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者”號入選2020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深海載人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牽頭研制 2021年2月27日,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基礎研究管理中心)發布2020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奮斗者”號創造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成功入選。 深海載人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奮斗者”號的牽頭研制單位,在潛水器的總體設計、關鍵技術研發與集成建造等工作中發揮了核心作用。自2016年以來,實驗室強化產學研協同創新,牽頭組織全國近百家單位共同開展研究攻關,在充分吸收“蛟龍”號、“深海勇士”號技術與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在潛水器總體設計與優化、超大潛深結構、系統調試與仿真以及深海作業等關鍵技術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帶動了我國深海材料、動力、控制、水聲通信等技術的發展,顯著提升了我國深海裝備技術的自主創新水平。 “奮斗者”號的成功研制是我國深海科技探索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標志著我國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閱讀全文
奮斗者號如何定位導航?
“萬米的海底,妙不可言。” 2020年11月10日8時12分,“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坐底馬里亞納海溝,刷新了我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三位潛航員在地球最深處向國人直播海底世界。 潛航員如何跟海面上的人們直播交流?在漆黑一片的深海,“奮斗者”號怎么躲避障礙物?這些都能在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
“奮斗者”號上的超級大腦和雙手
“如果將‘奮斗者’號比作一個人,那么智能控制系統就相當于人的大腦,兩套全海深機械手就相當于人的雙手。”這個比喻來自“奮斗者”號副總設計師、潛水器控制系統負責人趙洋。 近日,《中國科學報》采訪了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以下簡稱沈陽自動化所)參與“奮斗者”號研制和執行海試任務的團隊代表,請他們來
一套5枚!嫦娥五號、奮斗者號等成果登上郵票
11月24日,中國郵政發行了《科技創新(三)》特種郵票,本套科技創新郵票一套5枚,分別是“嫦娥五號”、“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揭示蝗蟲聚群成災的奧秘”、“華龍一號”、“古DNA揭秘中國史前人群遷徙動態與族群源流”,其中四枚郵票內容選自中國科學院近年來牽頭或參與的重大科技成果。 該套郵票
“奮斗者”號深淵科考一年 不負眾望
今年11月28日,距離“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以下簡稱“奮斗者”號)圓滿完成萬米深潛海試任務順利返航就整整一年了。“下潛46次,其中12次進入萬米以下、6次進入9000米級深度科考作業,把10多名科學家運送到萬米以下深度進行深淵科學考察......”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以下簡稱深海
“奮斗者”號已完成21次萬米深潛
新華社三亞12月5日電(記者趙穎全、陳凱姿)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獲悉,“探索一號”科考船5日順利結束第21個科考航次第二航段。截至目前,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奮斗者”號共計搭載我國27名科研人員進行了21次萬米深潛。 “探索一號”科考船完成航段科考任務后從馬里亞納海溝返航,于12月
“奮斗者”號副總設計師趙洋的海試故事
建設科技強國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夢想,也是廣大科技工作者孜孜以求的奮斗目標。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風雨兼程,接續奮斗,以滿腔熱情奉獻聰明才智,寫就了一個又一個攀登科技高峰的故事。這些故事既是個體的、家庭的,也是國家的、民族的,它們匯聚成今日中國蔚為大觀的科技盛景。 “奮斗者”號勇闖洋底萬米無疑是這
“奮斗者”號入選2020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深海載人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牽頭研制 2021年2月27日,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基礎研究管理中心)發布2020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奮斗者”號創造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成功入選。 深海載人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奮斗者”號的牽頭研制單位,在潛水器的總體設計、關鍵技術研發與集成建造等工作中
沈陽自動化所助力“奮斗者”號完成首次常規科考應用
近日,“探索一號”科考船搭載“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抵達三亞錨地,完成了“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首次常規科考應用,并開展深海儀器裝備的萬米海試。 在為期59天的科考航次中,“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在7700-10900米深度共下潛28次,其中7次超過萬米,在馬里亞納海溝“挑戰者深淵”最深區域進行科考作業
“奮斗者”號完成國際首次環大洋洲載人深潛科考任務
11日下午,伴隨著汽笛鳴響和人群歡呼,“探索一號”科考船攜“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抵達三亞,圓滿完成國際首次環大洋洲載人深潛科考航次任務。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獲悉,本航次是由該研究所牽頭發起的“全球深淵深潛探索計劃”第一階段科考航次,自2022年10月6日從三亞啟航至今,歷時
做勇往直前的奮斗者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222.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