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大衛:以“好玩”的心態做科研
在和煦的陽光里往返于校區之間,搭建半導體光電器件前沿基礎與應用研究的橋梁,這是浙江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員狄大衛近期工作的日常。 不久前,由狄大衛等人共同發明的一項技術,顯著提高了綠光混合維度鈣鈦礦LED(發光二極管)的性能,為擴展鈣鈦礦LED器件設計的多樣性作出了貢獻。 此前,狄大衛與合作者們在新型電致發光器件領域的基礎研究,產生了多項具有重要意義的成果,他也因此入選2019年《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全球“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2020年“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青年科學家”等。 就像“在沙灘上隨意撿貝殼” 人類對光的追求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如果說白熾燈照亮了20世紀,那么LED則點亮了21世紀。作為LED家族的重要一員,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掀起了新的技術革命。 在目前的OLED材料中,基于稀有金屬銥的磷光材料性能最為優越。然而,由于受到發光機制的影響,其在高亮度下的效率還是受到了限制。而且,這類O......閱讀全文
AMOLED與OLED的主要區別到底在哪里?
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機發光二極管(器件)、AMOLED(Active 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主動矩陣有機發光二極管(器件)被稱為下一代顯示技術,包括三星電子、三星SDI、LG飛利浦
量子點屏幕和led的區別
量子點屏幕和led在技術、畫質方面有區別。量子點電視和OLED電視區別——技術方面OLED,直譯為有機發光二極管,具有自發光特性,使用磷光色層構造產生不同顏色的光,而不是像液晶屏幕那樣需要背光源。至于量子點本質上仍是液晶屏幕,只是改進了背光顯示。相對LED背光來說,量子點技術能夠有效減少過多的藍光,
氣體報警氣顯示屏幕的分類
所有的顯示設備里屏幕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些年隨著科技發展以及顯示的要求,顯示技術發展迅速,各種新技術層出不窮,LED、LCD、OLED等等諸多專業名詞數不勝數首先,最重要的是,目前主流的屏幕材質都可歸結為兩類:TFT-LCD與OLED。這兩種屏幕從原理上講有著本質的區別,LCD是依賴背光面板,而
體視顯微鏡中LED (發光二極管) 照明系統概述
LED (發光二極管) 照明系統概述環形燈?(RL)環形燈?(RL) 為樣品提供均勻、明亮的照明;適用于大部分樣品類型。此外,勻光和偏光套件均適用于環形燈類型。這些附件能減少光點眩光和高光的問題。同軸照明?(CXI)同軸照明?(CXI) 的光束由光學部件引導并從樣品上反射,最適合反光的平滑樣品。在需
我國鈣鈦礦發光二極管外量子效率突破20%
由西北工業大學柔性電子研究院首席科學家黃維院士與南京工業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建浦教授所帶領的團隊繼2016年提出鈣鈦礦維度調控創造鈣鈦礦發光二極管(LED)效率記錄后,近日利用低溫溶液法,在鈣鈦礦發光層設計上提出了新思路,將近紅外鈣鈦礦LED外量子效率提高到20.7%,相關研究成果于1
鈣鈦礦基LED發光效率創紀錄 應用照明、太陽能電池等領域
據英國劍橋大學官網近日報道,該校科學家將鈣鈦礦層整合進發光二極管(LED)內,得到的產品內部發光效率接近創紀錄的100%,可與最好的有機LED(OLED)相媲美,未來有望應用于顯示、照明、通信及下一代太陽能電池領域。 與廣泛用于高端消費電子產品的OLED相比,鈣鈦礦基LED制造成本更低,并且可發
量子點顯示技術原理介紹及優點分析(一)
伴隨著顯示技術的進步,人們對顯示器的要求越來越高。總結過去顯示器的發展,從最早期的CRT(陰極射線管)、LCD(液晶)、LED(發光二極管)等幾個階段。在這之后,有過LCD(液晶顯示)與PDP(等離子技術)龍爭虎斗,不過由于電路及功耗問題的出現,最終LCD在這場爭斗中勝出。最近幾年,LED技
接近100%!鈣鈦礦基LED發光效率創紀錄
科學家將鈣鈦礦層整合進LED內。圖片來源:英國劍橋大學官網據英國劍橋大學官網近日報道,該校科學家將鈣鈦礦層整合進發光二極管(LED)內,得到的產品內部發光效率接近創紀錄的100%,可與最好的有機LED(OLED)相媲美,未來有望應用于顯示、照明、通信及下一代太陽能電池領域。與廣泛用于高端消費電子產品
能夠發光的墻紙:未來你家里亮的可能不是燈
在不久的未來,你回家開的可能不是一盞燈,而是一面會發光的墻;吃早飯時看的報紙,轉眼間它就能變成計算機屏幕……以后想要哪兒亮,只要貼一層薄膜或者刷層涂料就行了,這被稱作“有機發光”(OLED)技術。揚子晚報記者昨日從南京郵電大學獲悉,該校學生團隊憑借OLED領域的研究成果奪得第十三屆“挑戰杯”全國
狄大衛:以“好玩”的心態做科研
在和煦的陽光里往返于校區之間,搭建半導體光電器件前沿基礎與應用研究的橋梁,這是浙江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員狄大衛近期工作的日常。 不久前,由狄大衛等人共同發明的一項技術,顯著提高了綠光混合維度鈣鈦礦LED(發光二極管)的性能,為擴展鈣鈦礦LED器件設計的多樣性作出了貢獻。 此前,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