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D是應用在攝影攝像方面的高端技術元件,CMOS則應用于較低影像品質的產品中,它的優點是制造成本較CCD更低,功耗也低得多,這也是市場很多采用USB接口的產品無須外接電源且價格便宜的原因。盡管在技術上有較大的不同,但CCD和CMOS兩者性能差距不是很大,只是CMOS攝像頭對光源的要求要高一些,但該問題已經基本得到解決。CCD元件的尺寸多為1/3英寸或者1/4英寸,在相同的分辨率下,宜選擇元件尺寸較大的為好。圖像傳感器又叫感光元件。......閱讀全文
在過去的十年里,CMOS圖像傳感器(CIS)技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展,圖像傳感器的性能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自從在手機中引入相機以來,CIS技術取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包括科學家和市場營銷專家在內的許多人,早在15年前就預言,CMOS圖像傳感器將完全取代CCD成像設備,就像20世紀80年代中期C
一、傳感器概念與發展歷程根據國標GB/T 7665-2005,傳感器是“能感受被測量并按照一定的規律轉換成可用輸出信號的器件或裝置”。傳感器的發展被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始于20世紀50年代,結構型傳感器出現,它利用結構參量變化來感受和轉化信號。● 第二階段始于20 世紀70年代,固體
數碼攝影的八大參數 課程內容概要 數碼相機是集光學、機械、電子于一體的產品,它集成了影像信息的轉換、存儲、傳輸等部件,具有“數字化存取”模式、與電腦交互處理、實
動態斷口圖像分析儀廣泛應用于金屬材料動態撕裂試驗(DT)中的纖維斷面率的測量、鐵素體鋼落錘撕裂試驗(DWTT)中的剪切面積百分比的測量(包括手工不能完成的測量)、沖擊斷口的纖維斷面率和側膨脹值的測定及靜、動態斷裂力學裂紋長度的測量。 動態斷口圖像分析儀的測試原理與方法 采用
關鍵詞: 凝膠成像分析系統 化學發光成像分析系統,多色熒光成像分析系統,多功能活體成像分析系統 一 、前言: 分子生物學作為一門基礎科學,分子生物學已滲透到現代生物學的各個學科分支,隨著生物學理論與實驗方法的不斷進步,它的應用領域也在不斷擴大。現在,生物學的影響已經擴展到食
植物冠層圖像分析儀儀器介紹植物冠層圖像分析儀用于各種高度植物冠層的研究,利用魚眼鏡頭和CCD圖像傳感器獲取植物冠層圖像,通過專用分析軟件,獲得植物冠層的相關指標和參數。利用魚眼鏡頭成像測量植物冠層數據,只操作一次即可,簡化了傳統測量方法要一天定點多次測量的繁復工作,而且利用圖像法測量冠層可以主動避開
(1)、分辨率分辨率的大小和像素值是分不開的,像素指得是CCD能分別的*小的感光元件,我們平時說的多少萬像素就是這些感光元件的個數了。所以一般來講像素越多,成像也就越清晰細膩,當然這其中還要受許多因素限制,下面會慢慢提到的。但是高像素也不一定是好的CCD,其原因就是像素大小(Pixel Si
(1)、分辨率分辨率的大小和像素值是分不開的,像素指得是CCD能分別的最小的感光元件,我們平時說的多少萬像素就是這些感光元件的個數了。所以一般來講像素越多,成像也就越清晰細膩,當然這其中還要受許多因素限制,下面會慢慢提到的。但是高像素也不一定是好的CCD,其原因就是像素大小(Pixel Si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7月22日,第十次華北五省市電子顯微學研討會及2018年全國實驗室協作服務交流會在山東省煙臺市舉行。本次會議由華北五省電子顯微鏡學會主辦,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協辦。此次會議旨在推動華北五省市電子顯微分析技術的發展,促進電子顯微分析工作者的學術交流,加強實驗室資源共
嫦娥二號探月衛星升空,使人們認識到了一個新名詞——CCD工業相機。工業相機是機器視覺系統中的一個關鍵組件,選擇合適的相機也是機器視覺系統設計中的重要環節,相機不僅是直接決定所采集到的圖像分辨率、圖像質量等,同時也與整個系統的運行模式直接相關。由嫦娥二號傳回的美麗照片就是工業相機的功勞,之所以選擇工業
針對我國大科學工程郭守敬望遠鏡(英文簡稱LAMOST,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的特殊需求,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聯合光速視覺(QHYCCD)公司經過近3年多攻關和迭代研發,近日成功研制出了一款新型全制冷大靶面CCD相機。該相機性能優異,擁有多項原創設計,為我們打破國內高精尖設備對國外依
需要測量的被測物不僅有線徑小的被測物,還有一些尺寸非常大的被測物需要對外徑尺寸檢測,現在所使用的在線線徑檢測方法為CCD光學測徑儀,然而常用的CCD的尺寸有限,無法達到大尺寸軋材的線徑檢測,大尺寸的CCD則造價高昂,面臨著采用測徑儀是否劃算的尷尬局面,這時則需要一種新的思路考慮測量方法,為此,采用雙
主持人:李禾 (本報記者) 嘉賓:徐可欣 (天津大學教授、教育部科技委委員、國際光學工程學會會士) 陳寶泉(中國科技新聞學會理事、編審) 精密儀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蛟龍”深潛,“神十”探空,人類以儀器為工具,通過測量認識世界。當代社會發展,產業升級、減災防災、環境監測、醫療保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10月31日,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China)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正式開幕(相關報道:行業盛宴 2018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開幕 近千家公司參展)。其中,濱松攜多種分析儀器核心零部件亮相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分析測試百科網作為本次活動的合作媒體,
我們一般把液相-氣相之間的張力稱為表面張力,例如我們說20℃時水的表面張力是72.75,就是指水與空氣界面上的表面張力。我們又把液相-液相之間的張力稱為界面張力,如石油行業三次采油需要測量驅油劑和原油之間的界面張力。上述分類盡管不是十分嚴謹,但符合一般用戶習慣的理解,在下文中繼續沿用。至于液固接觸角
我們一般把液相-氣相之間的張力稱為表面張力,例如我們說20℃時水的表面張力是72.75,就是指水與空氣界面上的表面張力。我們又把液相-液相之間的張力稱為界面張力,如石油行業三次采油需要測量驅油劑和原油之間的界面張力。上述分類盡管不是十分嚴謹,但符合一般用戶習慣的理解,在下文中繼續沿用。至于液固接觸角
摘要:我們都知道,對圓形軋材是需要檢測其線徑尺寸的,而不同軋材的線徑范圍也不盡相同,那么針對不同范圍的軋材,需采用哪種測徑儀呢?本文就主要介紹了六種應用不同規格的線徑檢測方法。關鍵詞:測徑儀;CCD;引言電荷藕合器件(CCD)是一種半導體成像器件。這種器件借助于必要的光學系統和適合的驅動電路,可以將
2018年10月20日,第二十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暨2018年光譜年會開幕式暨40周年慶典在青島舉辦(相關報道:慶祝中國光譜40年 構建中國光譜新時代)。在第一天的大會報告之后(相關報道:古人學問無遺力 今有分子光譜百家鳴),組委會也安排了精彩分會報告。分析測試百科網作為合作媒體為您帶來拉曼
時 間:2018年6月12—14日 地 點:上海光大會展中心 PD-ATE 2018專業、權威,涵蓋整個檢測與分析測試技術系列產品國際盛會 期待與您在PD-ATE 2018上海現場相聚!█展會概況: PD-ATE 2018“儀器設備 實現夢想”的發展動力,堅持國家戰略需求和科學探索
——專訪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博士生導師鮑捷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7月2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志上的論文《量子點光譜儀》(A Colloidal Quantum Dot Spectrometer),報道了一種基于膠體量子點納米材料制作的微型光譜儀,
我們一般把液相-氣相之間的張力稱為表面張力,例如我們說20℃時水的表面張力是72.75,就是指水與空氣界面上的表面張力。我們又把液相-液相之間的張力稱為界面張力,如石油行業三次采油需要測量驅油劑和原油之間的界面張力。上述分類盡管不是十分嚴謹,但符合一般用戶習慣的理解,在下文中繼續沿用。至于液固接觸
我們一般把液相-氣相之間的張力稱為表面張力,例如我們說20℃時水的表面張力是72.75,就是指水與空氣界面上的表面張力。我們又把液相-液相之間的張力稱為界面張力,如石油行業三次采油需要測量驅油劑和原油之間的界面張力。上述分類盡管不是十分嚴謹,但符合一般用戶習慣的理解,在下文中繼續沿用。
我們一般把液相-氣相之間的張力稱為表面張力,例如我們說20℃時水的表面張力是72.75,就是指水與空氣界面上的表面張力。我們又把液相-液相之間的張力稱為界面張力,如石油行業三次采油需要測量驅油劑和原油之間的界面張力。上述分類盡管不是十分嚴謹,但符合一般用戶習慣的理解,在下文中繼續沿用。至于液固接觸
我們一般把液相-氣相之間的張力稱為表面張力,例如我們說20℃時水的表面張力是72.75,就是指水與空氣界面上的表面張力。我們又把液相-液相之間的張力稱為界面張力,如石油行業三次采油需要測量驅油劑和原油之間的界面張力。上述分類盡管不是十分嚴謹,但符合一般用戶習慣的理解,在下文中繼續沿用。至于液固接觸角
用全自動張力儀可以迅速準確地測出各種液體的表/界面張力值。它是一種用物理方法代替化學方法的簡單易行的測試儀器。應用于絕大部分生產行業,是科研、教學之必備儀器。測量方法主要有旋轉滴法、兼容鉑金板法和鉑金環法、氣泡壓力法、懸滴法。下面主要介紹了這五種測量方法的適用范圍和方向。1、旋轉滴法
我們一般把液相-氣相之間的張力稱為表面張力,例如我們說20℃時水的表面張力是72.75,就是指水與空氣界面上的表面張力。我們又把液相-液相之間的張力稱為界面張力。全自動張力儀是一種用物理方法代替化學方法的簡單易行的測試儀器,用其可以迅速準確地測出各種液體的表/界面張力值。不僅是科研、教學
我們一般把液相-氣相之間的張力稱為表面張力,例如我們說20℃時水的表面張力是72.75,就是指水與空氣界面上的表面張力。我們又把液相-液相之間的張力稱為界面張力。全自動張力儀是一種用物理方法代替化學方法的簡單易行的測試儀器,用其可以迅速準確地測出各種液體的表/界面張力值。不僅是科研、教學之必備儀器,
移動機器人是機器人的重要研究領域,人們很早就開始移動機器人的研究。世界上第一臺真正意義上的移動機器人是斯坦福研究院(SRI)的人工智能中心于1966年到1972年研制的,名叫Shakey,它裝備了電視攝像機、三角測距儀、碰撞傳感器、驅動電機以及編碼器,并通過無線通訊系統由二臺計算機控制,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3月31日,第七屆中國激光誘導擊穿光譜學術研討會繼續召開(相關報道:LIBS前沿探討 第七屆中國激光誘導擊穿光譜研討會召開)。在諸多專家帶來精彩報告的同時,會議主辦方中國光學工程學會激光誘導擊穿光譜專業委員會還選出了優秀墻報獎,并將下屆會議地點定為大連。會議現場中國海
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human genome project )在2003年順利完成,基因組測序技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這直接導致了每兆基因組成本的大幅下降以及檢測的基因組數量越來越多。人們對基因組的復雜性深感震驚,這也引導著測序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最近的一些突破性技術使得測序技術在更短的時間內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