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癌癥免疫療法潛在新靶點
定植于腫瘤細胞外的微生物被統稱為腫瘤菌群。腫瘤菌群可通過引起局部炎癥或局部免疫抑制,影響機體對腫瘤的免疫反應。已有研究證明,細菌可侵入腫瘤細胞,但是尚不明確腫瘤細胞內的細菌是否能被機體免疫系統識別。 近期,以色列和美國的研究團隊發現,侵入黑色素瘤細胞的部分細菌生成的細菌肽可呈遞至腫瘤細胞表面并激活T細胞,可能成為癌癥免疫療法新靶點。該研究在《Nature》發表,題為:Identification of bacteria-derived HLA-bound peptides in melanoma。 研究人員在黑色素瘤細胞中發現了40多種細菌種群,而且在同一人的不同轉移灶中的細菌組成高度相似,不同人的黑色素瘤細胞中的細菌組成也高度相似。進一步研究發現,具核梭桿菌等特定細菌產生的部分細菌肽可被呈遞到腫瘤細胞表面,并被免疫系統的T細胞識別,從而引發機體免疫反應。 該研究結果表明,腫瘤細胞呈遞的細菌肽有可能是一類以前未被發現的......閱讀全文
激光可檢測血液腫瘤細胞 有望改善黑色素瘤篩查和治療
腫瘤會釋放細胞到血液中,從而揭示癌癥正在發展并已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如今,研究人員報告稱,他們可以在皮膚癌患者的手上,用一種激光設備檢測出這些罕見腫瘤細胞在血液中的流動情況。該設備有朝一日可能會改善對黑色素瘤的篩查。它還可以幫助醫生監測癌癥治療是否有效,甚至可以通過殺死漫游的癌細胞抑制原始腫瘤
檢測循環腫瘤DNA追蹤黑色素瘤進展
最近一項新研究報道稱一種血液檢測方法能夠發現血液中死亡癌細胞的DNA片段,利用這種方法跟蹤預測轉移性黑色素瘤的進展和潛在擴散能力要比目前使用的標準檢測方法更好。這項研究由紐約大學的研究人員領導完成,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Molecular Oncology上。 目前臨床使用的標準檢測方法需要檢測血
腫瘤研究,從認識腫瘤細胞開始
最近一段時間我們一直圍繞著腫瘤動物模型的構建,為大家介紹了腫瘤研究中各種實用動物模型的建立方法,相信大家應該收獲頗多。動物水平的研究為我們提供了更接近臨床的數據分析,與此同時,腫瘤細胞的實驗研究也同樣重要,它是腫瘤研究的初級階段,可以更加快捷地提供在體外水平的研究結果。本期我們就開啟腫瘤細胞學新
細胞診斷、腫瘤細胞分類要訣
細胞診斷要訣鏡下觀察要周到,每個視野不漏掉;看完背景看細胞,低倍高倍仔細瞧;先看形態和大小,核漿比例有多少;核的結構最重要,核質又多又粗糙;核膜核仁均異常,病理分裂偶見到;單個細胞不能斷,足量細胞方有效;只有成堆無分散,重復檢查再報告。
細胞診斷、腫瘤細胞分類要訣
細胞診斷要訣 鏡下觀察要周到,每個視野不漏掉; 看完背景看細胞,低倍高倍仔細瞧; 先看形態和大小,核漿比例有多少; 核的結構最重要,核質又多又粗糙; 核膜核仁均異常,病理分裂偶見到; 單個細胞不能斷,足量細胞方有效; 只有成堆無分散,重復檢查再報告。
黑素細胞及其腫瘤
第二節 黑素細胞及其腫瘤一、正常黑素細胞人類黑素細胞主要分布于表皮基底層。表皮黑素細胞起源于神經嵴。HE染色的切片中,黑素細胞核小濃染,胞漿透明,約10個基底細胞中可見一個。能確定黑素細胞的方法有透射電鏡觀察及多巴染色。免疫細胞化學染色目前僅以抗S-100蛋白抗體著染有一定參考意義,根據其位于基底層
腫瘤細胞的介紹
腫瘤(tumor,neoplasm)是一種基因病,但并非是遺傳的。它是指細胞在致瘤因素作用下,基因發生了改變,失去對其生長的正常調控,導致異常增生。可分為良性和惡性腫瘤兩大類。前者生長緩慢,與周圍組織界限清楚,不發生轉移,對人體健康危害不大。后者生長迅速,可轉移到身體其它部位,還會產生有害物質,
免疫細胞抗腫瘤
隨著機體年齡的增長,人體免疫力在40歲后急劇下降,不定期回輸活性免疫細胞可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清除病毒和癌變細胞,從根本上提升肌體健康狀態。 免疫細胞療法還可清除微小病灶及手術、放化療后殘留的腫瘤細胞,預防復發和轉移,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期。
漿細胞腫瘤概念
漿細胞腫瘤系單克隆漿細胞異常增生,并分泌單克隆免疫球蛋白和(或)多肽鏈亞單位的一組腫瘤性疾病。
腫瘤細胞侵襲實驗
Matrigel 基質膜模型 ? ? ? ? ? ? 實驗方法原理 Matrigel 是從小鼠EHS肉瘤中提取的基質成分,含有LN、IV型膠原、接觸蛋白和肝素硫酸多糖,鋪在無聚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