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光源中心實驗揭示自由電子激光的重要物理過程
自由電子激光具備超快時間分辨、超高空間分辨和超強峰值亮度,是目前最先進的研究工具之一,其出現極大地促進了生命科學、化學、物理學和材料科學等領域的發展。國際上已經先后有8臺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建成,并投入用戶科學實驗。作為新一代光源,與同步輻射光源不同的是,自由電子激光放大來自于電磁波和相對論電子束在波蕩器磁場中持續的相互作用,其中波蕩器是一種由成千上萬的二極磁場組合成周期性正弦磁場的發光元件。 自由電子激光的三個關鍵物理過程包括能量調制、電子束微群聚和功率放大。自由電子激光的基本物理過程是:電磁波和電子束之間相互作用導致電子束的能量調制;而能量調制會使電子束團在輻射波長尺度內形成空間密度調制,也被稱為微群聚;電子束微群聚會增強自由電子激光功率增長;而放大的自由電子激光功率又進一步增強和加快電子束微群聚的過程。這個正反饋機制是目前所有自由電子激光的物理基礎。在以往的自由電子激光裝置中,能量調制、電子束微群聚和功率放大,都是......閱讀全文
磁鐵竟能刺激細胞生長
新工藝是一種更環保、更清潔、更安全、更經濟的方法來生產細胞肉類。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用磁鐵撞擊動物細胞,發現了一種生產細胞肉的革命性方法。通過使用更少的動物產品,這種創新方法簡化了以細胞為基礎的肉類生產,使其更安全、更清潔、更劃算。 與傳統畜牧業相比,人造肉的好處包括減少碳足跡和降低動
磁鐵變電池 細菌能發電
這的確令人震驚。研究發現,細菌生長在天然磁鐵的微小粒子上面。這些細菌是一個混合群落,能“吞掉”和“呼吸”來自金屬的電子。 近年來,發電細菌已成為熱門話題。科學家發現,一些在全球海底和河床發現的細菌能從微小金屬顆粒中獲取電子。通過向細菌“捐獻”電子,鐵粒子成為細胞的一個有效能量來源。其他種類
日本成功研制無需稀土強力磁鐵
據《朝日新聞》網站報道,日本東北大學研究生院等科研機構團體宣布,目前已成功開發出一種無需稀土即可獲得強磁力磁鐵的基礎技術。這種“無稀土磁鐵”的磁力可與用于混合動力車的發動機和家電的釹磁鐵磁力相匹敵,預計2025年前后該技術將走向實用化。 據悉,這種磁鐵主要由鐵和氮物質合成,無需從中國進口具
溫度對磁鐵磁性的影響
溫度越高,磁性越小,達到一定溫度后,磁性消失。當磁鐵和磁石的溫度升高時,磁鐵的分子運動越激烈,那么分子之間無序的碰撞也就越劇烈,這樣就打破了分子的有序的平衡,磁性也就會減弱很多。當溫度升高到某個數值時,劇烈的分子熱運動終于完全破壞了電子運動方向的規律性,磁鐵的磁性也就消失了。金屬學家把磁鐵和磁石完全
小磁鐵追蹤癌癥 更靈敏更安全
日前,發表于《Scientific Reports》雜志上的一則研究表明使用鐵粒子和磁探針可幫助臨床醫生準確跟蹤淋巴結腫瘤的擴散,比現有的癌癥監測方法更加敏感和安全。但目前該方法還屬于臨床預試驗階段,研究人員正努力將其向臨床試驗發展。 拯救生命的手術和治療方案依賴于醫生對癌癥傳播的準確跟蹤。追
前沿觀察:海外引才,形成“磁鐵”效應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我國留學回國人員總數達265.11萬人,出國留學完成學業后選擇回國發展的留學人員比例由2012年的72.38%增長到2016年的82.23%,形成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留學人才“歸國潮”,我國對海外人才吸引力顯示出強大的“磁鐵”效應。 同時,隨著大量“海歸”人才回
磁鐵可在微重力下加速氧氣生產
一個國際科研團隊在《npj 微重力》雜志上發表論文稱,可利用磁鐵在太空中更好地制造氧氣,以供宇航員呼吸,促進未來月球和火星探索任務的開展。 讓宇航員在國際空間站及其他航天器上呼吸復雜而昂貴。最新研究主要作者、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阿爾瓦羅·羅梅羅·卡爾沃解釋說,在國際空間站內,氧氣通過電解
科學家用磁鐵抵抗抑郁
2017年,抑郁發生率和抗抑郁藥物的使用率皆居高不下,其中約1/3的患者在接受治療后卻未見效,對他們來說,經顱磁刺激(TMS)——用強有力的磁鐵非入侵性地刺激大腦細胞的療法——或許是一種可行的選擇。 實際上,TMS并非新療法,美國食藥監局在2008年就批準了該療法。其中新穎的地方是該療法安全性
美巨型磁鐵到達費米實驗室新家
圖片來源:Reidar Hahn 7月26日早上,物理學家們終于可以松口氣了。15米寬的超導磁鐵儲存環成功進入了美國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Fermilab)的大門。這是令人焦慮的5000公里旅行的最后一步,該大設備從紐約的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來到了位于伊利諾伊州的新家。 這
二級防護標準
二級防護標準:醫用防護服、醫用防護口罩、防護眼罩/面罩、醫用乳膠手套、防護鞋、工作帽。適用于1、進入隔離留觀室和專門病區的醫務人員;2、接觸從病人身上采集的標本、處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過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體的工作人員;3、轉運病人的醫務人員和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