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轉子間骨折多發于老年人,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和交通、建筑業的發展,其發病率在逐年增高[1]。據統計資料表明,患者的平均年齡為70歲[2]。股骨轉子部血運豐富,修復能力較強,對青少年患者治療相對容易,但對老年患者,由于傷前已存在各種基礎疾患,治療有一定風險,保守治療極易發生髖內翻和肢體外旋、短縮畸形,同時帶來廢用性骨質疏松和肌肉萎縮。長期臥床容易造成褥瘡、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關節攣縮、深靜脈血栓形成等全身并發癥,病死率較高,文獻報道病死率為4.2%~34.6%[3]。目前多主張手術治療,隨著生物力學研究的不斷深入以及新材料的問世和改進,其治療方法也在不斷增加,以及手術治療病例數的增多,不同內固定治療方法的優缺點也在日趨顯現[4]。 1 股骨轉子間骨折的生物力學 研究轉子間是從髖關節囊外線到小轉子下方的區域,股骨......閱讀全文
骨科收治一名多發傷患者,要求麻醉科會診,病情如下:一般情況:女患,63歲,體重49kg,因“頸雙上肢骨盆及右髖左前臂劇痛伴短暫昏迷1小時”急診入院(系交通事故肇事逃逸,自醒后被路人發現后通知病人家屬并120急診***);現病史:病人于1小時前可能不幸遭遇交通事故傷肇事逃逸,當時昏迷約半小時,伴逆行性
股骨頭的骨壞死或缺血性壞死是一種以骨細胞和骨髓死亡為特征的頑固性疾病,是由軟骨下骨的受影響部分的血液**不足引起的。是能導致年輕成人的致殘的一種疾病,通常導致髖關節破壞。由于骨缺血壞死的潛伏發作和早期缺乏特定的臨床癥狀,診斷起來比較困難。MR成像是用于早期診斷和疾病分期的高度準確的方法。診斷無論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