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醫學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臨床檢驗的自動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檢驗項目更是日趨完善。但是臨床檢驗最基本的血、尿、便三大常規卻越來越不受到重視。為了能出據更準確的檢驗報告和讓臨床醫生對數據有一定的分析能力,我們根據多年的臨床工作經驗并參考有關資料,對應當注意的事項及相關影響因素做一個介紹。 血常規 1.不同采血方法的影響 血常規檢驗有末梢血和靜脈血兩種。末梢血的血樣實際上是動靜脈血、毛細血管血、組織間液和細胞內液組成,不能反映循環血液的真實情況。而靜脈血則能很好的反映患者的實際情況。有研究表明,末梢血和靜脈血的血常規結果有明顯差異,末梢血白細胞(WBC)計數增高,血小板(PLT)計數明顯偏低,原因是采末梢血時速度慢,出血不暢,組織液混入或血小板黏附于皮膚穿刺處形成微血塊所致。末梢血測定的紅細胞(RBC)、血紅蛋白(HGB)、紅細胞比積(HCT)都低于靜脈血。 2.血樣放置時間的影......閱讀全文
檢驗科經常碰到的醫療糾紛有兩種, 一種是本科人員與患者的直接糾紛, 另一種是檢驗科與臨床科之間的糾紛, 而后一種糾紛實際上是間接與患者的糾紛。由于檢驗科工作的特殊性, 二種糾紛的預防處理都顯得非常重要, 否則不但影響病人的就醫檢查利益, 而且影響檢驗科與臨床科之間的配合理解, 甚至引發不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