這樣說
“粒子物理研究將回到依靠實驗指引的范式上,離開‘驗證標準模型’的范式。”12月3日,在基礎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國際沙龍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說。 上世紀50年代,大量新粒子被發現,粒子物理從原子核物理研究中獨立出來,成為一門新的學科,主要研究物質世界的基本粒子,以及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