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介紹:本檢查是用顯微鏡觀察痰液中的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上皮細胞和塵細胞等,還有纖維、結晶、脂肪滴。人體內正常值:正常人痰液中可有少量中性粒細胞上皮細胞和塵細胞。臨床意義: 痰液顯微鏡檢查有助于提示呼吸系統某些特征性疾病的診斷。 1.紅細胞 在血性疾中可大量出現。 2.中性粒細胞 增多:見于細菌感染。 3.嗜酸性粒細胞 增多:見于支氣管哮喘過敏性支氣管炎、肺吸蟲病、熱帶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等。 4.上皮細胞 多為唾液中混入的,沒有臨床意義。 5.塵細胞 是肺中巨噬細胞吞噬灰塵煙塵或其他異物形成的,它的出現表明病人疾液標本符合檢查要求。 6.含鐵血黃素細胞 是肺中巨噬細胞吞噬紅細胞形成的,又稱為心力衰竭細胞,見于肺淤血。肺梗死和肺出血等。 7.彈性纖維 見于肺膿腫肺癌等。......閱讀全文
第一節 痰液檢查 痰(sputum)是氣管、支氣管和肺泡分泌物的混合物。健康人痰量很少,當不呼吸道粘膜和肺泡近刺激時痰量增加。在病理狀態下,人僅痰量增多,其性質也發生變化。痰液檢查的目的為:①助診某些呼吸系統疾病,如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等;②確診某些呼吸系統疾病,如肺結核、肺癌、肺吸蟲病等;③觀
自從1940年發現青霉素以來,人類就在不斷地開發新的藥物以治療細菌感染。尤其近20余年來,頭孢菌素和新的氟喹諾酮類及大環內酯藥物的出現,為臨床醫師應用抗生素提供了許多選擇,大大地提高了感染患者的治愈率,同時也選擇出了許多的耐藥菌株。正是因為抗生素的多樣化和臨
第一節 痰液檢查 痰(sputum)是氣管、支氣管和肺泡分泌物的混合物。健康人痰量很少,當不呼吸道粘膜和肺泡近刺激時痰量增加。在病理狀態下,人僅痰量增多,其性質也發生變化。痰液檢查的目的為:①助診某些呼吸系統疾病,如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等;②確診某些呼吸系統疾病,如肺結核、肺癌、肺吸蟲病等;③觀
【摘要】 目的 研究臨床痰標本的合格率。方法 前瞻性和雙盲調查法。采用痰細菌培養標本直接涂片、革蘭染色、顯微鏡檢查評價痰標本的質量。調查痰標本的鏡檢合格率、轉運時間、標本采集情況否滿足晨痰、深咳、漱口三個條件。分別計算不同條件下痰標本需氧菌分離率。結果 患者留取痰標本滿足漱口、晨痰、深咳
(1)標本采集與涂片制備1)脫落細胞學常用的標本采集方法有:①自然分泌液采集法:包括痰液涂片檢查、尿液涂片檢查、前列腺液涂片檢查及乳頭溢液涂片檢查。②直視采集法:口腔、鼻腔、鼻咽部、眼結膜、皮膚、外陰、陰道、陰道穹窿、宮頸、肛管等部位可直接用刮片刮取、吸管吸取、刷洗。氣管和肺支氣管、食管、胃及直腸可
【摘要】目的 建立結核分枝桿菌的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探討熒光 PCR檢測痰標本中結核分枝桿菌的應用價值。方法 根據結核分枝桿菌基因保守序列設計引物和探針,并構建標準品。對102例培養涂陽的結核痰液標本和45例非結核感染者的痰標本,應用熒光定量PCR法、痰涂片抗酸染色法檢測結核分枝桿菌。 結果 熒
痰中找結核菌的重要性: 自1882年德國科學家柯赫發現結核桿菌以后,從此,人類對這個世界的瘟疫有了深一步的了解,使結核病的預防診斷治療的進展加快了進程。 我們知道,肺結核病是人體感染結核桿菌以后,發生的慢性傳染病。任何一種傳染病都有它特定的病原體,只有找到病原體或檢測到病原體的標志物(所謂標志物即
結核病是嚴重危及全球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自1985年以來結核病疫情在全球范圍內急劇上升,據世界衛生組織報道,目前全球有近1/3的人感染了結核桿菌,即20億人口感染了結核桿菌,其中活動性肺結核病人約2 000萬,每年新增結核病人約800~1 000萬,每年約有300萬人死于結核病[1~3]。結核病已成
肝與膽管寄生蟲的病原檢查方法:病原檢查一般具有節約時間、經費,病人痛苦少和能夠確診疾病等優點。適用于人肝與www.med126.com膽管內寄生蟲的檢查方法較多, 如糞便直接涂片法、改良加藤厚涂片法(modified KatO’s thicksmear)、自然沉淀法、倒置沉淀法、離心沉淀法、醛醚沉淀
Bird在后來版本的著作中引用了George Johnson(1818-1896)在1846年發表的關于尿液中脂肪沉積的重要成果。雖然大家已經知道腎病患者的腎臟包含過多的脂肪,但是Johnson并不知道這些文章。當他證明腎病患者腎臟中存在脂肪以及尿液中所含上皮細胞和管型在顯微鏡和化學檢查下均
脫落細胞檢驗醫生除要熟練掌握細胞形態學特點外,還必須掌握各項操作和染色技術及觀察方法,所以脫落細胞學檢查技術是重要的學習內容之一。它包括標本采集、制片、固定和染色、鏡下觀察方法及診斷要領等。第一節 標本采集和涂片制作方法 一、標本采集 正確地采集標本是細胞學診斷的基礎和關鍵之一,故要準確地選擇部
一、標本采集 正確地采集標本是細胞學診斷的基礎和關鍵之一,故要準確地選擇部位,盡可能在病變區直接采集細胞。采集的標本必須保持新鮮,盡快制得,以免細胞自溶或腐敗。盡可能避免血液、粘液等混入標本內,采集方法應簡便,操作輕柔,避免病人痛苦和引起嚴重并發癥及促進腫瘤擴散,下面介紿幾種常用的標本采集方法。
脫落細胞檢驗醫生除要熟練掌握細胞形態學特點外,還必須掌握各項操作和染色技術及觀察方法,所以脫落細胞學檢查技術是重要的學習內容之一。它包括標本采集、制片、固定和染色、鏡下觀察方法及診斷要領等。 第一節 標本采集和涂片制作方法 一、標本采集 正確地采集標本是細胞學診
今年3月24日是第22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今年的結核病日的宣傳主題是“社會共同努力,消除結核危害”。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口被認為感染上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即導致肺結核(TB)的細菌,但是只有一小部分人會患上有癥狀的疾病。即便他們當中只有10
一、標本采集 正確地采集標本是細胞學診斷的基礎和關鍵之一,故要準確地選擇部位,盡可能在病變區直接采集細胞。采集的標本必須保持新鮮,盡快制得,以免細胞自溶或腐敗。盡可能避免血液、粘液等混入標本內,采集方法應簡便,操作輕柔,避免病人痛苦和引起嚴重并發癥及促進腫瘤擴散,下面介紿幾種常用的標本采集方法。
一.痰液檢驗1.一般性狀檢查 正常人痰液呈無色或灰白色。化膿性感染時呈黃色;綠膿桿菌感染時呈黃綠色;大葉性肺炎時呈鐵銹色;急性左心衰時呈粉紅色泡沫樣痰;阿米巴肺膿瘍時呈咖啡色。呼吸系統有病變時痰可呈粘液性、漿液性、膿性、血性。2.顯微鏡檢查(1)不染色涂片 ①紅細胞:正常痰液無紅細胞,膿性痰可見少量
醫學真菌學檢查是診斷真菌病的重要依據,隨著真菌感染病例的日益增多,對實驗室的診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論是患者淺部或深部感染診斷,幾乎全依賴于臨床標本的真菌學檢查。特別是系統性真菌感染,其早期特異的診斷方法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關鍵,而病原真菌的形態結構十分多樣,在不同條件下同一真菌也可有不同特點的形態。
1.量 排痰量以毫升/24小時計,健康人一般無痰,患者的排痰量依病種和病情而異患者急性呼吸系統感染者較慢性炎癥時痰少;細菌性炎癥較病毒感染痰多;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空洞型肺結核和肺水腫患者痰量可顯著增多,甚至超過100毫升/24小時。 2.顏色及性狀:正常人偶有少量的白色或灰色粘液痰。病情況
(四)常見癌細胞類型形態特征 1.鱗癌 鱗狀上皮細胞癌變稱為鱗狀上皮細胞癌簡稱鱗癌。根據細胞分化程度,可分為高分化鱗癌和低分化鱗癌。 (1)高分化鱗癌:癌細胞分化程度較高,以表層細胞為主。癌細胞的多形性和癌珠是高分化鱗癌的標志。 (2)低分化鱗癌:癌細胞分化程度較低,以中、底層細胞為主。
(1)標本采集:主要用自然咳痰法。通常以清晨第一口痰(肺、氣管深處的)作標本最適宜。細胞學檢查以上午9~10時留痰為宜。立即送檢,否則不超過24h內防腐,用過的標本需經滅菌后再處理。 (2)理學檢查:排痰量以ml/24h計,健康人無痰或僅有少量白色或灰白色粘液痰
胃液檢查是通過抽胃液分析,以了解胃分泌和運動功能,以及胃液情況,用于胃和十二指腸疾病診斷。近年雖然內鏡技術可直接檢查胃和十二指腸病變,并采集病理標本,但胃液分析作為胃分泌功能的檢查,仍有其實用價值。另外,胃液分析對某些貧血的診斷和鑒別診斷也有一定意義。胃液顯微鏡檢查正常值: 紅細胞:無 白細胞:
三、臨床樣本的采集與處理 (一)皮屑 邊緣、皰壁、膿液、深層趾(指)間皮屑或活動邊緣皮屑,取材前75%酒精消毒,作KOH涂片,同時種于沙氏瓊脂加氯霉素2管,置25℃培
目前從痰中檢測結核分枝桿菌仍是診斷肺結核的重要方法,痰結核分枝桿菌檢查對發現傳染源、確定治療方案、考核療效、評價防治效果等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對558 例肺結核患者及疑似患者痰標本同時進行涂片抗酸染色法、快速結核菌培
盡管人們在疾病診斷技術上的投入巨大,但是許多病癥的診斷方法仍然既繁瑣又昂貴,并且往往難以在癥狀不明顯的早期及時發現疾病。胰腺癌就是一個典型例子:早期胰腺癌并無明顯癥狀,但病情發展卻十分迅速。事實上,根據美國癌癥協會(AmericanCancerSociety)統計,高達80%的胰腺癌患者在確診后
一、涂片前準備工作及涂片方法1、涂片前準備工作(1)保證標本新鮮,取材后盡快制片。(2)涂片操作要輕巧,避免擠壓以防止損傷細胞。涂片要均勻,厚薄要適度,太厚細胞堆疊,太薄細胞過少,均影響診斷。(3)玻片要清潔無油漬,先用硫酸洗滌液浸泡沖洗,再用75%乙酸浸泡。(4)含蛋白質的標本可直接涂片,缺乏蛋白
1.1 萋尼氏抗酸染色痰涂片顯微鏡檢查 目前萋尼氏抗酸染色痰涂片顯微鏡檢查是我國結核病實驗室使用最為 普遍的方法,其操作簡單快捷,特異性高,設備要求低,但是靈敏度較低,不能及時發現病人。1.2 發光二極管熒光顯微鏡(LED熒光顯微鏡)發光二極管熒光顯微鏡管利用二極管光源,延長了顯
經濟的、快速的、高質量的單層細胞離心涂片制備系統近年來,臨床病理及檢驗科為了提高脫落細胞診斷的標準化和準確性,對于常規脫落細胞的單層細胞制備要求日益增高,常規脫落細胞學標本是指在生理或病理情況下自然脫落的細胞,包括宮頸脫落細胞、胸腹水、腦脊液、尿液、痰液等。此外,檢驗科微生物實驗室對微生物的單層涂片
結核桿菌與麻風桿菌是分枝桿菌屬中的主要病原菌。結核桿菌菌體細長略帶彎曲,有分枝生長趨勢。菌體含脂量高,與其抗酸特性、抵抗力特性、致病性與免疫性等都有密切關系。該菌營養要求高,生長緩慢,形成“菜花狀”菌落。一、結核桿菌檢驗程序結核病人病灶中查到結核桿菌,是病原學診斷的重要依據,根據感染部位不同,可采集
介紹丹麥醫院中的臨床微生物學科 近來一些學者發表文章提出檢驗醫學面臨挑戰[1]。我國和發達國家檢驗醫學發展相比,存在不少問題其中有檢驗醫學中缺乏高水平的醫師,結果長期落后于其他學科;局限于技術工作,不能或不愿參與臨床治療和診斷工作,致使發展受到限制。這些都是帶方向性的重要問題。我有機會曾三次(19
鏈球菌屬(Streptococcus)細菌,呈鏈狀排列的革蘭陽性球菌,個別種成雙排列。廣泛分布于自然界、人及動物腸道和健康人鼻咽部,大多數不致病,致病菌可引起各種化膿性炎癥、猩紅熱、新生兒敗血癥、細菌性心內膜炎以及風濕熱、腎小球腎炎等超敏反應性疾病。 ⒈分類 鏈球菌的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