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醫院內銅綠假單胞菌(PAE) 的耐藥性及其變遷,指導臨床合理用藥。方法 對2001~2003 年病房臨床分離的PAE 1126 株, 用26 種抗菌藥物進行藥敏實驗。結果 三代頭孢菌素的頭孢他啶耐藥率為30.91 % ,頭孢哌酮/ 舒巴坦的總耐藥率為19.97 % ,四代頭孢菌素的頭孢吡肟的耐藥率為23.27 % ;碳青酶烯類的亞胺培南和美羅培南的耐藥率分別是39.42 %和36.63 %;氨基糖苷類的耐藥率都< 30 % ,以阿米卡星和妥布霉素最低,分別6.92 %和11.23 %;氟喹諾酮類的耐藥率均> 44 %。結論 PAE 的耐藥性已十分突出,對于PAE的感染, 應在藥敏指導下用藥,經驗性治療則首選頭孢哌酮/ 舒巴坦或頭孢吡肟+ 阿米卡星或妥布霉素組合治療方案;應該適當控制三代頭孢菌素、碳青酶烯類和氟喹諾酮類藥物的使用。 ......閱讀全文
近年來由于抗生素的廣泛應用,細菌的耐藥問題越來越嚴重。歷史和現實的教訓告訴我們:任何一種抗生素一旦問世,很快就會產生耐藥株,產生耐藥株的時間周期短則幾年,長則十幾年(表1)。目前,細菌的耐藥問題已成為全球的嚴重問題,為此WHO專門發表了針對細菌耐藥問題的專家建議(WHO/CDS/CS
近年來由于抗生素的廣泛應用,細菌的耐藥問題越來越嚴重。歷史和現實的教訓告訴我們:任何一種抗生素一旦問世,很快就會產生耐藥株,產生耐藥株的時間周期短則幾年,長則十幾年(表1)。目前,細菌的耐藥問題已成為全球的嚴重問題,為此WHO專門發表了針對細菌耐藥問題的專家建議(WHO/CDS/CS
近年來由于抗生素的廣泛應用,細菌的耐藥問題越來越嚴重。歷史和現實的教訓告訴我們:任何一種抗生素一旦問世,很快就會產生耐藥株,產生耐藥株的時間周期短則幾年,長則十幾年(表1)。目前,細菌的耐藥問題已成為全球的嚴重問題,為此WHO專門發表了針對細菌耐藥問題的專家建議(WHO/CDS/CSR/DRS/20
1.2.2 DNA拓撲異構酶的改變引起喹諾酮類抗生素耐藥 喹諾酮類藥物的作用機制主要是通過抑制DNA拓撲異構酶而抑制DNA的合成,從而發揮抑菌和殺菌作用。細菌DNA拓撲異構酶有I、Ⅱ、Ⅲ、Ⅳ,喹諾酮類藥物的主要作用靶位是拓撲異構酶Ⅱ和拓撲異構酶Ⅳ。拓撲異構酶Ⅱ又稱DNA促旋酶,參與DNA超螺旋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