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學研融合賦能研究生教育改革
產學研融合是研究生教育主動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路徑。在“十四五”開局之年,研究生培養單位應深刻理解研究生教育之于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研發方面對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資源建設的重要支撐作用,創新研究生教育中的產學研合作形態,賦能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使其成為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核心引擎。 創造多元化培養格局 過往的產學研聯合培養研究生過程中,產業、企業及相關科研院所參與程度較淺,聯合培養模式比較單一,主體作用沒有充分發揮。研究生參與產業實踐的機會、參與度和掌握度等都受到較大局限。 研究生培養要精準服務國家發展戰略,以更加開放的思想,創造多元化培養格局。打破對學術學位研究生培養的路徑依賴,創造以培養目標和培養標準為引領的產業、企業、科研院所等與高校共為培養主體的多元培養模式。不斷升級產業、企業對研究生教育的參與度,促進研究生培養跨越高校環境,打破“校內學習”與“校外工作”的界限,在地方高等研究院、科技成果轉化......閱讀全文
帶研究生畢業與帶研究生做研究
其實這個話題不能拿到科學網來說,但是,這的的確確是研究生導師面對每一屆學生都要考慮的問題。我們不可避免的會有相當大一部分——在很多學校甚至是全部,的研究生其讀研究的目的是“畢業”,甚至可以說,在我國這么多研究生中,相當大一部分比例是這樣看待研究生的: A、讀研,就是推遲畢業,就是找不到工作的選
中國科大常州研究生培養基地研究生會成立
11月13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州研究生培養基地研究生會在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先進制造技術研究所正式成立。 中國科大團委副書記張平、研究生會主席劉少辰專程到會祝賀;先進制造所副所長駱敏舟、副所長孔令成,以及培養基地的全體研究生導師、研究生共同見證了研究生會的成立,副所長梁華為主持成立大
研究生要有“研究”味道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894.shtm
研究生為什么要復試?
2018年研究生復試基本告一段落,那些自主劃線的學校動手都比較快,依賴國家劃線的學校為了盡快完成招生指標也使出了各種解數,基本都是提前動手做好復試和調劑工作。 研究生為什么要復試?研究生招生為什么要調劑? 高考作為一種選撥性考試雖然有一些不足,但在各省自主命題下卻被認為是當前最公平的選撥
談談工科研究生選題
研究生在校期間,研究做得好不好,成果多不多,除了個人的努力以外,其實跟選什么類型的題目,也有一定關系。科研課題有很多不同的分類,常見的分類包括:一、按課題性質分類即基礎型、應用基礎型及工程應用型。不同性質的課題,在不同的發展時段,也會有以下第二種分類。二、按發展時段分類即經典、熱點及前沿類課題。對于
南大一研究生留下遺言跳樓自殺!研究生該如何排解壓力
據知乎,近日,南京大學南園六舍研究生一一年級學生跳樓自殺身亡,并留下遺言,疑因學業壓力過大。圖源知乎 每每聽到這樣的消息,小編的心里就像被人冷不丁戳了一下,心痛不已。但隔段時間就會聽到類似消息,據不完全統計,僅這兩年,光南大就已經有好幾位研究生選擇這種方式離開我們: 2020年9月19日晚,
我國研究生規模仍需穩步擴大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國家與地區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創新能力的高低成為決定一個國家或地區國際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因此,很多國家將創新作為其發展的基本戰略,并制定了各類政策以促進國家創新能力的提升。 根據國家創新體系的相關理論,政府、企業、高等教育系統是提高國家創新能力的最為重要的
廣州生物院研究生再獲佳績
6月10日,中科院廣州教育基地第九屆研究生學術報告會在中科院廣州分院舉行。中科院南海海洋所、中科院地球化學所、中科院華南植物園、廣東省科學院昆蟲研究所等9家研究生培養單位共選派26名碩士、博士研究生參加了學術報告會。廣州生物院派出的4名研究生表現突出,07級博士生秦寶明、07級碩士生廖雪梅獲一等
為何現在的研究生不會提問?
問題的實質是困惑,而困惑在于認知的超越。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是學生超越自我、超越同學的體現。卓越的品質源于自我超越,這是學生最可貴的品質。遺憾的是,在大學校園里,學生普遍看重的是有形的成績,而忽視了內在的“問題力”。究其原因,在于一些人的榮譽感世俗化和庸俗化了。 “同學們,還有什么問題?”面對講
青海在校研究生實現倍速增長
中新網西寧10月30日電 (李雋)30日,記者從青海省教育廳獲悉,該省深入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規模和培養質量。十年來,普通本專科生在校生數量穩步增長,研究生在校生數量實現倍速增長,其中,碩士研究生增長超過2.4倍,博士研究生增長16倍。 “我省普通高等學校從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