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血細胞分析檢測技術的發展,由于其先進的檢測技術及快速的檢測速度,血細胞儀器分析已基本取代了人工計數細胞,但血小板的檢測仍可能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擾,例如EDTA依賴性假性血小板減少癥,這種現象的發生會導致血小板檢測結果出現假性偏低,而儀器的報警提示如果又沒有被及時發現,則可能就會導致結果的誤判,因此我們必須提高警惕。 EDTA依賴性假性血小板減少癥是由于用EDTA抗凝全血后血小板聚集而導致用血液細胞分析儀檢測血小板數量時,發生血小板數量假性減少的現象,這種現象的發生是由于陽離子螯合劑EDTA導致了血小板膜糖蛋白GPIIb/IIIa構象發生改變,暴露出抗原表位,從而可以被自身抗體所識別而造成的,其將給臨床造成很大的困擾,同時也給血細胞分析儀檢測血小板造成極大干擾。 EDTA鹽是國際血液學標準化委員會推薦使用的抗凝劑,其抗凝的原理是血液中的......閱讀全文
隨著血細胞分析檢測技術的發展,由于其先進的檢測技術及快速的檢測速度,血細胞儀器分析已基本取代了人工計數細胞,但血小板的檢測仍可能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擾,例如EDTA依賴性假性血小板減少癥,這種現象的發生會導致血小板檢測結果出現假性偏低,而儀器的報警提示如果又沒有被及時發現,則可能就會導致
隨著血細胞分析檢測技術的發展,由于其先進的檢測技術及快速的檢測速度,血細胞儀器分析已基本取代了人工計數細胞,但血小板的檢測仍可能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擾,例如EDTA依賴性假性血小板減少癥,這種現象的發生會導致血小板檢測結果出現假性偏低,而儀器的報警提示如果又沒有被及時發現,則可能就會導致結果的誤判,因
病歷摘要 患者男性,34歲,因發現血小板減少2周入院。 患者2周前健康體檢時,在外院查血常規示:WBC 6.5×109/L、Hb 132 g/L、PLT 19×109/L。患者當時無任何不適,無皮
在臨床中,凡遇到沒有出血表現但血小板計數卻明顯減少的患者,均應考慮EDTA依賴性假性血小板減少癥的可能。 EDTA即乙二胺四乙酸,是常用的血標本抗凝劑之一。大家知道,我們平時在病房進行全血細胞分析(血常規)檢驗時,使用的是紫帽真空管。這種真空管中就裝有EDTA鹽抗凝劑。在因不同理由需要檢測
患者女,60歲,3年前出現不明原因頭昏、乏力,曾在當地醫院檢查甲狀腺功能,提示甲狀腺功能亢進,給于口服有關藥物及對癥處理,癥狀無明顯好轉,半年前再次于外院做CT檢查,發現甲狀腺腺瘤,并檢查內分泌全套項目,發現CH、T3、T4等指標明顯升高,查頭顱MRI發現鞍區有占位性病變,考慮垂體腺瘤。因查血糖指標
EDTA是一種可按1:1進行螯合鈣離子和其他多價金屬離子的多聚酸,該化合物的鈉鹽和鉀鹽被廣泛應用于檢驗科標本處理過程中,常見的有Na2EDTA,K2EDTA 和 K3EDTA。國際血液學標準化委員會(ICSH)也提倡使用的K2EDTA抗凝血樣進行血液學分析,該建議已被大多
[關鍵詞】EDTA;血小板;分析 血常規檢測是醫院臨床非常重要的常覘檢測,血小板計數也成為臨床上止血和血栓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的重要依據[1]。血小板的升高和降低都會為疾病的診治提供幫助。隨著科技的發展,的使用無論是對檢驗質量還是檢驗速度都有極大的提高,但是,由于
目前EDTA-K2 作為較理想的抗凝劑,已廣泛應用于血常規自動化檢測。但在日常的檢驗工作中還發現少數標本發生EDTA 依賴的假性血小板減少的同時枸櫞酸鈉也可引發血小板發生聚集反應。這必然要引起臨床檢驗工作者的重視。 一、EDTA-K2依賴血小板減
EDTA依賴凝集性假性血小板減少(EDP)發生率一般為0.075%~0.20%,在EDTA依賴凝集時,出現誘發的血小板聚集或血小板衛星現象,致使全自動血細胞計數儀不能確認血小板而使血小板計數偏低,假性血小板減少會貽誤手術時機,或作一些不必要的針對血小板減少癥的治療。相差顯微鏡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物體不同
【前言】 臨床上,血小板計數廣泛用于血栓與出血性疾病、血液病的診斷與鑒別診斷、術前評估、療效觀察以及是否進行血小板輸注治療的判斷等眾多領域,是一項常規而又極其重要的指標。 由此可見,檢驗報告的準確與否至關重要。然而,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