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傳輸系統是數字通信的理想通道。與模擬通信相比較,數字通信有很多的優點,靈敏度高、傳輸質量好。因此,大容量長距離的光纖通信系統大多采用數字傳輸方式。 在光纖通信系統中,光纖中傳輸的是二進制光脈沖"0"碼和"1"碼,它由二進制數字信號對光源進行通斷調制而產生。而數字信號是對連續變化的模擬信號進行抽樣、量化和編碼產生的,稱為PCM(pulse code modulation),即脈沖編碼調制。這種電的數字信號稱為數字基帶信號,由PCM電端機產生。......閱讀全文
今日推薦文章作者為東南大學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IEEE Fellow 著名毫米波專家洪偉教授,本文選自《毫米波與太赫茲技術》,發表于《中國科學: 信息科學》2016 年第46卷第8 期——《信息科學與技術若干前沿問題評述專刊》,射頻百花潭配圖。引言隨著對電磁波譜的不斷探索, 人類對電子學和光學
人們對未被分配的空閑頻譜資源的需求增長,將不可避免地使無線通信系統的工作頻率向更高頻率的太赫茲(THz)頻段發展。大數據的瞬時傳輸將采用更高的載波頻率,以滿足高傳輸速率的需求。大量的研究表明,THz技術在通信領域的應用與當今比較成熟的微波通信和光纖通信相比,具有更多的優點,比如說,
5月24日,北京東方振動和噪聲技術研究所名譽所長應懷樵在第十五屆北京科博會“2012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論壇”上,作題為《云智慧時代第三次工業革命正在走來――“從軟件制造儀器”到“軟件制造一切”》的主題演講。 科學無國界,而科學家是有國界的,這句話在“中國虛擬儀器之父”應懷樵身上,