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竇炎有急性和慢性之分,中醫認為,急慢性鼻竇炎均屬“鼻淵”范疇,按以下六型辨治常能獲得滿意療效。 1.熱毒犯肺型 癥見涕黃或黏白量多,從鼻道上方流下,間歇或持續鼻塞,嗅覺減退,鼻內肌膜紅腫,眉間或顴部有叩壓痛。伴發熱惡寒,頭痛,胸悶,咳嗽多痰,口干,小便黃少,大便秘結,舌質紅,苔微黃,脈浮數。治宜祛風清熱,解毒通竅。成人方用連翹10克,葛根15克,荊芥10克,薄荷10克,蒼耳子10克,辛夷花10克,黃芩10克,梔子10克,菊花10克,白芷10克。水煎,每日1劑,分4次服。 2.風熱壅遏型 癥見涕多黃濁,頭痛頭脹,鼻塞不利,嗅覺減退,眉間或顴部有叩壓痛。伴咽喉不利,咳吐黃痰,口渴喜冷飲。大便或干,小便黃少,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成人方用薄荷6克,銀花15克,蒼耳子1......閱讀全文
咳嗽是臨床上常見的癥狀之一。引起咳嗽的病理因素有許多;包括炎性;機械性;化學性;心源性等等不下十余種,從慢性鼻竇炎引起的鼻后滴注到胸膜、心臟的疾病都可以誘發咳嗽。雖然是很平常的癥狀,也有纏綿不愈的時候。 中醫的基本思維是辨證論治,透過四診八綱、理、法、方、藥系列而達到治療目的。有別于西醫的辨病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