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取劑的選擇及樣品預處理
食品中脂肪的存在形式有游離態的,也有結合態的。游離態的脂如動物性脂肪和植物性脂肪。結合態的脂如天然存在的磷脂、糖脂、脂蛋白等中的脂肪與蛋白質或碳水化合物等成分形成的結合態。對大多數食品來說,游離態的脂肪是主要的,結合態的脂肪含量較少。 一、 提取劑的選擇 脂類的結構比較復雜,到現在沒有一種溶劑能將純脂肪萃取出來,也就是說提取出來的都是粗脂肪。(大部分是脂肪,還有一些其他成分)。 前面講性質時講到,脂類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測定脂類大多采用低沸點的有機溶劑。常用的溶劑有乙醚、石油醚、氯仿—甲醇混合溶劑。其中乙醚溶解脂肪的能力強,應用最廣泛。下面我們講他們的特點: (一) 乙醚(非極性)的優缺點 1、 優點 (1) 乙醚的沸點低為34.6℃ (2) 溶劑脂肪能力強大于石油醚 2、 缺點 (1) 能被2%的水飽和 (2) 含水的乙醚抽提能力降低(氧與水能形成氫鍵使穿透......閱讀全文
提取劑的選擇及樣品預處理
食品中脂肪的存在形式有游離態的,也有結合態的。游離態的脂如動物性脂肪和植物性脂肪。結合態的脂如天然存在的磷脂、糖脂、脂蛋白等中的脂肪與蛋白質或碳水化合物等成分形成的結合態。對大多數食品來說,游離態的脂肪是主要的,結合態的脂肪含量較少。 一、 提取劑的選擇 脂類的結構比較復雜,到現在沒
食品樣品預處理傳統方法--溶劑提取法
同一溶劑中,不同物質具有不同的溶解度。利用混合物中各物質溶解度的不同將混合物組分完全或部分地分離的過程稱為萃取,也稱提取。常用方法有以下幾種。1)浸提法又稱浸泡法。用于從固體混合物或有機體中提取某種物質,所采用的提取劑,應既能大量溶解被提取的物質,又不破壞被提取物質的性質。為了提高物質在溶劑中的溶解
食品中脂肪提取劑的選擇
食品中脂肪的存在形式有游離態的,也有結合態的。游離態的脂如動物性脂肪和植物性脂肪。結合態的脂如天然存在的磷脂、糖脂、脂蛋白等中的脂肪與蛋白質或碳水化合物等成分形成的結合態。對大多數食品來說,游離態的脂肪是主要的,結合態的脂肪含量較少。一、?提取劑的選擇脂類的結構比較復雜,到現在沒有一種溶劑能將純脂肪
樣品的采集制備,保存及預處理(二)
1.干法灰化? (1)操作方法:炭化(可加入固定劑例:堿性或酸性物質)→灰化至殘留物為白色或淺灰色為止(灰化爐550℃) (2)特點:? ①空白值低;? ②可富集被測組分,15降低檢測下限;? ③有機物分解徹底,需工作者經常看管; ④所需時間長; ⑤揮發元素易損失; ⑥測定結果和
樣品的采集制備,保存及預處理(一)
有朋友留言說想了解“樣品采集”的相關知識,樣品的采集、制備、管理需要遵循一定的標準,實驗室操作中,需要嚴格按照標準操作,如《SN/T 3509-2013?實驗室樣品管理指南?》、《GB 4789.1-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總則》、《GBT 30642-2014 食品抽樣檢驗通用
標本的樣品預處理
標本的樣品預處理是臨床醫學檢驗技士/技師/主管技師考試復習需要了解的生化檢驗知識,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了相關內容與考生分享,希望給予大家幫助!TDM工作中,除少數方法可直接應用收集的標本供測定外,大多需進行必要的預處理。預處理的目的是在不破壞欲測定藥物的化學結構的前提下,用適當的方法盡量減少干擾組分
標本的樣品預處理
TDM工作中,除少數方法可直接應用收集的標本供測定外,大多需進行必要的預處理。預處理的目的是在不破壞欲測定藥物的化學結構的前提下,用適當的方法盡量減少干擾組分,濃縮純化待測物,以提高檢測的靈敏度及特異性,并減少對儀器的損害。預處理包括去蛋白、提取和化學衍生化。 (一)去蛋白 TDM常用的血清(漿)
AFM樣品的預處理
樣品的預處理:在顯微鏡下看樣品表面是否干凈,平整,如果有污染或不平整,務必重新制樣。雖然針尖能測試的有效高度為6微米,水平范圍100微米。但事實上,水平和高度方面任接近何一個極限,所測得的圖象效果將很差,且針尖很容易破壞和磨損。
干貨丨樣品的采集制備,預處理及保存
樣品的采集、制備與預處理、保存在各種檢測工作中都十分的重要,關于它的具體操作,您了解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樣品的采集 采樣:從大量的分析對象種抽去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樣品作為分析材料,此過程稱為采樣。 1 正確采樣的重要性: 采樣是食品分析工作的重要環節。同一種類的食品成品或原料,
液相色譜儀液體樣品預處理技術--樣品預處理技術概述
色譜分析的全過程主要包括四個步驟:樣品的采集、樣品的制備、色譜分析及數據處理與結果的表達。樣品采集包括取樣點的選擇和樣品的收集、樣品的運輸和儲存;樣品制備包括將樣品中欲測組分與樣品基體和干擾組分分離、富集及轉化成色譜儀器可分析的形態等操作。色譜分析樣品的采集和制備是一個非常重要且復雜的過程,通常將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